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心理量表的研究方法,对Walker,J.M.T.等人父母卷入的量表进行编译,在江苏省3市4所小学进行测量,以探讨江苏省父母教育卷入的程度因素之间的影响。结论:(1)江苏省家长的教育卷入水平总体偏高。(2)母亲比父亲在认知上拥有更多的效能感。(3)父母卷入程度与子女成绩显著相关,卷入越高,子女成绩越好。(4)家庭收入显著影响父母的角色建构与知觉。(5)江苏家长较高的认知卷入水平与实际上的卷入水平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父母教育卷入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围绕父母教育卷入,大量研究发现:父母教育卷入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学业、社会性和认知发展。但父母教育卷入并不是越多越好,低质量的父母教育卷入,不仅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还可能引发很多严重问题。因此,父母教育卷入的质量成为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并成为父母教育卷入研究的新趋势。研究表明,高质量父母教育卷入的六个特征:结构化、自主性支持、关注过程、投入积极情感、父母一致共同卷入以及让孩子感知并且愿意接受。为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父母教育卷入质量相关研究,亟需在编制父母教育卷入质量相关测量工具、开展父母教育卷入质量的发展研究以及加强开展父母教育卷入方式对比研究等三方面下更大功夫。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特定的教育文化背景,整合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小学生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结构的理论模型。通过家长访谈、专家评定,对该模型进行了完善,并据此编制了家长报告问卷加以验证。对965位小学生家长所填问卷进行分析后,形成小学生父母教育卷入行为问卷(父母回答版)。问卷共29个项目,包括了五个维度,分别为:家庭监控,指父母对子女学习、生活及交往等的监督、控制行为;学业辅导,指家长按照教师要求或自行在家中对子女的学习进行辅导的行为;亲子沟通,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子女学习、生活、交往以及学校事务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行为,以达到共同理解、信任的过程;共同活动,指为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发展,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的一些文体、社会实践活动等;家校沟通,指家长为了获取子女在校表现的信息和了解学校当前进行的工作而进行的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交叉验证分析,问卷的结构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能够作为考察我国小学生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将中小学生推到了在线学习的最前线,中小学生的在线学习表现及其适应性成为社会关切,家庭也前所未有的卷入到了在线学习过程之中。本研究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对449 650份有效学生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在父母普遍教育卷入的背景下中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良好,学习结果接近良好,学习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存在一定的人口学差异;作业辅导、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正向预测学习投入;影响学习投入的因素还有亲子氛围和在线学习监管;学习心理受作业辅导、学习环境、亲子氛围和家庭教育期待的正向影响;乐学善学者、勤学出众者、成就焦虑者、中规中矩者、孤独后进者这五类典型的在线学习者特征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建议,后疫情时代的混合学习实施需重视家校协作、学习心理干预、在线学习互动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5.
6.
父母卷入子女教育,无论对子女的成长,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备受重视。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父母卷入孩子教育进行实证研究,父母卷入教育逐渐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40多年来,研究者从学业、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等角度揭示了儿童发展与父母卷入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从教师、强调父母监控、儿童主动性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父母教育卷入的结构。为描述父母教育卷入的产生和作用机制,Hoover-Dempsey和Seginer分别提出了突出微观过程的父母教育卷入多水平模型和从宏观、静态层面认识各种影响因素的生态系统模型。此外,研究者还从学校和家庭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父母教育卷入的有效途径。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从加强纵向追踪研究、重视比较研究和更多开展中国化研究三个方面,指出了父母教育卷入研究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48):1-2
为了探讨小学生课外阅读与父母教育卷入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省127名五年级学生和5位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发现:虽然父母教育卷入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影响,尤其体现在阅读态度和阅读效果上,但是父母在子女阅读方面的教育卷入水平总体不高,仅仅停留于表层。  相似文献   

8.
