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林高航 《大观周刊》2011,(21):52-53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英独特的批评视角和诊断标准,给学术界注入了新的空气,也曾一度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实际上,他的这种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的文化价值观,他在政治上的偏见和他的西学背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对时下批评家而言,夏志清坚定的新批评主义立场及其诚实的学术品格是值得深思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小说史理念的内在视景--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从1961年问世伊始,直至21世纪的今天,可以说聚讼不断。该书问世的同一年,捷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就发表长文《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问题——评夏  相似文献   

3.
审稿是编辑工作关键的一环。审读报告是编辑人员学识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的体现。结合本期编辑工作基础知识讲座中的“审稿”一讲,读读《<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审稿意见》,既可以使我们更切实地认识编辑的劳动,又可以使我们更具体地了解一本著作的诞生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小说史论》阎浩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目前文化与思想史的研究角度与方法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文学直接经验的“流失”,也在文学史的书写中体现了出来。阎浩岗的新著《中国现代小说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则力图把文学当做作家个体生命体验的审美  相似文献   

5.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小说,是十分宝贵的中国古代文学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不同于保留至今的大多数古代诗词遗产、散文遗产。后者大都是出自封建文人之手,起码也是文人化了的,因此,它们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封建文人或封建士大夫的精神文化的文学化石。中国古代小说则主要属于另外一脉,它更多地融入了中国古代的民间智慧、民间情趣,是中国古代与封建士大夫心态相异的下层位文化心态的文学化石。这决定了中国古代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特殊意义,也决定了它特殊的文化学与文化史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李悔吾先生的新著《中国小说史漫稿》,其份量之轻重,有识者便不难掂出了。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的深与浅--兼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史家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他所撰写的文学史著作的封面上,仿佛仅仅为了标识该书的著作权,而一进入正文部分,他自己就彻底消失了,让位于历史。不过, 他并不在正文外面,他永远在里面,像一个拥有极大权威可却从不抛头露面的“影子内阁”,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每一个字眼儿、句子和段落的“决策”中,哪怕他讲述的是几个世纪甚至十几个世纪以前的事。谈到文学史,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构成文学史基本要素的两个问题,一是何谓文学,一是哪些作家或作品有资格进入文学史。在这里,被忽略的恰恰是撰写者本人,而正是他在决定何谓文学,谁是重要作家和作品。此外,他还不是著作权中所标明的单个人,作为一个历史家,他从属于某个社会群体,而这个群体的价值尺度、情感特征和政治需要暗中左右着他的选择和写作。把文学史著作说成是偏见和成见的辑录,肯定失之偏激,但撰写者以及——通过他——他所属的那个群体的审美意趣、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策略的确渗透于历史叙事中。正因为如此,作为文化领导权之争在文学史撰写中的表现,才会不断出现“重写文学史”的呼吁和尝试。文学史著作,一言以蔽之,是关于文学的历史的种种叙事或构成。当某部文学史著作“广被认可”时,那不是因为它恰巧接近了历史“真实”,而是在一定范围里获得了“共识”; 当这部著作被用作教科书时,它就在行使文化霸权。程巍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地论述我国小说发展历史的专著。它在国内外有着很大影响。日本友人增田涉,在鲁迅的热情指导下,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将《史略》译成日文,后由鲁迅用日文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一九三五年七月,由日本赛棱社出版。日  相似文献   

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书目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既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学风严谨和成果卓著的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具有中国学术传统特色的古典文献学领域,内容包括小说文献的辑佚、考证、校雠和整理,并利用这些文献建立内容翔实、体系完整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中国小说史略》既是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考辨中国小说文献源流的学术专著,对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成就,指导古典小说文献的书目工作和文献资源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William Y.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这是一本我已经看过三遍的书。我看的是中译本,由施伯乐、张亮、汪卫等译。这三个译者的名字我以前也没有听说过,是什么样的慧眼导致他们翻译这样一本对我来说受益匪浅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图书呢?当我阅读完全书,忍不住又阅读一次,我发现我已经非常迷恋这本书了。关于数字图书馆的书,近年出了那么多,我怎么会独爱多年前出的这一种?我大学的专业既非计算机,又非信息管理或图书馆学专业,按说,一本极其专业的介绍最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的概论性专著,读来是非常闷的,  相似文献   

10.
空而未了──读《近代中国小说史》献疑房向东夏志清是华裔美籍的著名学者,在港台学界颇有影响,也受到新时期大陆文学界的注目。夏志清先生的《近代中国小说史》,对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了他的评价。其中,他指出《狂人日记》的缺点是“缺乏一个现实的情节去解释为什么狂人...  相似文献   

