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课后服务是具有“非正式课程”属性的课程形态,应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实施中存在目标定位模糊、内容方式单一、责任主体未定等问题。具有“非正式课程”属性的学校课后服务,主要表征为趣味性与体验性的活动方式、多样性与个性化的经验选择、校本化与结构化的组织形态、拓展性与延伸性的教育机会。学校课后服务应秉持“课程化”和“服务性”开发原则,通过精准化的作业设计与辅导、兴趣性的活动生成与开展、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拓展以及基于证据的综合评价来实施。  相似文献   

2.
彭舂花 《上海教育》2014,(4):117-117
我校基于学生成长需要,聚焦以“三类课程统整”为重点的课程校本化建设,认真梳理、完善、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搭建“崇德敏智”学生成长课程体系,探索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课程统整”,努力实践三类课程之间有效的“纵深入”与“横跨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3.
李建华 《教师》2013,(36):13-16
“重”校本课程,“轻”国家课程,主要是从办学特色的角度来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重”和“轻”只是反映对课程的认识层面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在学校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把握好办学的分寸与尺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并作好校本课程这篇文章,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长期开设的特色课程,成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教育》2004,(1):33-33
清滨小学以“课程设置来源于学生的需要,课程选择来源于学生的兴趣,课程内容来源于身边的生活,课程开发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以“形象教育”整体改革课题为载体,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为课程开发的主题,以学校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项目——速度滑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课改理念、课程方案校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大同中学在学校课程领导中关注“三个层面”:开展课程方案校本化整体设计;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校本开发。提出了“年段分解,底线上移,功能优化”的原则,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在三类课程中,制订实施《大同中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整体设计学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整体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科目的开发,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组织活动.它要在学校层面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1999年挂牌的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是在育才中学原址上由育才中学初中部和大通中学组建而成。学校挂牌之时,正是上海市二期课改进行之初,二期课改开创了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类功能性瀑程组成的墚程结构。多年来,我校的课程建设工作主要是围绕这三类课程进行。  相似文献   

8.
付炳建 《现代教学》2011,(7):125-125
我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为本,致力于课程建设。在“三级、三类、三维”课程体系下,开齐开足基础型课程,同时统整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初步形成我校拓展型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景象,但课程建设“高处不胜寒”的高原现象也开始显现,有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仅仅停留在“学生兴趣”的层面,甚至存在“学校应景”的状况。教师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开发与指导能力也陷入内冷外热、“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在STEM教育起步阶段,课程选择是教学实践的首要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家或地方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提供的支持或指导型STEM课程、“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直接交付型STEM课程以及学校自主开发或与其它组织合作开发的校本开发型STEM课程构成了STEM课程可选择的三种类型。其中,兼具“学生发展立场-学校改革创新-教师专业实践”多重内涵的“校本开发型STEM课程”是办学主体实践智慧的凝结。国际上主要从教育决策、学校发展定位、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开发方法和策略等四个方面展开STEM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和实践。STEM课程校本开发的国际经验为我国STEM教育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落实上海二期课改,整体推进三类课程的建设,崇明县中小幼课程与教学改革办公室开发并设计了“崇明县中学校本课程现状调查”学校、教师和学生三类问卷,并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了解崇明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的现状,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课程教材与区域课程教材管理办法》的有效执行,促进崇明县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2.
《宣武教育》2007,(1):45-45
宋寒在《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9期上撰文说,课改在理论上赋予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理应在课改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而现实中教师却逐渐放弃了享有的课程开发权力。这种主动弃权乃是出于本校开发中“制度规训”、“技术制约”及“文化羁绊”等多种潜在因素控制的结果。教师应转变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从“技术兴趣”转变为“实践兴趣”,通过对学校平行性组织及文化的重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主动“执权”。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运用适合学校的课程”。由此看出,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因此。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系统中三类课程之一,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老师感到迷惘,不愿意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的由课程设计、课程实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作。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的开发出了“能写一笔好字、能说一口好话”为内容的“母语教育”课程;有的开发出了“以读好书、好读书”为内容的读书与实践课程;有的开发出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表、1901个班级课程表和课后服务项目表的分析发现,存在国家课程实施欠规范、三类课程界限不清、课程设置基础不牢等问题。使用实践逻辑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发现其造成原因是:课程新政策新要求导致场域规则变化,而学校课程管理者重视不够;自身课程理论素养缺失导致资本存量匮乏,而学校课程管理者意识不到;以陈旧的工作实施方式方法惯习应对新要求新变化,学校课程管理者应对不力等。突破学校课程“三表”存在的问题,需要增强学校课程管理者政策意识,提高课程实施者课程素养,创新课程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全国统一的课程管理政策影响下。学校的任务是完成上级教育行政当局的条例规定和工作指示,“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学校和教师的“金科玉律”,学校管理的核心实质是教学过程(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成绩考核与评定)的规范、督查和运作效率的提高。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较大的课程自主权,实现教学管理(仅  相似文献   

18.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即在课后服务时段,学生在学校教师引领下,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与建构的课后服务课程,课程多元“营养”丰富、贴合“体质”顺性适需、满足“食欲”契合兴趣、自主挑选各取所需。课后服务课程“套餐”表现为基本课程、特色课程、留白课程三种课程样态,通过科学搭配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课后服务课程“套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共进,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附属品。学校应该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丰富对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晏荣贵 《湖南教育》2001,(20):43-44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现代学习方式,同时又是一门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全新课程,是与过去高中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完全不同的课程。它有自己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办法和评价方式。因此,有的学校干脆称“研究性课程”,我们湖南师大附中称“研究型课程”(我校高中新的课程体系称之为“两性四型”:“两性”,即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又分为兴趣型、提高型、实践型、研究型。基础性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拓展性课程属于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