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迟子建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博得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认可,2008年又凭借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生活在大兴安岭丛林中的马背民族--鄂温克族百年沧桑嬗变的长篇小说.作品中迟子建用略带伤感的笔触追忆风光不再的原始丛林和即将随之消逝的古老生存方式,为生态自然和自然的人文存在弹奏了一曲动情的挽歌.  相似文献   

2.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的女作家,她总是以恬淡的面孔出现在人们的视界里,然而往往以重量级的作品给人以震撼。《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她于2010年创作的一部极具史诗性的长篇作品,其曼妙的文笔令人流连,宗教意味令人敬畏,民族命运令人伤怀,生命意识令人震撼,风土人情令人欣喜。其中,一首首神秘歌谣的演唱,是萨满文化的独秀,更饱含着作者以大自然的角度对人类发出呼喊的热切与急迫之情。  相似文献   

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记录我国东北鄂温克族百年沧桑的"史诗",但贯穿始终的是人与自然的亲人式的关系和家庭式的温馨.迟子建没有刻意地摇旗呐喊,而是在不自觉中彰显出了强大的生态智慧.迟子建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中的动植物的关系和鄂温克族的萨满崇拜等方面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一个不自觉的生态作家的生态写作,寄托了她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4.
杨坪 《语文知识》2011,(1):60-62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诗意之美的力作。作品中自然风景的原始之美,温情纯真的人性之美以及叙述语言的感伤之美使小说叙事充满了诗意。  相似文献   

5.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颜色词运用颇具特色。作者以黑白灰三色构成作品的底色,既体现了原始美又表达出对民族衰落的无奈。同时,赋予白色、红色、黑色等颜色以象征意义,增强了语言的画面感和层次感。作者将文学创作与绘画艺术相沟通,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6.
迟子建用诗意的语言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描写了鄂温克族近百年的沧桑历史。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死轮回的宿命中,作者从独特的民族文化中挖掘出生命的哲学。为生存而进行的野蛮狩猎,处在深林中的紧张人际关系,小说直面残酷、血腥的原始力量,却用诗意的描写,深邃的民族思想,使得原始力量的崇拜与美学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俄国著名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陌生化是通过增加对艺术形式感知的难度,延长审美的时间,从而打破人们对传统和已知事物固有的观点,恢复人们对生活的新鲜体验.该文以迟子建代表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中文化陌生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意象,文化传统,文化负载词三个方面讨论该作品英译中的文化所属陌生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作者以鄂温克族人的身份参与历史,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进行讲述。作者在百年历史和一天时间的双向维度中,立足于历史文化的高度,通过展示历史的缺憾性去赞颂原始的人性,通过理想化的民族心理的刻画,凸显这种大爱与牺牲在人类文化学上的价值。在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显示了民族精神传承的艰辛及人类的尴尬处境,从而唤起人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右岸的风景着实迷人,更迷人的是鄂温克民族神秘传奇而真挚灵性的生活。然而,一旦梦境似的生活被打破,便再也回不去了……  相似文献   

10.
鄂温克族是定居在黑龙江流域地区、人口数量不足5000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俗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群中多彩绚烂的一支,具有独特的异域风格.本文以民族文学《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为例,从鄂温克族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阐释民俗文化的英译方法,并探讨民俗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意象传递以及目标语读者的文化价值认...  相似文献   

11.
谢淑玲 《丹东师专学报》2011,(1):109-113,118
中国当代社会经济转型带动文化转型。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文学与影视艺术作品结合。二者形成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局面。影视艺术作品依文学而立足;文学也借助影视艺术获得新的生长点。影视艺术作品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和受众的认知度。文学成为了影视艺术作品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2.
迟子建通过对"死亡"的抒写,以暗喻人类当下的生存境况,她更以文本中"死亡意象"的创设,揭示蕴涵其中的关于人类生存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同时,她试图用一种母性的温柔呼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女性个体尊严的召唤结合"死亡意象"来表征当代作家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3.
民间叙事是以民间立场为主导的,能体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或自由自在的民间精神,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叙事方式。民间叙事是与庙堂叙事、知识分子叙事相对的一种叙事,既包括日常叙事,也包括艺术叙事,但一般主要考察艺术叙事。《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诗意叙事主要体现在寄情于景及对鄂温克族民间文化的描述。这种诗意叙事从本质上是一种民间叙事。作者通过朴素的文字来表达传神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诗意,达到了朴素而幽远的文学境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体现了民间叙事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4.
迟子建是当今颇具实力的女作家中别具风格的一位。创作题材的新鲜质朴、主题表现的深刻独特,不时激活着现代人麻木疲惫的心灵,而在叙事上的着意经营,更使她的小说耐读而富有独特意味。从叙事艺术入手,通过叙事方式、叙述视角、叙事内容以及话语风格方面分析她获茅盾文学奖的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叙事特征,从而进一步把握迟子建一贯风格在本部作品中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迟子建是一位富有浓郁生态文化思想的著名作家。生态文化对她的小说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叙述构成了小说的基本话语,小说语言明显地融入了原始宗教信仰,给我们提供了生态文化浸润下小说语言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16.
环境权是一项新兴的、正处于发展中的重要权利,其产生具有深刻的背景和动因。从法律上创设环境权,一方面适应了现实社会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解决了环境利益与传统权利体系难以协调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环境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应作合理界定。从法律上创设环境权的基本途径是环境权的宪法化。  相似文献   

17.
《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是东北鄂温克族的故事,展现了在近一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外界的介入之下一步步走向衰微和濒临消失的命运。作品虽有着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等变化的展示与思考,但作者将其置于作品幕后,而将其中的大自然和自然之中人的生活变化和生命情怀置于前台,对和谐的自然与人生深情展示与回眸,对"他者"破坏、异化和谐、自足的自然与人生而伤痛,表现了动人心魄的大自然情怀,并对自然和人类生命、命运等做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迟子建作品《越过云层的晴朗》关于人对自然万物的关切与尊重的动人的描写,并以其那固有的温情之光和悲悯情怀表现人类对个体生命价值更普泛的尊重,这是对人性的独特的理解,这种独特的理解使迟子建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轻灵、博大而又朴素的宁静之关。《越过云层的晴朗》展现了迟子建对“伤痕”的别一样书写。  相似文献   

19.
乡土小说是从民间取材的一类文学作品,因此,其间处处透漏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台静农的短篇小说集《地之子》是乡土小说的杰出代表。他忠实地从乡间取材,在小说中表现出对农民的深沉关怀,并形成了自己浓郁悲愤的风格,堪称坚实沉着的大地之子。它在研读《地之子》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典型的民俗风情,解读民俗风情的成因,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探讨了他们不屈的人性,赞扬了其崇高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把稳定物价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或唯一的目标并取得较佳绩效的国家,其央行的法律地位都比较高,独立性都很强。在近年来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改革中,各国都将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日本中央银行的改革举措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