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言语接受,轻言语表达,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之痼疾。即便到了现代母语教育中,这种教学流弊依然未得到根本性的纠正。从以认知、理解、记忆为重的“言语接受型”教学,走向以“积极语用”为鲜明标志的“言语表达型”教学,是时代发展和母语教育促进人思维力、表达力及完整生命力提升的必然趋势。其间,“巧设表达话题”、“给予表达时空”和“实现表达生长”构成了“表达型”语文教学的三大要义。  相似文献   

2.
言语表达为取向来执教《夹竹桃》一课,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间,徜徉在具体语境之中,擦亮关注言语表达的眼睛。从结构表达、段落表达、句式表达等三个方面入手,发现、理解、品味季羡林先生言语的智慧、表达的妙处,并通过探究、朗读、仿写习得状物文章言语表达的方法,有效实现提升学生言语素养的语文价值,从而实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习是"文本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的体验,历经了"言语—思维—言语"的往复运动过程。语文教学的指向是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言语智慧,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言语内容的智慧性,即内容中有精辟的见解、洞见、哲理;一是言语表达本身机警、妙趣、含蓄、幽默等,即言语形式包括遣词造句的艺术。思维是智慧的载体,让言语智慧在言语思维上落脚,语文教学就不再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4.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古诗文的调整并增加了文言文的学习,重在让小学生领悟古今文字的差异,感受独特的语言魅力。在《杨氏之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章作者的行文、文中人物的对话、学习者的学情,紧扣人物精妙的语言艺术,挖掘言语表达的秘密,进而达成“微言广义显聪慧、一逗一答显聪慧、一学一练显聪慧”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春泉博士的《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一书,从何人入手,以接受心理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了以传情达意为指归的语辞调整。从实践上证明了修辞表达需服从于接受心理的要求。该书把修辞学纳入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实现了语言研究和言语研究的一种融合。这种融合的实现是以如下三方面的努力为基础的:一是修辞是一种有标记的言语行为;二是修辞研究是语言表达适宜性的研究;三是语言是人类精神存在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理性阅读是相较于感性阅读而言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据文本特点,采取理性阅读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事物与问题。教师要因需而用,指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显化学习的过程、隐形文本的情感,就能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明的教学方向是什么 新课标这样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三句话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分别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自然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修辞学界重视表达而轻视接受的研究格局,导致修辞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佳。只有表达和接受的双向互动,才是修辞教学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9.
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修辞学界重视表达而轻视接受的研究格局,导致修辞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佳。只有表达和接受的双向互动,才是修辞教学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以言语生长为核心的综合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文本、立足儿童,通过读中探究、读中练写和读中赏析等途径,提升儿童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言语生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阅读课就应该进行言语学习、运用、积累的训练,以期学生语文能力的逐步提高。在阅读教学实际操作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撷取最需要训练的那个点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运用、迁移,直至语文能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神话故事具有神奇的想象的特点。借助想象,引领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女娲补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大胆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王姣敏 《课外阅读》2010,(7):126-127
北朝民歌《木兰诗》跨越千年时空为历代人们所喜爱,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其审美价值的探索上显得作为颇为有限,本文引进“接受美学”这个概念,将《木兰诗》的演变史引入课堂,将文艺批评理论的最新发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寻求教学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所指一目了然的文言文,教师极易陷入“忘言”的泥淖,复制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紧紧抓住言语形式,由言语形式出发到文学、文化,再从文学、文化回归到言语形式.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可以着力于作品的言语表达、写作方法、文章构思、作者思想等诸多方面.遵路识真、想象还原、咀嚼语言、比较差异,是四种有效的回归言语形式的文言文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言语智慧,要从作家的言语动机出发,结合言语环境,品读其言语表达的效果,体悟其中的言语智慧和智慧的言语表达。笔者在《五人墓碑记》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言语动机及效果,共同聚焦作者的言语智慧与表达,有效调动学生关注言语本体,共同探究作者智慧的言语表达及其效果,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五人墓碑记》是一个士大夫对平民的公开致敬,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6.
吕祖谦的《古关键》开评点修辞之宗,他在评点中对修辞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的从整体到部分也就是从篇章到字词的修辞接受思想和辩证。求新的修辞表达思想,其思想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第一位是构建学生语言文字材料"。但当前不少的"语用"教学重视了儿童对文本语言的吸收、内化、表达的过程,却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活化,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人言亦言,言不由衷,冥思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采用言语翻转策略,实现文本语言内容和儿童表达的有效对接,形成具有规范性、清晰性和逻辑性并富于个性特色和美感特征的"语用品质"表达。  相似文献   

18.
余光辉 《考试周刊》2012,(14):150-151
在国家努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现状,大力发展以学生的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主体性教育。面对教育领域的现实状况,本文对如何发掘蕴藏巨大创造潜能的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实现途径做了探讨。学生自由地进行言语表达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只有保证每种方法都能发挥应有的效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语文教材提供的文本,只是解决了“教材内容”的问题,至于每篇课文“教什么”,即“感悟、习得什么言语素养”,基本是凭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判断、识别。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学时“言语点”选择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该课文在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诸多可能的言语点中选择出适当的核心“言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