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节目主持人是国门洞开后的引进“产品”。自1981年的第一天,徐曼女士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空中之友”节目起,节目主持人迄今已在我国广播电视界定居9年。在这9年之内,几乎每个电台电视台都争相设置了节目主持人。反正也不费事,似乎只要把播音员加个“主持人”名称就行;改扮成主持人的播音员似乎只需把字正腔圆、高吭嘹亮的“播音腔”变成亲切、温柔、甜润的徐曼“谈话式”(或“谈心式”)就行。现在看来,这种主持人实际上是用“谈话式”(或“谈心  相似文献   

2.
办好电视专栏节目的手段之一是设节目主持人。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的电视已由播音员串联节目到播音员参与节目,进而主持人负责节目,初步定上了一条电视主持人节目的新路子。本文试就这一演变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主持人节目的发展趋势电视的普及,推动了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迄今专栏节目与新闻和文艺(包括电视剧等),形成了电视节目三足鼎立之势。有位电视台的老新闻工作者,把电视新闻节目比作“头”,把文艺节目比作“尾”,而把电视专栏节目比作“身”。且不论这个比喻是否妥当,但它的确说明了电视专栏节  相似文献   

3.
文章标题上已经表白,我不是节目主持人。然而,笔者从事广播工作十几年来,聆听过我国第一代主持人的节目,领略过徐曼风彩,眼见过珠江经济台的崛起和各种新闻类、谈话类和服务类主持人节目的产生,不由地似乎有了一点说话的资本。当然,“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文也仅仅想从“看热闹”中归纳几点意见,权当向内行进一句良言。一假如我是节目主持人,我当首戒“虚”。“虚心”与“心虚”虽然只是字的顺序不同,意思却完全两样。这里所说的“虚”是指后者。如今有些节目主持人的。“虚”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功底浅,素质差,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黄喜  单云 《声屏世界》2008,(3):44-44
近几年来,谈话节目纷纷亮相各地电台、电视台,有关专家给谈话节目作了如下界定: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这个界定就明确地把谈话类节目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是充分展现主持人个性的节目”。  相似文献   

5.
王福珍 《新闻前哨》2005,(10):62-62
一、基层台节目主持人素质现状1.基层台节目主持人绝大多数由播音员演变或转化而来。他们既当新闻播音,也做节目主持,既做广告,又配专题,只要是与播音沾边的,基层台播音员(主持人)都得上,成为人们戏称的“万金油”。这就给基层台主持人的发展带来尴尬,也给基层台节目的设置与发展带来困难:主持人个性难以展示,主持风格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6.
张春香 《视听界》2004,(5):49-49
长期以来,地方台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实行的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分散管理,一种是集中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笔者积30多年的播音(主持)管理经验,在频道资源整合和节目栏目更迭频次加快的情况下,我以为分散管理“弊”大于“利”,而集中管理“利”大于“弊”。思考之一:集中管理有利于播音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散式管理”——即把播音员(主持人)分到部门或节目(栏目)组由部门或组进行管理,这样会造成播音(主持)资源的浪费,品牌(名牌)栏目缺少名播音、名主持的支撑,强势节目在播音、主持上的“优势”难以凸显。从播量看,由于节目(栏目)的时长,内容以及风格的不同,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量也必然会出现“多与少”、“繁与闲”的问题。而集中管理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7.
鉴于我国现阶段的节目主持人,将是一个由播音员向节目主持人过渡的参差不齐的阶段,因此,探讨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究竟有哪些根本区别,这无疑是认识主持人一个重要、甚至根本的途径。诚然,事物在两极之间一般总有一个中间的过渡地带。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亦然。如果要想就我国目前的这种“参差不齐”的现状来个一刀切,区分哪些是播音员,哪些已是节目主持人,这当然是不现实、不适当的。这里主要就“两极”意义上对不同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常有些论述有关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的文章提到“播音腔”一词。一些作者提及主持人节目如何受欢迎的原因,强调主持人如何重要以及谈到培养主持人这样的话题时,总要将主持人与播音员做一番比较,指责播音员的种种不足,进而对播音传统口诛笔伐,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说明问题。还有个别作者把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吐字发声、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和使用纯正的普通话贬斥为“播音腔”而加以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一、“播音腔”的内涵 对“播音腔”,北京广播学院张颂教授早有论述:“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播报式语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播报式语态与对话式语态 《中国播音学》阐述播音语言表达类型有四种:朗诵式、宣读式、讲解式、谈话式.在这四种表达类型下,我们可以把新闻播音总体分为播报式语态和对话式语态.“播”新闻是广播电视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报方式.播报指播音员、主持人将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传播时的语言样态,也称“新闻播音”,这种语言样态可以说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传播中最独特、最鲜明,而又自成一格的语言形态. 相对于播报式语态的是对话式语态,又被简称为“说新闻”.这也是一种常态样式,在新闻播音中尽管未被广泛使用,但也经常出现,尤其是在记者、主持人的现场采访报道中,在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串连语中,在特定题材(如社会新闻)和样式(如新闻综述)的新闻栏目中,会经常见到这种形式,并表现出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学斌 《记者摇篮》2004,(7):49-49,57
无论是播音员的播音还是节目主持人的播音,都是一门语言表达艺术。那么,是艺术就要讲究感情。就谈话类节目来说,我感觉节目主持的质量,虽然是一个综合反映,但其核心问题,全在于主持人的一个“情”字。我所说的“情”字,是围绕节目始终,贯穿节目始终的。所说的围绕节目始终。就是说.从构造、组织节目开始。从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今晚我和你》是武汉艺广播电台每天晚上22:00~23:00推出的一档夜间热线谈心节目。《今晚我和你》的当家主持人亚新,主持节目六七年,他的名字早已经和节目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支撑,相得益彰。2005年,亚新被评为武汉首届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他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对主持人要求的素质以外,我认为他还具备了“听”、“说”、“解”三方面的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何晓红 《新闻窗》2014,(3):75-76
很少有人把播音员、主持人的朗诵能力与播音主持专业技能相提并论,似乎表明朗诵与播音主持是互不相干的另类形态,可有可无。甚至有一种论调认为“为什么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会朗诵?不会朗诵不是一样能主持节目,能播音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它也表明了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对朗诵能力的忽视甚至轻视,更没有意识到朗诵能力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因此,在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里,存在朗诵能力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新闻类节目、谈话类节目或者是娱乐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以及在节目中的作用,都会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和感染力。那么,作为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如何使节目更具感染力呢?  相似文献   