为探析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以及教育卷入在其间的中介作用,运用父母期待量表、父母参与量表和核心能力量表对某“985”大学1 96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学生与独生子女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教育卷入程度更深,学业表现更佳;父母受教育程度直接预测大学生学业表现,并通过教育卷入间接预测大学生学业表现,教育卷入中父母参与的中介效应比父母期待更强;父母教育卷入水平有待提高。基于分析与讨论,从父母层面、学校层面和政府层面分别提出对策与建议,父母应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学校应推动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政府应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小学生父母教育卷入的现状,探讨父母教育卷入与成长型思维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帮助父母更好地认识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家校的高效合作。文章以“父母教育卷入问卷”、“成长型思维量表”、学业成绩为研究工具,以四川成都地区的709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结论:(1)从整体水平上看,除父亲智力卷入低于中等水平外,小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父亲教育卷入总分、父亲行为管理、情感卷入、母亲教育卷入总分及其各维度、成长型思维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母亲的教育卷入水平高于父亲。(2)父母教育卷入与成长型思维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男生;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育卷入、成长型思维总分及其学业成绩显著高于低年级小学生;独生子女的母亲教育卷入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学业成绩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3)小学高年级学生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习成绩有预测作用,成长型思维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父母教育卷入对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视,同时,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和机构将提升父母的教育卷入作为教育干预的重要手段,以促进受干预儿童的学业成功和心理发展。识别出可能影响父母教育卷入的因素是有效增强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的关键性环节。本研究探索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男孩和女孩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预测性因素,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显著预测男孩和女孩父母的教育卷入水平,女孩父母的工作时间显著负向预测其教育卷入水平。在考虑了独生情况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后,父母心理因素中的父母角色活跃信念、学校效价、感知到的知识技能和感知到的时间精力仍然能够显著预测男孩父母和女孩父母的教育卷入水平。本研究表明,相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心理因素是父母教育卷入更为重要的预测源。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379名四到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父母报告的教育卷入行为,并通过学校获得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小学生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育卷入的三阶交互作用显著。对三阶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且教育期望较高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2)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但教育期望较低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低时,无论其教育期望高或低,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均无显著预测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牵制了其教育期望是否在父母教育卷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家长教育卷入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测验与家长教育卷入问卷,对福建省5所幼儿园294名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班幼儿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总体高于中班幼儿,男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总体高于女生;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大班幼儿的表现显著优于中班幼儿,在难度较小的任务中,男生的表现显著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在4~4.5岁阶段均平稳缓慢发展;男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在4.5~5.5岁阶段提升较为迅速;女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在5~6岁阶段提升较为迅速。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与家长教育卷入总分以及家长讨论、家长语言认知活动参与、家长生活指导等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家长语言认知活动参与、家长生活指导对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家长应关注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与性别差异,加强与幼儿的语言互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科学探索环境,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以促进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小学生的欺负行为及欺负卷入儿童的归因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小学校园欺负问题比较严重,欺负卷入儿童对模糊情境的认知归因存在缺陷。鉴于小学欺负现象的普遍性,教育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小学生的欺负行为及欺负卷入儿童的归因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小学校园欺负问题比较严重,欺负卷入儿童对模糊情境的认知归因存在缺陷.鉴于小学欺负现象的普遍性,教育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卷入作为研究消费者行为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卷入出现以来国内外对卷入的定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卷入的经典理论模型及其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家长教育卷入的类型特征及其与中学生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ISA 2018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数据,本研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CA)识别出家长教育卷入类型的四个潜在类别,并探讨人口学变量对潜在类别的影响、潜在类别与中学生学科素养(数学、阅读、科学和跨文化素养)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区、学生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和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对潜在类别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不同潜在类别的中学生学科素养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家长低度卷入组(C1, 39.1%)的数学、阅读、科学素养优于其他组别,但跨文化素养表现一般。家长繁忙高度卷入组(C2, 33.3%)的阅读素养略优于家长广泛高度卷入组(C3, 23.1%),但其他三方面的素养均弱于家长广泛高度卷入组。家长限制中度卷入组(C4, 4.5%)的数学、阅读、科学素养弱于其他组别,但跨文化素养表现较好。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家长教育卷入的作用及改善中学生学科素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在职业认同与职业卷入方面呈现"低认同、高卷入"的"剪刀差"态势,从职业周期、学历、职称及性别四纬度分析,除性别纬度在职业认同方面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纬度在职业认同与职业卷入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并呈现"U"形关联性:拥有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处于职业整合期的中小学教师处于职业认同与职业卷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在职业认同与职业卷入方面呈现"低认同、高卷入"的"剪刀差"态势,从职业周期、学历、职称及性别四纬度分析,除性别纬度在职业认同方面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纬度在职业认同与职业卷入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并呈现"U"形关联性:拥有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处于职业整合期的中小学教师处于职业认同与职业卷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