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教结合是世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运动员文化水平、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受制度间的不配套、制度缺陷、路径依赖、制度执行失范等因素的制约,体教结合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优越性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政府需要及时作出必要的制度优化,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消除这些障碍,明晰各级各部门的权责划分,建立符合体教结合人才培养管理需要的新制度框架和有效的管理及监督体系,以确保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对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重新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对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进行了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组成部分,大学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从大学竞技体育百余年发展史来看,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了竞技体育改革的不同任务,产生了锦标主义、体教分离等一些问题,但是由此也实现了由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渐进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大学是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受锦标主义影响出现的选手制对当时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新中国成立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重构了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即体育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包括体育院校)并行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随之产生了体教分离的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体育院校以“三结合”为办学思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建设高水运动队探索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进入新时代后,一部分大学将体育工作全面融入体育强国建设中,以全面育人为理念,探索体教融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在深化体教融合、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背景下,一些运动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必然会逐步回归到大学。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竞技体育的竞争中,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维系一个国家竞技体育高水平发展的保障。因此,后备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论述怎么样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安徽省"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为依据,重点对其中的生源、学训矛盾、经费、竞赛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探寻适合安徽省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7.
运用个案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金坛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为个案,从运动项目设置、读训模式、管理体制、教练员队伍建设、运动员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途径,探讨基层体校"体教结合"的特点,发现"体教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其本身,还与学校体育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江西省竞技体育的发展突破"瓶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几年来,作者一直探讨江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通过分析竞技体育人才的现状,得出一整套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竞技体育与教育关系、学校开展竞技体育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意义、以及竞技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构建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理论框架与相应的对策。为建设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目标定位不清、学训矛盾突出、体制设计缺陷等诸多问题。以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典型个案,研究分析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统筹规划项目布局、加强高水平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现有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学习、训练、管理的体系设计和制度建设、实现体育与教育部门培养体系的融合等解决对策及建议,为促进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浙江省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高校的领导、运动员、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高校"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缺少高水平教练员、"教体结合"不力、生源不足、"学训矛盾"突出等.对策:加强内外管理,合理目标定位;加大投入力度,改进保障措施;加强教练员的引进和培养;降低入学标准,宽进严出;完善运动队管理;改革竞赛体制;加强与中小学合作,建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有关"体教结合"以及社会评价方面的文献、书籍等资料,结合专家建议与问卷统计结果,以河南省"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为依据,结合传统校与体校的对比分析,从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及运动员家长四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探寻适合河南省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体教两系统学校对各自优势与劣势的认知基本符合当前的现状及趋势;体育系统学校生源短缺、质量下降、出路不畅、读训矛盾等问题仍然严峻;教育系统学校的后备人才数量与质量呈下降之势;体教两系统学校对"体教结合"优势的认知高度一致,体育系统学校的认知与诉求更为强烈;体教两系统的学校对"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新秩序的诉求高度一致,体育系统学校的诉求愿望更为强烈。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竞教结合"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如何发挥体育、教育两大国家人才培养系统的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体育人才培养规律的新体制,是竞教结合的核心问题。文章就两者的结合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讨论、以寻求解决人才培养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中美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观念、体制、运行机制、培养效益的比较分析入手。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向着: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运动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的、有利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于对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产生良性刺激的方向进行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特征和体育发展特点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结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生源不足、后备人才交流太少、教练员科研水平待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教体结合不力和学训矛盾突出.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观;在三级训练体制基础上,构建运动训练多元发展新体系;以大中小学为主阵地,加大教体结合力度,形成"教体结合"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以项目管理、风险投资理论为基础,阐述风险投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投资评价与决策。过程包括项目收集、筛选和调查研究、项目评估与决策的四个步骤;重点以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运动员竞技水平预测指标为主要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实施"体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运用献法、典型调查法等实证的方法,并结合广东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及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体教结合”的基本内涵、基本规律,有效地提出了广东省“体教结合”的运作方式及其基本对策,为体育后备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美国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研究.美国学校体育在其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体教结合是美国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严格的学籍管理规定,保证了学生运动员文化素质与运动成绩的全面发展.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强烈兴趣,学校对学生运动员良好的教育与训练管理,促进了美国竞技运动水平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强大的社会运动俱乐部为美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校运动队与社会运动俱乐部互为补充,保证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