14.
“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是广播宣传改革中开放的一朵鲜花,它一出现就受到听众的由衷的欢迎,大大地提高了宣传效果。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开始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试办《空中之友》节目。二十天以后,中央台就破天荒地收到了台湾岛上的听众写给节目主持人徐曼小姐的  相似文献   

15.
“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是广播宣传改革中开放的一朵鲜花,它一出现就受到听众的由衷的欢迎,大大地提高了宣传效果。 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开始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试办《空中之友》节目。二十天以后,中央台就破天荒地收到了台湾岛上的听众写给节目主持人徐曼小姐的  相似文献   

16.
广播中的“谈心”节目也要讲政治现在有许多广播电台在夜深人静时分开辟“谈心”式的节目,其内容多与听众的生活贴近,有的是思想开导,有的是解答问题,有的是听众利用打热线电话的形式向主持人倾吐苦闷,主持人在回答问题时给予听众一些帮助和指点。这种“谈心”节目贴...  相似文献   

17.
《今日关注》节目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新闻频率2004年7月推出的一档新闻类主持人节目,定位于“追寻社会热点,关注百姓焦点”。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听众的广泛欢迎。它不同于以往的舆论监督节目《新闻广角》或新闻类谈话节目《今日话题》,而是立足百姓,从普通百姓、普通听众的角度来确定选题,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关注度高的话题。作为栏目的主持人,怎样摆脱固有的播音腔,树立起鲜明的主持人形象呢?主持人在节目中要以“情”为先导,和听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平等的心灵沟通。传统的新闻节目由一条条内容千差万别的新闻串联而成,播音员…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谈话节目可分为“交谈式”和“访谈式”等几种类型。在众多的主持人节目类型中,对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技巧要求最高的就是谈话类节目,任何一档成功的谈话类节目都离不开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9.
论电视谈话节目语体的叙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时兴电视谈话节目,还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观众收视趣味的变化和对参与电视节目的要求的增加,也由于欧美电视风行一时的“脱口秀”的影响,电视谈话节目渐渐地红火起来,一些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节目或者谈心节目,主持人把嘉宾请进演播厅与观众双向交流,直至成为今天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1997,(3)
为提高节目质量,把广播办得更受听众的欢迎,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经济广播电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音乐台、金陵之声广播电台于1996年11月联合举办了首届“十佳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最受听众欢迎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评选活动。经过近5个月的评选,评选结果日前揭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