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兰凤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8,(4)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和平共处原则是列宁同志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针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将长期同时存在而提出的,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应同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和平共处。这一思想后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一个指导方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54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相似文献
2.
刘宝昌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6,(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来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爱国主义的内容。这一构想不仅是和平统一祖国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解决世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吴宝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制定出来的。香港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伟大正确的。本文认为“一国两制”构想具有三大特色:维护祖国统一、主权和尊严,具有原则的坚定性;从实际出发,具有科学性和切实可行性;前无古人,具有首创性。香港回归,“一国两制”在香港变为现实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洗雪中国百年耻辱,极大鼓舞中华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为解决台湾问题,树立良好样板,极大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为解决国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证。 相似文献
4.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7,(6)
试论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孙英华“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用以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它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对于任何分裂国家的和平统一、对于和平解决国... 相似文献
5.
范瑜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7,(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提出的用和平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伟大创举。在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回顾“一国两制”的构想,深感其独具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邓小平“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经过了一个长期酝酿和发展的过程。早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就公开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条件下,采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1958年10月,毛泽东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又建议,… 相似文献
6.
熊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一国两制”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和发展;它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战略思想;它为“和平共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香港顺利回归,一洗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必将对澳门回归和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产生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7.
杜海亭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9,(2)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一个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的独创性原理,充实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这就是“一国两制”理论。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形成过程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要提法,其实质就是在一个国家里实行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相似文献
8.
香港平稳过渡、胜利回归,已成定局.在这喜庆时刻即将来临之际,重新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胜利回归中的地位,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祖国统一香港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心愿.香港之所以成为“问题”,完全是由英国侵略者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先占后割”、“先占后租”不断扩大对华掠夺造成的.首先,他们通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把他们长期窥伺以至武装占领的“香港一岛”正式据为“割地”;其次,他们通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60 相似文献
9.
刘传亮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8):14-14
岳麓版必修(I)第105页第24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有这样一段文字:“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成功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2)
<正>"一国两制"方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创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一国两制"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充分阐述了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基本立场与重大原则,为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擘画了发展蓝图。一、"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到成功实践的演变从历史维度来看,"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自古以来,香港、澳门和台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日,这一举世瞩目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红旗在美丽的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扬眉吐气。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人们更加深切怀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多么盼望他老人家能“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在这历史性时刻到来之际,重温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蕴含着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2.
李心华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1):1-4
“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两个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利用了矛盾的同一性来解决祖国的统一问题,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具体矛盾具体解决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14.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功地实现了我国恢复行使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选择。“一国两制”构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5.
邢莉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4):31-3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适时地完成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形成和完善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迈出关键性步伐,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加快和平统一祖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李松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Z1)
解决台湾问题,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存有歧见。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现实与未来,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然而由于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一国两制”构想未能首先运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而是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非常遗憾的是,此一构想却遭到了台湾当局与极少数别有用心人的竭力反对。他们提出与“一国两制”相对立的主张,反对“一国两制”。为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笔者…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根据当前我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遵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之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与理论的结果。这一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无论从理 相似文献
18.
谌克祥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它“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实事求是是它的认识论基础,是它的哲学精神。一、“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唯物主义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坚持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也坚持了原则与灵活策略的统一 ,体现了邓小平对充满活力和谐发展方式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伟大构想,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了崭新的内容,而且也为和平统一祖国大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