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以写实的笔法,勾载出年轻的知识分子池大为在“转型”期的社会语境中,面对金钱和权利经受的灵魂拷问。他既完成了对父的弑杀,又充当起“守灵”的孝子身份。本试图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分析,就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的化角色谈谈笔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以写实的笔法,勾勒出年轻的知识分子池大为在“转型”期的社会语境中,面对金钱和权利经受的灵魂拷问。他既完成了对精神之父的弑杀,又充当起“守灵者”的孝子身份。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分析,就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角色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以写实的笔法,勾勒出年轻的知识分子池大为在"转型"期的社会语境中,面对金钱和权利经受的灵魂拷问.他既完成了对精神之父的弑杀,又充当起"守灵者"的孝子身份.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分析,就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角色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虹 《现代语文》2009,(9):81-83
阎真的《沧浪之水》自2001年出版以来,引起很多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不断退守、自我审思的主人公池大为,在其沉痛的自我谴责中,我们更能罕见他极力为自己辩护的隐秘冲动。本文正是从四个方面——作品叙事人、主人公的主体定位、主人公与两位女性的关系设置、与其他知识分子的对比来探寻他的这一深层内心及不断退守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描绘了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由一个“真正的人”变成“猪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知识分子道德失落、人格扭曲和自我死亡的过程。纵观其原因,既有社会家庭的,又有其个人的因素。池大为的蜕变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的悲歌。  相似文献   

6.
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描绘了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由一个“真正的人”变成“猪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知识分子道德失落、人格扭曲和自我死亡的过程。纵观其原因,既有社会家庭的,又有其个人的因素。池大为的蜕变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的悲歌。  相似文献   

7.
《孺子歌》是先秦时的歌谣,从先秦吟诵至今,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首歌谣倡导了为人处世的正确理念,彰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因此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认同、喜爱和推崇。据《禹贡》等大量书籍引证,沧浪之水即在今湖北十堰市境内的一段汉水。沧浪之水对郧阳的民风民俗有着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彭大成先生的《湖湘化与毛泽东》(增订本)一书问世了。我作为责任编辑,觉得有必要写几句话,谈谈对本书的看法及学术界对本书的反响。  相似文献   

9.
谢发平先生的《湖湘文化十九讲》不仅是一本“讲”湖湘文化的书,也是一部宣扬湖湘文化,彰显湖南人精神的力作。该书在“回望”之中,展现出宏大的视野,将对历史的穿透力与对现实的敏锐感知有机结合起来,在品评历史人物和地方风物的基础上,为湖南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奉献良方。  相似文献   

10.
从《废都》中的庄之蝶到《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两个人物形象中,探析中国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精神挣扎过程和深刻的心理嬗变。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00-106
两宋时期,湖湘地区成为士人主要的流寓之地。他们开宗立派,讲学布道,在湖湘大地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圈。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的表现出一定的疏离感,怀有"乡梦断,旅魂孤"的故国之思;有的则超越狭隘的乡土意识,积极与湖湘本土文化交流融合,以胡氏父子、张栻为代表的流寓士人,秉承"议论酬唱甚乐"的观念,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湖湘学派。这些流寓文化共同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兴盛,促成了湖湘文化的新变,提升了湖湘的地域形象。  相似文献   

12.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可谓是世纪之交小说创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王跃文以敏锐的洞察力,犀利的笔触对宦海沉浮、权力争斗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状作了极其深刻的灵魂审视和道德评判,而且从湖湘文化、官场文化、佛教文化等方面对其蕴含的文化意味和存在的文化根源进行了深层的发掘与思考,既写出了社会的官场,也写出了文化的官场,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独具风格、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形成世界上仅见的延绵不绝、高峰迭起、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化系统。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文化具有“伦理型”、包容性、务实和崇尚中庸的文化精神,以及延绵不绝、体系完备,重人事而轻宗教,重现实而轻来世的民本思想等特色,并就近代文化的总体特征和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元素和审美的深度结构,游戏建构了中国幻想小说的思想内容、叙事方式。小说以儿童或儿童式人物在五种游戏语境中的"追寻"游戏为核心,通过对权力意味下的童年的游戏性重构,在对以成人文化为主导的权威意识形态的消解中,确立了一种以想象力、生命感为内涵的新的精神主体。  相似文献   

15.
迟子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视角,展现了其作品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她始终站在民间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审视着故乡底层民众的生活变化,以她温情的笔触表现着人类共同的普遍情感,以自己生命的体验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她借助东北边城特有的文化符号,把读者的期待视野引向更幽深复杂的人性层面和更神秘内在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课程理论探究与课程发展实践中,对于课程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始终秉承着课程是文化承传工具的观点。这样的命题与逻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造成了课程的文化品性缺失,使课程只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工具存在。基于对这个命题的质疑以及课程文化品性缺失的表现,重建当代课程的人文性、建构性、教育性、民族性和超越性的文化品性就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明代以来人口迁移政策变化为线索,重建潮汕文化特质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宏观政策的变化如何型塑了今日的区域文化,强调要历史地认识区域文化特质,理解区域文化的历史变迁与国家大历史、区域环境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核心的学校文化品格追求。太仓沪太外小以“精彩童年”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校文化品格,具体体现为:教师文化品质追求教师专业优质发展;教育文化品格追求德育和智育统一性;管理文化品格追求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何存中是80年代中期崛起的湖北“实力派”小说家。何存中小说的突出特点是富有一种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对流氓无产无者的文化反思;其二是表现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其三是重建文化人格;其四是地域文化的营造。  相似文献   

20.
文化品牌是文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文化品牌的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换的重要基点。文化品牌建设要凸显本土文化价值,彰显本土文化特色,表达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核,兼收并蓄、吐故纳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