11.
《今日谈》是人民日报诸多言论栏目中篇幅最短小的一个。虽然它篇幅最短小,但却有三个特别之处。一是“资格”很老,已经坚持了14个年头。现在很多报纸都办了微型言论的专栏,但大多不及《今日谈》历史长。二是“机缘”颇好。人民日报一版是寸金之地,稿件之拥挤可想而知,唯独《今日谈》被格外厚爱,14年来一直被固定放在一版下方位置,加框处理。三是“人望”较高,历次读者评报,《今日谈》总是受到颇多褒奖。尤其是,读者为《今日谈》写稿的热情始终没有“疲软”过,平均每天总要有半百之数的来稿,常年都是如此。《今日谈》由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而评论部的同志又须以写作社论、评论员文章为其要务,再加上这个栏目编的年头多了,编辑难免有些“疲”,多少有点“当局者迷”的困惑,老是问自己:这个小言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经十余年努力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集中体现了鲁迅辑录、校勘古籍的成就,它不但继承了中国学术传统,而且有所发展,蔡元培先生曾盛赞“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相似文献   

13.
《今日谈》是人民日报诸多言论栏目中篇幅最短小的一个。虽然它篇幅最短小,但却有三个特别之处。一是“资格”很老,已经坚持了14个年头。现在很多报纸都办了微型言论的专栏,但大多不及《今日谈》历史长。二是“机缘”颇好。人民日报一版是寸金之地,稿件之拥挤可想而知,唯独《今日谈》被格  相似文献   

14.
张兵先生的新著《宋辽金元小说史》以下简称“张著”,不仅体现了一位长期浸淫在中国小说研究中、有一定学术积累的学者深厚的学养,同时也为宋辽金元一代的小说史作了一个大致完整、详尽的描述。而其所采用的类型描述的叙写方法,更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在这样一个学术史背景下,张著所呈现出的姿态,就成为小说史叙写中大势所趋的结果。统览其书,大致是以史为纲,将整个宋辽金元时期的小说,基本上以朝代的更迭,划分为六个时期,在每个时期的论述中,沿用了鲁迅以来对文言小说的类型设计,对白话小说则详论“话本”这一大门类。“非有…  相似文献   

15.
我读初中的时候,是上世纪的60年代初.当时,一则世运坎壈,终日里饥肠辘辘,正是梦幻滋生的好土壤;二则管理者也人饿志短,50年代的各种约束随之松弛,于是旧武侠就在一些同学中偷偷流传.那些书多是在校门口地摊上淘得,一般一两角钱一册,纸页黑黄,少头没尾,有几种到现在我还是查不出它们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不论古今中外,武侠小说一向有着庞大的读者群,那种“满城争说武侠篇”的现象,俨然已成为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规律。然而,巡视武小说研究园地,油然而生的却是一种寂寞与失望之感。不消说,两者形成了不应出现而确乎事实的鲜明反差。或许,这也是一种规律吧。显然,这种研究还处在一个草创阶段。在这种情形下,读到《中国武侠小说史》,确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与快感。这种感觉,肯定源于史著中缜密的理性思考、精美的历史描绘和武功行家的识见。而这些,大约又归功于作者坚实的专业基础以及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写的关于鲁迅的部分。这本教材名义上由我主编,实际却是集体的共同劳动,只有这一部分,才是我个人执笔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现代文学史》受到批判,原稿不幸丢失。其中上册——从“五四”到“左联”——曾印成讨论稿,有少数流传在外,鲁迅的章节头尾完整,幸存下来,劫余灰烬,一九七二年有位在出版社工作的熟人,主张将它印成单  相似文献   

18.
19.
《新闻爱好者》拟选载短篇小说《毛毯》,编辑嘱我写几句话。以《天棚趣话录》为总题的系列小说,计划写几十篇,已发表20篇,《毛毯》是首篇。整个计划尚未完成,还没有细想过它的成败得失,写在下面的话,也只能算是闲话。那年秋天,回乡为母亲奔丧,丧事毕拜望乡邻,串亲访友,听到许多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的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同文学史的研究一样已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一面是建构历史的强烈欲望,一面却是面对历史时流露出来的迷惘困惑甚至是恐惧。这既有理论上的原因,又有史料上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或许还是二者的无法接轨。如,近几年理论园地虽然很“繁荣”,“学”、“派”、“主义”……层出不穷,但始终未能建构出一个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史学框架;而中国历史的空间和时间又是如此空旷,如此悠久,所以当人们试着去拥抱这庞杂的历史时,结果却感到无从下手,最后不得不两手空空地重新走出历史,发出几分无奈的慨叹。文学史家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因此而焦虑不安;不安的结果既加倍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