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诗人黄恩彤的《昭君咏》是一首角度新颖的诗作。作者从历史事实出发,从人物性格分析着眼,指出昭君出塞不同于西汉前期的"和亲",导致昭君最终被遣的主要原因是汉元帝性格的优柔寡断,这对昭君题材诗歌的主题是一个拓展。此诗实为一篇诗歌形式的史论,是史学与文学联姻的产物。在今天的昭君文化研究中,区分历史的昭君与文学的昭君是必要的,在具体的研究中也应各有侧重,但二者之间很难截然分开,因此我们对历史的昭君与文学的昭君应该同样重视,对相关的资料也应该同样珍惜。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11,(9):38-38
“teacher”一词是可以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3.
丁忠书 《学语文》2020,(6):38-40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已历经无数次的解读,但其中仍包含着诸多的意义"空白"。对蒲松龄《狼》中"人""物"三重关系及"狼"的隐喻性的解读,对郑振铎《猫》中第四只猫——"黑猫"的隐性价值的深掘,以及宗璞《紫藤萝瀑布》中"流动"意象出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再发现,鲜活了经典文本的价值,同时提供了更新颖的阅读视野。  相似文献   

4.
马建 《河北教育》2003,(11):30-30
自助餐式的作业。镜头之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时间的简单计算’,请大家回顾一下,你还有什么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老师,求第一天某个时刻到第二天某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是多少,我有些困难。”……“那你们就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先复习一下相关例题,再模仿例题编一两道类似的题目考考自己。好吗?”镜头之二:  相似文献   

5.
和对其他艺术作品的解读一样,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作品内容不断开掘,阅读体验、解读结论日益丰富;另一方面,人们在解读视角和解读方法上也不断探求,以期获得更多的阅读收获。在阅读以人物塑造为主的文学作品时,借助人物的角色去解读人物、解读作品,往往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一些不同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考命题审题难度逐年降低,我们将视野更多地放在对人类普遍情感的关注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抒真情、讲真话,如2008年的《举手投足之间》(湖北卷)、《他们》(上海卷)等。鉴于此,在作文训练中,我设计了如下材料: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是一首散文诗.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言,"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的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蕴涵着丰富的诗意,尤其以<春>为代表,它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且还具有一种自然朴素的和谐美."朱先生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现代三十家散文札记>)笔者认为,朱先生散文之美,除了对自然有精确独到的观察之外,更在于他对古典诗歌的融会贯通,将诗的意境融于散文之中,将自然之景与内心的独特感受和谐统一,在诗的田园里进行了一番漫游,而成其一家之言.所以读<春>,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古典文学中那些优美的诗词名句.例如:  相似文献   

8.
华向娟 《学语文》2010,(3):15-15
《鸿门宴》涉及许多古文化知识,如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衣食住行、姓名称谓等。学生们对这些古文化知识缺乏了解.就会误解文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不能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古文化进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9.
10.
11.
《木兰诗》往往被视为英雄的赞歌,但诗歌本身并不具备这种品格。诗歌抒写的是从军的无奈,对凡常生活和家乡亲人的渴求思念,及丝丝缕缕透露出来的战争隐痛。木兰的女英雄形象是后人演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收费面临困境,困境源于多个方面。概念上对合理收费、教育乱收费和教育收费乱的混淆导致了教育收费的非计划性、非理性和非均衡性,并在收费主体、责任主体上造成错位,把体制和机制问题归咎于具体行为问题。而教育收费政策文本、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的缺陷亦使教育收费陷入困境。教育收费困境要从学理和政策双重层面解困。  相似文献   

13.
物欲、性欲、权欲是构成《子夜》的三个潜在要素。对金钱的追求是《子夜》中人物生活行为的杠杆和原动力,在现代文学史上描写人对物欲的追求还没有谁能出于茅盾之上;《子夜》对性欲的描写使作家超越了社会性题材容易产生的平面化和概念化的局限,进而对人性进行了深层次开掘;《子夜》还描写了两个工头利用工人运动而展开的权力斗争,把人们对权力的欲望刻画得淋漓尽致。《子夜》的欲望化描写反映了作品与作者主观思想的矛盾。《子夜》的中心是写人,而不是写某种抽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山月记》的主人公李征是陇西人,一心想成为诗人,却屡遭挫折,郁郁不得志,最终异化为虎。陇西自古孕育了许多杰出人才,作为陇西人的李征也是博学聪慧,才情颖异,由此也铺垫了其变虎之后的心理落差,咆哮将李征变虎后的心态展现得一露无疑。作者中岛敦自幼母爱缺失,他将李征作为自己的代言人,通过李征的际遇来阐述自己对母爱的追寻及对当时社会的隐微反讽。  相似文献   

15.
《庄子》首篇为《逍遥游》,此篇主旨历来解释纷纭,本文试图从文中描写的隐士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并联系庄子的隐居生活来体察庄子著作此文的真实寓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库文轩经历的第一重阉割说起,引出了传统的父亲形象,并且和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作出对比,然后依次阐释库文轩所经历的其他三重阉割,和库东亮所经历的两重阉割,同时对作品中所涉及到的鱼纹胎记、纪念碑、"小脑袋"等具有重要名词给予一一解读,最后就库文轩、库东亮的逃离实质是流放以及父子之间的命运关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受奴役受压迫被人轻视的下层人,大家对他的处境表露出同情,而对他的精神即阿Q精神,又往往会报之以嘲笑和鄙夷。其实是我们仅仅看到了阿Q精神的负面影响,而没有看到它的正面价值。为了尽可能地挖掘出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的合理性,我先向学生讲了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班主任的特殊职责为切入点,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在经营者视阈下的工作策略,即爱心是班主任当好经营者角色的基础,公平是班主任当好经营者角色的保证,目标是班主任当好经营者角色的动力,班委是班主任当好经营者角色的关键,班规是班主任当好经营者角色的准绳。  相似文献   

19.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作者叙写当年书斋,回顾自己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生活和志趣,抒写“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然而,当我们深入阅读这篇散文时,我们会被其中呼唤和谐的精神所感动。可以说,呼唤和谐的主题使得这篇散文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孤独之旅》节选自著名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虽是节选,但是情节相对独立完整。它讲述了油麻地富户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和同学去放鸭子的故事。这个倔强、内向而又十分敏感的少年,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忍受着孤独,昔日母亲的叮咛、朋友的欢笑都随着小船的飘荡,离他越来越远,离开了油麻地他的心里空荡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