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黑战争中的记者族胡锡进波黑之乱一开始就是两场战争:战场上的枪炮之战和同样激烈的新闻之战。用美国著名记者多斯科·杜德的话说,塞尔维亚以其绝对优势的重武器赢得了波黑军事战场上的胜利,但从一开始就在新闻战场上一败涂地。这位曾作为《华盛顿邮报》记者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上最令人关注的 热点之一就是波黑了。 而一提到波黑,人们自 然而然会联想到三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那就是波黑穆族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和联合国秘书长驻前南地区特使明石康。他们对波黑局势的发展和波黑人民的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4年 春,我有幸作为中国记者在血火交织的波黑作战地报道,并且采访了这三位赫赫有名的波黑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30日,军报国际版上,以较大的篇幅发表了人民日报主任记者胡锡进的一篇文章:《我在波黑战场当记者》。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从1993年7月起至1996年6月止的这段时间里,在波黑各地区和原南斯拉夫所有热点地区采访的一些经历。编者在文前的技语中说,作者这种“让人颤抖的  相似文献   

4.
在日内瓦当记者两年的时间里,最令我难忘的要数对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的一次专访,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春秋,但至今仍记忆犹新。 结识波黑外交官 1993年8月,波黑和谈已经在日内瓦持续了近两个月,但仍然没有结果。来自波黑的消息令人无法乐观,那里依然战火纷飞,生灵涂炭。首都萨拉热窝被波黑塞族军队围困,波黑中部克族与穆斯林的冲突愈演愈烈。美国则扬言要  相似文献   

5.
世界最简陋的“总统府”我第一次在波黑塞族控制区见到卡拉季奇是1993年7月,当时,中国记者对波黑的现场采访几乎还是空白。初到帕莱小镇,我不知道应当去找谁,便来到帕莱电视台。台长伊利亚·古吉瓦先生对我非常热情,我提出采访塞族议长克拉伊什尼克,他却说:“克拉伊什尼克还算不上我们的领袖,你第一次来,应当采访总统卡拉季奇。”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南斯拉夫记者,刚刚赴任不久就担负去波黑采访的任务,对我来说,可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两次波黑战地采访,使我真正感受到了驻外记者的甘苦,这里有艰辛,也有欣慰;有经验,也有教训。  相似文献   

7.
波黑内战打了两年,至拿已有20多万人死于非命,270万人流离失所。波黑在打什么?还要打多久?请看新华社驻外记者为本刊撰写的专稿。  相似文献   

8.
国际记者联合会22日在布鲁塞尔宣布,1999年全球共有86名记者遇害,这是自有统计数字以来记者遇害人数第二多的年份。 10年来,全球共有500多名记者在各种战争冲突中殉职,其中1994年是记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共有115名记者遇难,主要死于阿尔及利亚、波黑和卢旺达。 在1999年的遇害记者人数中,25人在科索沃战争中丧生,其中包括在北约飞机对南联盟塞尔维亚电视大楼轰炸中丧生的16名塞尔维亚记者和在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中遇难的3名中国记者。1999年全球共有86名记者遇害  相似文献   

9.
波黑穆斯林不应称作波黑“穆族”达洲近几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内战时常常把那里的穆斯林说成是“穆族”,这种说法是不材学的,亟需加以纠正,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子孙后代。在回答为什么不宜把波黑的穆斯林说成是“穆族”...  相似文献   

10.
今年35岁的江亚平是新华社国际部的记者,文质彬彬、语调温和,如炒豆般的说话频率表明着他内心涌动着的热情.今年2月20日,在北约对波黑最后通牒到期的前夜,他和新华社摄影记者杨成明一起受命赶赴波黑战场进行现场报道.这是新华社继海湾战争后派出的又一个战地报道记者组,旨在让世界听到新华社在重大热点地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一、活跃在南联盟前线的摄影记者中国摄影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略带苦涩的故事:波黑战争结束后,中国摄影记者才前去采访,外国记者大惑不解,“你们怎么才来?”中国记者苦笑着答道:“因为我们路远,我们来迟了。”的确,无论是器材装备还是记者的经验,我们同国外记者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段路并不好走。然而,在这次科索沃战事报道中,战争开始前一周新华社摄影记者黄文便进驻前线,战役打响之后,立刻发回照片,其后又有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年轻的小伙子胡海昕前往增援,另外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刘宇还到阿尔巴尼亚传回有关难民的报道,就…  相似文献   

12.
敢为天下先──我在波黑采访中的二三事胡锡进当1994年4月10日,北约空军首次空袭波黑塞族阵地时,一个长期以来北约将直接介入前南斯拉夫战争的预言,终于应验了。10日晚在贝尔格莱德记者站听到这个消息,我甚至没有顾上办手续,就于第二天凌晨3时开车奔向波黑...  相似文献   

13.
在短短的几年内,中国的电视观众一次次地通过电视屏幕,切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惨烈与悲壮,海湾风云、波黑战火直至如今南联盟的炮声,中国电视记者数次出现在战地前沿,以第一时间向亿万中国电视观众报道战事最新进展,当人们被那些真实却残酷的战争场面震撼时,却很少有人想到,在这些镜头的背后.新闻记者正在用生命捍卫真实。随着科索沃战事的不断升级,中央电视台愈发感到了向前方补充记者  相似文献   

14.
辜晓进 《青年记者》2006,(15):83-85
今年4月上旬,笔者应邀在山东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主办的记者论坛上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报业创新: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当时以去年底至今年3月中国报界的几个标志性事件为例,判断中国报业新一轮创新已经启动。巧合的是,两个月后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报业年会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听说去年我采写的《只身闯波黑》一稿得了奖。那次我在萨拉热窝市只逗留了三天,把所见到的写了一篇短稿,虽然不深,但却是该市真实的写照。去年2月的波黑,大雪下了有近一米厚,为了给中央电视台拍摄“波黑战地行”的下半集,春节过后,我再次奔向波黑。这是我在波黑战争中第二次进入波黑,比起第一次,这次进波黑可真是不顺,乘坐的公  相似文献   

16.
1993年世界各国至少有75名新闻记者以身殉职,8名记者下落不明。 据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公布的材料,在莫斯科十月流血事件中以及在波黑、索马里、格鲁吉亚等地被打死的记者共50名,其余的人主要在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和意大利等国丧生。  相似文献   

17.
1994年2月20日傍晚,也就是在北约向波黑塞穆双方发出的最后通牒到期前几个小时,我和新华社另两位记者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满目疮痍,饱受战争折磨的萨拉热窝,在萨拉热窝期间,我四处奔波采访,所见所闻,终生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闻圈     
以色列是外国记者最多的地方在一般情况下,派驻以色列的外国记者有三百名左右,这已使以色列成为外国记者最多的国家之一。而自去年底在以占阿拉伯领土上爆发巴勒斯坦抗以斗争以来,在以色列的外国记者有时高达一千一百余人之多,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最初以色列当局还尊重记者报道某些事实真相所做的努力,但最近他们对外国记者的态度大大改变了。首先宣布大量限制措施,新  相似文献   

19.
和平是这样出现的──波黑风云录韦实从1992年4月战争爆发,到1995年5月,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波黑战争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塞族人手里。他们的军事优势是明显的,占全国70%的领土一直由他们牢牢地控制着。他们想和,想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战争,保住既得利...  相似文献   

20.
3000余条     
截至去年底,中国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修改或停播的非法性药品、性保健品、医疗机构等不良广告达3000余条,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格调低俗.内容虚假违法的不良广告得到了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