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政党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使自己的政党主张和诉求更符合人民的期望。这些举措,正是一个不断改革、发展并使之不断符合实际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大举措、路线图与时间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强调了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且探索了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内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辩证逻辑和基本意蕴。国家治理体系,本质上是以利益关系结构为基础的政治权力主体与公民权利主体体系,现实地体现为以国家治理制度体系为主体,以国家治理的行动和价值体系为匹配的系统;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集中体现为按照科学、民主、依法和有效的现代化取向,适应时代变化,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国家治理能力是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主体运用国家制度体系,进行国家治理和参与治理的能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这些主体的能力构成要素和实现利益效能的现代化,而完善和发展科学适用的国家治理能力评估体系,则是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和效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执政党而言,无疑是一块"执政富矿",值得执政者从中汲取力量。本文就是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总结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精髓,试图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和资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的伟大革命,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革命性,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从经济维度看,经济体制革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经济条件;从思想维度看,思想革命为全面深化改革厚植思想根基;从历史维度看,社会革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从这三个维度出发,理性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革命性,不仅要认清全面深化改革对完成社会革命的历史意义,也要认识到思想革命和经济体制革命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坚定不移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不仅留给了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而且也留给了我们珍贵的思想方法。他那极富个性特征的重要思想方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改革迈入攻坚期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延续和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重要思想方法,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三个"进一步解放",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从"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到"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全面梳理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及其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征程中的延续和发展,对于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大学生头脑,既加强教学内容的讲解,又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党宣言》中最突出的核心思想内涵。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诉求。我们党将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终极目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作出了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决定。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多方面为实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王娟  姚丽苹  张园 《河南教育》2023,(11):10-12
推进高校全面深化改革,支撑河南一流创新生态建设,是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梳理高校全面深化改革与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的内涵、发展历程、逻辑关联,并结合河南科技大学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探索,提出高校全面深化改革支撑河南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的路径建议,即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郭虎 《宁夏教育》2014,(3):6-10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关于今年全区的教育工作,教育工委、教育厅工作要点作了全面具体阐述,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改革大旗,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12.
正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这对我们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也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推进技工院校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从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来看,抓好办学理念转型、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鉴定机制的改革等难点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黄闯 《陕西教育》2011,(1):61-61
2007年9月.我省进入普通高中课改,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建立对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适应高中新课改的需要.我校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规划和部署.引入现代工程学原理,整合德育资源,按照德、智、体、美兼顾,心理、行为协同,学校、家长联手.校内、校外结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通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缩短区域、城乡、学校的差距,推进教育公平。这无疑是一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教育信息化路径首先是强调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通过弯道超车的形式,实现追赶式的发展,缩短差距,实现普遍均衡;其次强调教育信息化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变革过程中,总体协调、各有特色,实现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15.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懈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是人类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具有历史必然性。这一科学理论始终指引着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并随着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不断中国化、现实化。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11月14-16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全国47所高校的120多名高等教育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改革阶段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当代中国大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的高校帮困育人体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的帮困育人具有深厚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的最终目标和归宿。针对当前高校帮困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东华大学创新性地提出“经济保障、精神关怀、发展支持”三足鼎立的帮困育人模式,实践证明这一体系对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南方医科大学拟于2014年5月在广州联合召开第七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论坛——"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中国梦"理论研讨会。会议筹备组现向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教学的各位专家和教师征稿,欢迎大家以文入会。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要求1.论文应主题鲜明、观点正确,体现思想性、学术性和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教师》2013,(24):2-2
"原来教师和学校是聘用关系,如果教师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就可能不太容易,所以我们要让他们成为县里面的人,由县一级统筹。"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将建立"县管校  相似文献   

20.
周枫 《中学教学参考》2013,(29):124-124
信息教育(Information Education)是指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人进行的信息方面的教育。它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信息教育对我国在信息世界中的地位影响重大。因此,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教育体系,普及性地开展信息教育。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