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中依然任务很重,实施很难.当课改进入第二个十年步入“深水期”后,其意义与价值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综合实践活动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支点,它的有效实施会“撬动”与课改相关的各类主体,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区分实践活动与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是深化人民主体地位认识的关键。唯物史观创立,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理论阐释是对人民主体地位认识的一次飞跃。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人民群众实践主体、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地位是分离的,尤其是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被遮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人民群众实践主体、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得以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价值取向的超越,其先进性在于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确立并趋于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3.
殷钰 《华章》2012,(21)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实践育人环节上却重视不够.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学生是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实践”取代“语文训练”,并强化“实践”和“育人”.  相似文献   

4.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5.
实践理念的建构对指导主体现实的实践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体在建构实践理念时,是以真理性的认识为基础,以主体“内在尺度”中的主动性方面为要素,以价值原则中的善和美为建构原则。所以,主张实践理念的建构是真善美统一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这只是建构活动的基础,甚至是主体一切活动的基础,并非实践理念本身。实践理念应体现主体的意志、目的、情感,因而只能是主体追求的善和美的统一和体现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络时代实践主体具有五大特征:主体素质的“知识化”和“信息化”、主体组织的“两极化”和“网络化”、主体活动的“创造性”、主体关系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主体价值的“社会人”和“情感人”,这五大特征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信息网络时代实践主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职体育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是培养人才,塑造人格;“实践取向”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种育人活动.体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高职校体育教学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练习轻、研究探索,重知识的习得、轻个性与潜能的发展的状况.把实践放在核心价值地位推动体育教学范式的科学转变,有利于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可习得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品格、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文章认为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需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问题为载体的原则“”以活动为形式的原则“”过程化教育的原则”,并以“分割三角形”的综合实践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在“问题”的引领下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所谓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它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实践标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实践中的多元价值关系中,操作是不容易的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流行的真理标准观轻视人的主体性,淡漠真理的价值性,影响到人们在价值实践中,总是避免不了“左”倾和右倾的摇摆。正确理顺实践主体与真理、价值、实践的关系,是把握实践标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夏琰 《教育学报》2004,(1):28-30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本文拟从“按照教材内容 ,积极开展与教材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切实开展与少先队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挖掘儿童社会生活体验 ,大力开展与儿童生活经历相关的实践活动”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2.
康明 《辅导员》2010,(6):I0006-I0007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可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策略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几年求,我们组织专班,看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策略,作了一定的研究,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们有意识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的具体意识,包括目的、计划等等,总称为实践理念。实践理念中包含着实践主体的对象认识、自我认识、条件认识,还包含着实践主体的价值追求,即实践主体希望通过某种实践活动作用于实践客体,以使自己获得所需要的价值,满足自己的一定需要。实践主体把它们整合起来,便形成为实践主体的意欲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的目的、计划、步骤、手段等,然后即可以自主有序地发动、支配、安排、调控整个实践活动。我们在进行每一项具体实践活动之前,在构想实践理念时,必须自觉地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切不可主观随意,草率从事。  相似文献   

15.
实践理念中包含着对实践客体的认识、实践主体的认识、实践条件的认识和价值追求。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伟大的实践理念。其中,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实践客体,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情况是实践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追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是对马克思“实践理念”思想的全面理解和付诸实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从实践主体的视角认识与把握大学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程的实践主体,即:以“学”为主要特征的学生;以“教”为主要特征的教师;以“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大学;以“政策”为主要特征的国家。从实践主体出发,大学课程体现为:学生课程、教师课程、学校课程、国家课程。不同的课程实践主体,在课程实践活动中的出发点、地位和作用都是不一样的,从而表现为课程的不同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提高学生“就业力”;就业力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高校实践教学的力度;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必须辨析清楚实践与教育的关系;实践与教育的融合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面向实践的教育、在实践中进行的教育、在实践中进行的教学、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8.
马建英 《宁夏教育》2022,(11):66-6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完成“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拓展自然领域、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了解社会,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实践概念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批判中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嬗变历程分为自我意识活动、主体对象性活动、感性的人的活动三个阶段,即在实践中改造与创新世界。在当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逻辑嬗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理论教学主要面向“客体”的“运动”世界,实践教学主要面向“主体”的“行动”世界;理论教学呈现为以“必然性”为基石的“规律”体系,实践教学呈现为以“应然性”为依托的“规则”体系;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表达”而形成“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表现”而形成“训—练”模式;理论教学着眼于“求真”取向而建构“知识”,实践教学着眼于“求用”取向而塑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