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后现代主义观点出发,对王朔的部分小说进行解读,阐释了王朔小说包孕的反文化内涵,从中透视出小说反文化、反理性、反秩序、消解神圣、追求感性冲动等较为鲜明的后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从后现代主义观点出发 ,对王朔的部分小说进行解读 ,阐释了王朔小说包孕的反文化内涵 ,从中透视出小说反文化、反理性、反秩序、消解神圣、追求感性冲动等较为鲜明的后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塞林格和王朔笔下的霍尔顿与顽主都是现代社会中的“反英雄”形象,反叛传统、憎恶虚伪,但他们的反抗却由于自身的无力和社会的重压而变得不堪一击。本文主要立足于小说文本,借助于“反英雄”、“反小说”的现代主义文学理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表现方式,人生态度和社会背景等,既寻找到两位主人公性格上的相同点,更揭示出两者存在的深刻差异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不少网络类型小说呈现出“反成长”的叙事特点。这种“反成长”叙事具体表现为人物性格简单、定型;情节铺排与故事讲述曲折离奇、匪夷所思;叙述技巧上不重视人物内心分析而侧重悬念、伏笔的运用。“反成长”的叙事特点与网络类型小说的连载性质、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与叙事目的、阅读主体的层次与期待视野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成长”叙事特点给新世纪网络类型小说带来简单化与模式化等审美局限。  相似文献   

5.
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背叛和消解,他以怪诞、夸张、超现实等叙事手法和话语方式,表现社会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以及带给人的惶恐与无奈。它对传统文学艺术的超越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反英雄”的主人公,“反小说”的叙事框架和以喜写悲,语言夸张荒谬。  相似文献   

6.
金晔 《文教资料》2013,(32):65-67
《家变》在中国现代家族小说中别具“异”格,其行文语言、叙事结构、情节内容均呈现出鲜明的探索性和开拓性,这背后维系着作家创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反传统的精神追求。王文兴在《家变》中所灌注的反传统创作追求,对现代家族小说的整体构型和发展趋向而言,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园三诗人”之一的李广田,将其早年诗歌创作中的寂寞情感和“秋天”意象融入了后来的散文中。寂寞感成为其创作心境的情绪基调和关键词。并且根据表现内容与寂寞感类型的不同,作家创造性地实现了诗歌、小说对散文文体的交叉渗透来加以最适宜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数感”这一概念,一些学者对数感的含义作了探讨,认为数感是“感知”、“观念”、“知识,,等.其实,“数感”是对数的感悟,既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数感发展的关键期是低学段.数感的教学需要实际背景的支持,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数感的培养需要直观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对台湾日据时期小说文本精神内涵的解读,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语境。受难感可谓台湾日据时期写作者在以小说建构“历史”中流露的具体情感。使用异族的语言写作,已经有了难以抹去的被殖民印记,而中文小说与日文小说在讲述痛苦的方式和策略,以及内涵上的不同,更构成“如何说”的复杂。对于受难感的理解,则又会因诉求的不同显现意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视觉时代的小说消费受消费逻辑和市场法则的牵引,试图通过娱乐性达到感性解放,通过“物”的占有和消费,实现经济利益及由此而来的社会文化身份的确认,而这一切不过是消费意识形态在小说领域导演的一场乌托邦式的滑稽剧。读者在消费中“缺席”,失去了真正的阅读自由;作家被名利挟持,放弃了精英的文化身份,成为普通商品的制作者。而小说文本因此呈现出欲望化、图像化、浅表化的“反美学”特征。作家、作品和读者在小说艺术中的同时缺失,导致了小说艺术在自身历史发展中的迷失。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是一个知识密集、人才汇聚的群体,他们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无条件地接受管理者的一切指令。管理者的指令即使被强迫执行了,也很容易使教师滋生逆反心理,为学校的管理带来隐患。因此对高校教师的管理要运用心理艺术,找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心理契合点,并巧妙运用心理管理方法,让被管理者产生认同感、参与感、价值感和平衡感,以期最大限度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镜花缘》是清代小说中高扬女性意识的两部杰作,本文重点探讨两部作品女性意识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异同。曹雪芹、李汝珍都选择了远离夫权的少女群像作为传达其女性意识的主体形象,分别创设了一个特定的能够逃离父权的生存空间,让作品中的少女们得以远离男性,逃离夫权、父权的束缚,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女性意识的表现和自己女性观的传达,完成对父权的控诉。不过,从总体上看,《镜花缘》的少女崇拜只是对《红楼梦》的借鉴,它最终没有超越《红楼梦》;而《镜花缘》采用的将父亲排除在叙事外的逃离父权的方法只是貌似《红楼梦》,没有得其精髓,缺少《红楼梦》深厚的内容和悲剧底蕴。  相似文献   

13.
美术从视觉的角度感知艺术,其内容与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审美、视觉特质的感知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着手,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把握它的度,如何把握感知它的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得到充分的感知体验与表现,得到老师在人文关怀下的递进知识学习引导,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专注于小说叙事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结构精巧,叙述视角灵活,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积极探索,为中国现代女性小说的充实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短篇小说《圣诞颂歌》中,查尔斯.狄更斯表现出了强烈的时间意识和死亡意识,并通过对时间意识和死亡意识的思考上升到对"生"的沉思。清醒的时间意识让人从当前跳脱出来,对自己的人生作冷静的"反观"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而深刻的死亡意识用死亡的震颤来惊醒人对生的渴望。总之,时间意识和死亡意识使人通透生存的本真意义并最终实现心灵的"还乡"。  相似文献   

16.
字本义是造字时字形所蕴涵的意义,它包括构形义和记词义。构形义是汉字字形组合构形的意义;记词义是汉字字形所记录的观念或语词的意义,就是一般所说的词本义。汉字的构形义与记词义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构形义等同记词义,一种是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构形义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有形可象的字。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无形可象的字。把构形义当作记词义以及用词义引申关系来说明构形义和记词义的关系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敬畏感对于规约个人行为和构建有序的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但由于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西方科学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现代人越来越缺失了敬畏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加强大学生的秩序感、联系感和和谐感的哲学思维意识的培养,以期逐步树立大学生的敬畏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从美学的角度,对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的悲剧意识进行解读和论述。《窗》的悲剧,是“社会群体的悲剧”、是“生存状态的悲剧”、是“人生哲学的悲剧”。这种独特的悲剧意识、深沉的悲剧力量,成就了小说的不朽价值,确立了它在人类悲剧艺术史上的应有地位。但《窗》在揭示人类社会悲剧的永恒性时,却过多地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因而使读者没有看到这种悲剧性的价值所在,没有看到这种悲剧当中的光辉魅力。  相似文献   

19.
掌握好人物刻划的“情理分寸”,是文学作品真切动人、令人信服的关键所在。《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十分注意掌握人物刻划的“情理分寸”。在书中,对笔下人物情感的表露、人物关系的揭示、人物在突发事件中的反应以及人物命运的死亡结局等等,都准确掌握其“情理分寸”,做到合情入理,恰如其分,使之体现出炉火纯青的适度美与和谐美,产生出真切可信、追魂摄魄的艺术效应。  相似文献   

20.
陈宁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1):100-103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创作潮流,这一类小说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还原生存本相,采用"零度"叙事,消解权力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原则的规定,具有反英雄、反崇高的色彩,呈现出一定的通俗性特征。文章力求通过新写实小说从世俗人生入手,表达对精英意识的对抗、留恋与生存的焦虑以及在精英与世俗之间徘徊的困顿,着重探讨新时期社会转型所引起的文学转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