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加坡政府为彰显其教育特色,将儒学价值观作为新加坡的精神之本渗入学校道德教育,并根据时代特征和德育任务,从政策导向、课程设计、教学培训、社会联动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确保儒学价值观教育的真正落实和国民精神的有效塑造。这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带来启示:构建融合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体系,建立螺旋式教育链和保障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创建家庭、学校、社会协作机制的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2.
史明轩 《九江师专学报》1999,18(2):25-29,35
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复兴与发展儒家伦理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概述了新加坡在复兴与发展儒家伦理过程的几个特点;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舆论宣传与制定相应社会政策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推广教育有机结合;继续发展儒家伦是的精华与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有机结合,这些有效的经验对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月19日至26日,江西省教育厅中青年干部教育考察团途经香港对新加坡进行了教育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听取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情况介绍.访问了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澳洲理工学院.并分别和教育部及两所学校的有关人士进行了座谈。公务访谈之余,考察团成员还以多种方式和新加坡各界人士进行广泛的交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新加坡的发展历史、法律制度、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新加坡在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条件下,自建国以来就树立了以开发人力资源为立国之本的发展思路,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新加坡现有370所中小学,3所综合性大学,23000名教师。其教育制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有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走向全纳教育--新加坡特殊需要教育发展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国土狭小 ,没有任何资源 ,唯一拥有的就是人。因此人才成为新加坡的唯一资源 ,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新加坡人的潜能才能取得国家繁荣。经济的增长给新加坡有特殊需要者的教育向全纳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本文拟简单介绍新加坡全纳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以期对我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经济上的腾飞和整个国家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其成功的公民教育,本文分析新加坡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特色,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其中的有益因素,探讨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位于亚洲东部,尽管国土面积较小,但近年来经济发展却十分迅猛。经济的腾飞依靠教育,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以国家财政预算来衡量,新加坡对教育的投资仅次于国防。新加坡的教育目标是为每一个人提供均衡的教育,尽力完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思考能力,并通过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培养好公民。现在更加强调爱国和生存意识的教育。新加坡倡导双语政策,要求学生在学校里至少学习两种语言,即英语和母语。英语是新加坡  相似文献   

7.
洪玉  徐美云 《湖南教育》2003,(20):16-17
20世纪60年代后期,新加坡经济迅速腾飞,到90年代中期,新加坡经济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位列世界第15大贸易国,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新加坡重视教育发展,致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纵观新加坡几十年来的双语教育,我们了解了新加坡教育的发展、新加坡制定的有关双语教育的政策及他们是如何实施双语教育的。这对我们今天实施双语教学实验是个很好的借鉴,特别是新加坡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更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
近日,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在接受采访时提出:新加坡教育能有今天的成就.有五大成功要素,这些要素同时也是新加坡登上未来高峰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新加坡政府适应多种族、多语言和多文化国情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今天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双语教育,即以英语为主、兼修母语。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新加坡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概况。在新加坡,双语教育是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指学校实行双语教学,还包括整个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双语的运用。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和新加坡的特有国情密切相关。新加坡现有人…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公民教育的成就是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中小学公民教育。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渊源和社会背景上有相似之处,分析新加坡的公民素质教育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每年均以国民生产总值3%-4%的经费发展教育事业,经费投入仅次于国防,占第二位。其教育体系及设施可以和发达国家相媲美。2009年暑假,笔者有幸走进新加坡,近距离接触了新加坡教育,从几个细节感受到新加坡教育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3.
双语教育是新加坡国民教育的一大特色,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新加坡各民族间的团结与融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拟从新加坡的国情入手,分析在其独特的种族、历史等社会背景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半个月的学习考察,聆听了新加坡南华中学校长符传丰博士等对新加坡教育体系和体制的介绍,深入新加坡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校园和课堂观摩了教育活动,与新加坡的校长、教师、学生们进行了交流,感受到了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的魅力,从而对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我国双语教学如何开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杨宇  毛祥成 《考试周刊》2011,(51):12-13
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新加坡的成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宗教认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新加坡成功的经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孙欣 《历史教学问题》2006,(4):65-67,31
在政治压力和儒学顽强生命力的影响下,南朝统治者,尤其是深受儒家文化,陶的统治者,纷纷重视和倡导儒学教育,不但延请硕学鸿儒至官学为师,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也注意树立孔子的文教权威。官方对儒学教育的倡导既为统治阶层培养了大批人才,达到了巩固政权的目的,使南方呈现相对安定的局面,又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与传播,对南朝政治演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儒学教育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期许为人的社会化教育提供一个内在合理的理论依据。儒学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形态有君主教育的儒学化,士人培养及选拔的儒学化,民众教育的儒学化。儒学教育社会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既富有创新精神,亦不乏保守力量。儒学教育社会化作为儒学实现德治的生命线,是维系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也是促进中国古代社会明发展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始终把发展高职教育置于战略地位 新加坡之所以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靠的就是人力资源加危机意识.笔者在新加坡期间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新加坡没有别的资源,有的就是人力资源”,所以新加坡政府把人力资源看作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高职教育国际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加坡的教育国际化,是从职业教育开始的。新加坡的高职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师资源、教学方式及至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国际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的国民素质包括国民的政治素质、国家和民族意识、礼仪教育以及个人综合素养培养等几个方面。在世界民族强者如林的环境下,新加坡的国民素质能占有一席之位,这和新加坡国民之父李国耀制定的国家政策有紧密关系。新加坡在思想领域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