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许多状况令人担忧:比如学生只是很被动地去接收老师的知识;整堂课中老师的提问只跟某几个同学有关,只有这几个同学享有回答老师问题的特权;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压抑状态,成了学习的旁观者……诸如此类问题,我们作为教师,不得不进行思考,不得不引起重视,不得不考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庄沈 《辽宁教育》2006,(2):13-14
一、教学规则的常规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问:“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然后等老师点名.被点到的同学很骄傲地回答完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没有被点到的同学,心有不悦,面有沮色.……  相似文献   

3.
一 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许多学生已不只满足于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更多地要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对此,如果我们熟视无睹,必将影响教学的效果.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妨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即分阶段、有准备地让学生参加部分教学内容的讲授。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这样几种形式:1.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讲解某个章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通常是5~8人为一组,每个人都写讲稿,经大家讨论后,推举1~2人上台讲解。讲完以后,以答辩的形式,让同学们提出问题,由该小组的同学给予回答。参加过讲解的同学都说,他们对自己参与讲解过的内容,不论是理解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是以前被动听课时所不能比拟的。有些学生对于自己未参与讲解的那部分内容,觉得还是听老师讲…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活动。在新课程体系中,数学课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观、世界观的形成,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我们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教学的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配合老师,我们的教学就事半功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点调动学生兴趣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规则的常规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问:“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然后等老师点名。被点到的同学很骄傲地回答完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没有被点到的同学,心有不悦,面有沮色。先举手,后发言,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课堂教学中不可打破的规则。学生举手都要经过老师的允许,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老师高高在上的态势,拉大了师生的距离,限制了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举手固然激发了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积极性,但同时也遏止了不会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积极性。如果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力源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是否有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索,获得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效果及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班级学生展示才华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如何。学生主动参与的面越广,兴趣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这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规则的常规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问:“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然后等老师点名。被点到的同学很骄傲地回答完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没有被点到的同学,心有不悦,面有沮色。先举手,后发言,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课堂教学中不可打破的规则。学生举手都要经过老师的允许,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老师高高在上的态势,拉大了师生的距离,限制了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举手固然激发了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积极性,但同时也遏止了不会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积极性。如…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讨论法或者让学生自学时,很多学生对此没有足够的热情,都是被动地参与,要么在讨论中静静地听同学的言辞,要么在自学时漫不经心,认为老师迟早要讲,不用太费心思.这样,课堂讨论和自学成了形势主义,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减弱,甚至产生消极思想,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大幅下降,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饶有兴趣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笔者的点滴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和只在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相比之下,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在课堂上,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当中,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情感;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这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前,“自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董琼老师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驱使我们在“自主”教学中新添一些认识。 一、让我们找到“自主学习”里学生学习的一种解放。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地与同学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一系列的“主动”过程,是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所没有的,也正是因之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教师的观念,改变着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现实:上课伊始,老师告诉学生说:这篇课文我们要重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课的结束,老师对学生强调说:这篇课文我们要重点掌握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荀子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宝。"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评价,就犹如赠人以言,那么如何让它重如珠宝呢?要提高课堂评价效果,先让我们看看下面两个案例。案例一:在教学《珍爱生命》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来珍爱生命?"同学们思考着,无人举手。这时,性格内向、成绩后进、从不主动举手的A同学破天荒地举手了。很是诧异的老师居然脱口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实质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低参与度导致教学的低效.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使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切入点;以情境认知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解决课堂学习问题;以注重个性化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主要方式;以情感关怀创设有利于学生潜能发展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考察我们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似乎“做的不如说的好”:人人都知道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重要性,可是到了课堂上教师就不由自主地成为主人,而学生一如既往地成了教师生硬灌输知识的对象,成了教师演讲的忠实听众——当然也要不断回答几个问题以烘托气氛,让老师找到感觉!   我们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讲的是蚯蚓。老师运用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努力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让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学习。老师先板书“蚯蚓”…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学生缺乏责任感。"教师们经常如是说,其体现在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现象就是不愿主动作业。然而,带着这个问题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我们能够发现许多问题。一、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的四个前提1.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现在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往往是:学习是教师的事情,学习是爸爸妈妈的事情,自己是为了他们而学习的。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学习并非是教师的事,而是自己的事;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可以主动地参与  相似文献   

18.
一 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许多学生已不只满足于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更多地要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对此,如果我们熟视无睹,必将影响教学的效果.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妨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池凤玉 《教师》2012,(33):63-63
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积极探究的一种课堂教学理念,也是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可在实际中,许多教师都一味地追求华丽的教学表象、热闹的教学氛围、务虚的教学方法……这种课堂教学必定是低效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高效的,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课堂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让师生关系“最佳组合”和谐自然、让学生坐到“驾驶座上”主动参与、让学生学会“有来有回”迁移落实,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改革教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老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学生则正襟危坐,洗耳恭听。老师“灌”什么,学生就“装”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非常被动,好像成了课堂教学的配角。这种教法虽然便于学生接受知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勇于表现自我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把原先的“一言堂”改为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突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具体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