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的、纯艺术的美学研究已穷途末路 ,美学面临着一种范式的转换。在将美学与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次打通 ,从一个更本源、更核心的层面去进行把握方面 ,吴炫先生的“否定主义美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美学是一种更重视概念和逻辑体系的比较狭窄的"小美学",其作为知识论的极端形态则是"见科学不见人"的一套概念的或知识的"体系"。而传统中国美学则是生存论意义的美学,是相对诗化的、象征的和具有"人与天齐"的大口径、大边界、大尺度的"大美学",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美学本身,是更地道更正宗的美学。从"人天齐一"的人类追求自由、超越的本性来看,传统中国美学更接近"美学"的本质。因此,世界美学家族中的正庶秩序需要重新调整,或者至少应该做到中西方美学"二美并尊"和"平等交辉",美学无疑应该走出"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念。  相似文献   

3.
音乐美学是钢琴演奏者必不可少的一种音乐素养,其可以从哲学的高度对钢琴作品的演奏进行指导,使钢琴演奏更符合听众审美意识。而演奏者通过运用音乐美学知识可以向听众展现出音乐作品中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从而使钢琴演奏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本文主要从"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体现"、"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演奏者提升自身音乐美学素养的途径"三个方面对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旨在促进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商品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在市场的销售量乃至整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美学思想是贯穿整个商品设计的主线。通过对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美学表现、美感构成的分析,阐述了现代商品包装中设计美学的关系与表现,对新美学思想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使现代商品包装具有色彩美、文字形象美、图案装饰美,使顾客有一种新奇感、特色感,从而产生购买欲望。这对现代商品包装具有更精美、更诱人、更适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荒诞美学是贯穿现代、后现代时期重要的美学形态.在主体性衰落的后现代主义时期,荒诞美学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危机.但是主体性的式微也意味着另类意义的解放,解构化的时代也彰显更自由的审美建构.荒诞在审美范畴上的否定性与客观性,审美表征上的“悖论”、“戏仿”与“不确定性”,美学形态上的平面化以及美学价值上的自由超越性产生了丰富的意义内涵.荒诞是对传统美学的反抗,更促使后现代美学历史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当代中国美学与"西马"美学在理论指向上也有某种一致性。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理论指向上的一致性,就混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质区别,更不能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取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以"西马化"取代"中国化"。这种倾向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7.
许多哲学家认为,每一完备的科学理论应该具有简洁、和谐、对称、统一等美学特征.从这个意义来看,数学是一门美学!因为它不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特征,更具有美学特点.数学美蕴藏在它所特有的抽象符号、严格的语言及演绎体系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可以进行美学教育.本文从数学美及数学美学教育两方面作一些探讨,以期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多转向了文化研究,后现代研究或“国学”研究,美学研究尤其是关于美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趋于冷清.80年代初中期一些从事美学理论研究的人或转向去研究文化,或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将美学研究引到了实用性的研究层面,如广告美学、服装美学、烹饪美学等等,而使美学理论研究出现了一种短暂的寂静.对于专心于学问的人来说,寂静并不是坏事,寂静更能令人反思、深思.它不仅促使从事美学理论的研究者反思昔日美学研究的优势与劣点,而且有助于他们朝理论的更深处掘进.柯汉琳先生正是这样一位锲而不舍的开掘者,他的《美的形态学》就是在长期的孤独与寂静的探求中结出的思想之果.  相似文献   

9.
明清市民美学思潮有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休闲美学.探讨中国古代美学的“闲”范畴时,只有把“闲”范畴与明清市民日常生活审美化联系起来,才能对中国古代美学中“闲”范畴的历史性演变与内蕴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即可以发现它随着社会历史的转变,如何从先前的文艺创作与欣赏(宋及之前)而走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明清).  相似文献   

