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该学说作了中国化的阐述和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充分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对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执著追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条件、社会物质条件、法制条件和教育条件 ,使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由理论变为实践。当前 ,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辩证、科学、完整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规定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赋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的时代意蕴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指导作用不言而喻。这一理论从多方面对人提出要求,如尊重个性发展、提升个人能力、维持社会关系、满足人自身的要求等等。从这一角度来看,该理论对当今社会发展而言显得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蕴含在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中。基于此,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对于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以及实现的必然途径.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及其所提供的条件和可能性 ,科学地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江泽民同志把人的全面发展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 ,同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紧密结合起来 ,从坚持和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高度 ,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人的发展思想:探源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人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把人的发展问题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作了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关于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根红线.人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人总是在自觉地追求着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人本身的发展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历时态上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在共时态上社会主义不是狭隘的个人全面发展,在本质上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解放和发展人的统一.现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努力创造促进人的发展基本条件几方面,阐明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相辅相承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菲 《文教资料》2011,(22):109-1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同时也改变了创造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中关于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内容和价值目标。就现阶段而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现实国情出发,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并对“发展”的多方面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深邃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实践价值,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讨自古已有、源远流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理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不具备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但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之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地位要有新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要有新理解,对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举措要有新思考。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力资本思想内在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手段,这个思想是其劳动价值论在实践意义上的延伸和发展,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积聚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唯一活的手段;作为目的,这个思想是其人本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实践意义上的延伸和发展,人力资本质量的全面提升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真正占有自身本质的价值所在和必然回归。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以其与时俱进的超越性和富于人情味的鲜明理论品性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据此,本文沿着马克思探索人的本质的思想历程综合考察了人的本质,并强调人的本质的完整实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统一,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内在动力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和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助进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生产目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说,特定社会的生产目的是由特定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它的形成具有某种客观性。但是,生产目的又会反过来对特定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它也使社会发展表现出某种片面性特征并为经济增长设立了一个界限。社会主义生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客观上能使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打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而人要全面发展,教育是关键的一环。人文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就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等进行探析,强调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目标、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主体——“人”的研究应当超越混沌的整体的状态,进行更为深入全面地考察。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程经历两大阶段,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