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一个强化刺激,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可以增强。斯金纳认为,为使操作的强度得以增强,练习固然重要,但关键却是强化,练习只是为强化提供机会。程序教学在于建立“强化列联”,即一个反应接着一个强化刺激而组成的序列,其基本的强化范例是辨别刺激——行为或反应本身——强化刺激。应用到体育中,则是把技术分成连续的小步子(有节律性的),严格按照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活动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把任务和目标分散到每个步子中,分步掌握难点和重点,使学生易于学习。程序教学的每个步骤都建立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上,学生按照这些步骤并依据各自的素质和速度进行。由此,在每一步骤之后均能立即得到强化,学习有反应时立即给予肯定或鼓励,从而克服体操学习中消极成分多、积极强化少的弊病。本文试图通过其在单杠骑撑前回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发现和证明程序模式在体操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而掌握其原理、规律,从而把此模式有效应用到体操的整个技术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2.
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是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有别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其特点:(1)条件反应不是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动物必须去发现这个合适的反应。(2)合适的反应会使动物得到所期望的物品。斯金纳用鸽子和白鼠在一种特制的装置(称为斯金纳箱)中做实验。他根据实验将操作性条件反射定义为:“当一个操作为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所跟随时,这个操作的力量就会提高。”例如,鸽子在实验箱中,每当啄到一个亮点时,就可以获得一粒米。多次重复后,鸽子就学会了直接啄亮点以获得食物。如果把动物的行为分解为几个简单动作,然后,按一定程序有步骤地进行强化,就可以使动物学会复杂的行为,这种学习理论称为“强化论”。斯金纳把这种按程序进行强化的原理应用到教学中去,创造了程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无论田径、球类、体操等课都离不开对学生讲授动作要领及操作训练。学生把教师讲授的要领变成实际操作的指导,是一堂体育课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多年来我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刺激控制下引起正确反应、强化训练”的做法通过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这种做法就是在备课过程中,大胆设计“操作性条件反射”,并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操作性条件反射”,有变化地多次刺激学生,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谓“操作性条件反射”,即备课过程中设计一种学生能够按照要领完成动作的“行为程序”。这个行为程序应包括(一)教学开始…  相似文献   

4.
强化技能及其功能 强化技能是教师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主要运用对学生的反应采用肯定或奖励的方式,使教学材料的刺激与学生反应之间,更快地建立稳固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引导学生把思维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的一类教学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53年提出来的。他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鼠偶然踩在杠杆上时,即喂食,为强化这一动作,经多次重复,鼠即会自动踩杆而得食。这类必须通过自己某种活动(操作)才能达到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操作性条件反  相似文献   

5.
杨扬 《教师》2013,(32):101-10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应用强化理论,可以促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具代表性的强化理论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在他们看来,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走近精准教学精准教学其实不是一个时髦的词,精准教学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近70年。时过境迁,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数据传输与运算技术高度发达,精准教学概念也有很大的变化。精准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主义的基本理念认为,学习是外界对主体(学习者)刺激S(stimulus)引起的,针对这个刺激主体会做出反应R(response)这个反应如果是正确的,说明主体对刺激环境是“适应”的。从实验的视角来看,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多次正确,才可肯定学习者学会了。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监控是阅读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元认知加工过程,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并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发展出一种操作性的理解监控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教学为定向而不是以研究为定向的教学程序,其强调了提问的多重功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指导练习与独立练习的融合等教学技术的作用。以使阅读理解监控教学在学校情境中更易于操作,为增强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育心理漫谈──第十一讲数学教学的练习曾晓新一、练习的教育心理学意义练习是学习者对与学习有关的特殊的“刺激反应”的重复,或者说,是对同一学习任务的重复感知或重复操作。练习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根据调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张凌 《成才之路》2014,(22):16-17
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反应采用不同的强化物进行强化,使学习材料的刺激与教师所期望的学生反应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影响外部因素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表扬和赞赏,一般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强化”。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重要手段,要保持行为的强度就要进行强化。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1.
程序教学理论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向“大众化教育”,并由此产生数量和质量矛盾的今天,程序教学理论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它的积极自我强化、小步子渐进、自定步调等原则,恰恰能够应对大班教学的一些弊端,为教师兼顾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末期,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得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它们彼此建立起联系,即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13.
操作性条件反射说是强化技能的心理学基础。其创始人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作用。斯金纳根据多次实验,提出塑造、消退、强化程序和行为矫正等理论。据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强化技能应注意:目标强化;刺激学生作出反应;利用消退,减少惩罚;尽可能运用定比率强化程序;进行行为矫正;具有针对性;取得学生的信赖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本全 《职教论坛》2002,(12):58-58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自觉地应用奖励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积极强化。教师用其来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家长用其来鼓励子女好好学习,老板用其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这种促进人的进步和成长的方法就是工具性条件反射。本文拟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含义出发,讨论其在学校教育尤其在中等教育中的应用。一、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含义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后果能满足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高。该反射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利用白鼠和鸽子等动物,运用一种特殊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5.
强化 ,作为心理学的专用名词有其特定含义 ,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 .强化可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其正确行为的形成既依赖于第一次强化 ,又依赖于第二次强化 .教师的作用在于运用强化的方式创设激励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应以正强化为主要的强化方式 ,少用或不用负强化 ,两次强化有机结合 .强化技能是对一类教学行为的概括 ,其特点是 :教师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 ,对学生的反应采取各种肯定或奖励的做法 ,或采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验的方法 ,使教学材料的刺激与所希望的学生反…  相似文献   

16.
正习惯是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且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所以说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  相似文献   

17.
条件反射理论最早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称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之后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又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反射对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 一些不适当行为可以用强化手段来塑造。利用行为改变技术,通过操纵强化物来改变学生的行为,这是条件反射理论在心理治疗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练习,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行为主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有效的刺激与强化的练习,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有效的刺激与强化的练习,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