10.
王冉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11(5):61-63,85
生态美学是翻译生态理性的落脚点之一,它体现了强烈的"美学"观念,在翻译中体现为"美的思考、美的喜悦、美的追求"。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息息相关,它结合了生态自然观和美学的哲学观,强调从整体性视角去寻求美、欣赏美和表达美。广州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陈家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陈家祠各种妙趣横生的民俗符号,探讨如何在翻译中体现生态美学的关照,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深刻的影响力,他开辟了一个与柏拉图美学思想对立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悲剧理论和一系列美学观点,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该文试围绕他的悲剧理论来阐述他的美学思想的局限性,以此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现代体育文化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美学不仅提出了体育中的美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如何从更广阔的理论背景对体育的本质和所具有的美学特征重新分析与定位。我们认为体育是一种有关身体活动的文化。它包含着多重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系统,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竞技,而是融文学、教育、科学、艺术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并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现代体育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不仅仅只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认识常态,更要将阅读教学与美学理念有机结合,运用美学理念引导学生去咀嚼、品味与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寻踪语言的精准传神,寻踪构思的新颖合理,寻踪立意的高远隽永。  相似文献   

14.
道家美学思想一直被认为是消极出世的,缺乏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观点是对道家美学的一种偏见,与儒家美学相比,道家美学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更内在更有生命力的精神支柱。道家美学更符合人的生命发展的需求,它提供了生命存在的坚实的世界观基础,强调了世界运动的永恒性,深刻揭示了艺术的某些规律,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审美世界。我们应当深入研究道家美学思想的积极意义,从而促进当代中国美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晚清以来,近代知识分子们尽管对西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有所艳羡,但是在传统美学思想上却仍然持保守的态度。一方面,其尽力利用西方的美学思想来诠释中国的传统美学,使之更为系统化、理论化;另一方面,他们进一步发扬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注重情感、注重自然真实的因素。所以近代美学直到王国维止,还保留着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特点,但赋予了美学更纯粹的性质,使之作为一门艺术,与政治军事经济的关系日益疏远,并脱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形与神在戏曲美学范畴中是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组概念。戏曲表演中形与神的关系,正如中国古典诗词和绘画中那种情景交融的创作和表达方式,将客观景物融于主观的情思之中,从而达到充满意境的艺术效果。从中国传统美学中提炼和总结出的虚实关系,在戏曲舞台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化用,使其更具有戏曲自身的艺术特色。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美学创作原则,为戏曲艺术的创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戏曲美学范畴中的内外论,在戏曲演员的表演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戏曲的表演是体验与表现的统一,是一种内与外的和谐统一。功和法是包涵于戏曲技艺之中的元素,演员通过外在的技术手段将表演技巧与艺术境界融为一体,创造出更完美的舞台形象,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卡西尔、苏珊·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是现代西方美学中很有影响的三种重要理论之一。它与科林伍德的表现说、贝尔的形式说相比,理论更深刻,更有创见,是一种片面性较少的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从最初的系统地阐述移情说开始到恩斯特、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说,可以说是美学和艺术心理学发展的主线。现在,艺术心理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同意哲学史学者们的认定:中国古代哲学是人生哲学,那么,我们也同样有理由议定:中国古代美学是人生美学。这不仅是因为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中国古代美学基本上是与哲学融为一体,难以分开,而是因为从更特殊更深入的层次上讲,中国古代美学对美学问题的考察、讨论,都是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的探问和追求的,或者说,古代中国的美学都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 ,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教学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 ,改变人们思想、意识活动的教育手段与过程。翻开语文课本 ,我们会发现 :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等 ,无一不具备美学的内容。其实 ,美学与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人们常说语文难教 ,说明文更难教。我们应当反思在教学实践中 ,是否将语文视为美学载体 ,从审美角度来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尤其对于学生认为枯燥的说明文 ,在教学中更应注意充分挖掘课文的审美因素 ,把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体有机统一起来 ,把深奥的…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关注美学的内容,给学生传递美学的初步知识,帮助学生探寻传统文化中的美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语文课改方案中对于阅读内容的广泛化、深度化倾向,也使美学的内容在高中阶段更呈普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