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永康电视台2009年“华溪春潮”春节晚会的落幕,这个具有地方品牌效应的晚会走过了整整24届,每年一届的“华溪春潮”晚会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精神年夜饭。“华溪春潮”春晚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连续十多年在浙江电视台下属频道及金华电视台播出,近年来更是连续被美国斯科拉电视网作为献给华人的春节特别节目向全美播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县级电视台、农村有线电视相继建立,农民选择收看电视的自主权越来越大,看什么台,点什么“菜”,开始品头论足“挑剔”起来。中央台、省市级电视台设备好,人员素质高,经济实力雄厚,节目源丰富。这些,县级电视台无法攀比。那么,县级电视台的优势在哪里?受众在哪里?重头戏唱给谁?节目如何编排、定位?可以说,县级电视台抛开当地农村、农民、农业这块土壤,就等于产品失去了市场。因为,一个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办得如何,当地农民是当之无愧的裁判员。 据了解,农民愿意看本地新闻,因为是…  相似文献   

3.
汪波 《传媒观察》2006,(4):43-45
社教节目曾经是我国电视台节目设置的三大支点之一(新闻、社教、艺)。曾几何时,上到中央台下到县级台都设有“社教部”(再不济也是个“新闻社教部”)。每年大大小小的各级评奖中,“社教节目”也都是紧排“新闻节目”之后,奖项的含金量也在伯仲之间。可如今绝大部分电视台都不见了“社教部”的踪影,新入行甚至可能都没有听过“社教节目”这一个节目门类。社教节目似乎已经离我们的电视从业人员、电视观众远去了!  相似文献   

4.
程晓梅 《视听纵横》2003,(4):103-104
节目是一家电视台的主要“构件”,没有节目的电视台是无法想像的,节目是电视台生存、发展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必须面向市场,这个“市场”的概念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形市场,即电视台每天以节目播出形式面对的受众市场;二是有形市场,即通过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易的节目市场。前是“消费环节”,后是是“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5.
电视台做好农村节目,满足农民这个特殊而庞大收视群体的需求是提高收视率的必然选择。铁岭是位于辽北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与全国大体一致,约为62%。铁岭电视台基于这个现实,长期坚持把农村报道放在电视宣传工作的重要位置,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农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农民作为独立自由的生产经营者,需要随时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把握市场信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在农村组织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竿子插到底”,农民从我们的报道中耳闻目睹了周围的变化,领悟党的…  相似文献   

6.
陈克 《视听纵横》2002,(4):71-72
电视剧(本所说的电视剧均指电视连续剧,非单本剧)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是电视台抓收视率的重要“法宝”,也是广告商最乐意投放广告的节目种类。因此,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里安排播出电视剧。然而,电视剧如同商品一样,分三六九等,叫好又叫座的和特别拙劣的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属“中档”。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还得依赖这些“中档”的电视剧来填充。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关于农业和农民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一些虫视台还陆续成立了专业的涉农节目。笔者所工作的秦皇岛电视台就有一档专门的涉农节目——《走进乡村》。笔者在《走进乡村》节目部任记者、编辑。为了让电视报道更真实、更客观’、更贴近农民,更能真切地反映农村实际,笔者在与农民的采访、沟通和对农民的拍摄上,着实下了点儿功夫。  相似文献   

8.
陈坚 《视听纵横》2002,(3):26-28
2001年4月1日,是值得湖州电视人永远记取的日子。正是从这一天开始,由原湖州电视台、湖州有线电视台合并而成的新湖州电视台,以“一个台标、三个频道”的统一标识和不同风格的频道节目定位形态,与湖州电视观众见面。这是湖州电视传媒在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三农”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对于常山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87%的农业县来说.更应该从全面建设小康这个现实出发,做好“三农”工作。新时期强化“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意义重大,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广播电视责无旁贷。为此,常山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专门开设了一档电视对农专题节目《农村天地》,并不断探索.使节目更加贴近“三农”,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中,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新闻媒体该做些什么?这是各电台、电视台都应重视的问题。可喜的是,各地已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对农节目,强化了对“三农”的宣传,而对农节目主持人则起着非常重要的沟通纽带作用。在市场经济面前,在致富的道路上,农民渴望得到政策的引导、实用科技的服务、成功经  相似文献   

11.
县级电视台要办好节目,提高收视率,关键在于眼睛必须向下,将着眼点放在本乡本土上,把触角伸向广大的农民观众,无论在节目的内容上、表现形式上、创作风格上,还是在节目的设置上都要贴近农民群众,符合他们的口味。要立足当地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2.
徐志隆 《新闻窗》2010,(2):120-120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国家政策、致富信息、市场行情和科技知识等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电视节目声画结合、通俗易懂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看电视获取各类信息,看电视也成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最贴近农民的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对服务“三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起步较晚,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农节目较少,节目时间安排没有贴近农民生产实际,缺少“农味”。  相似文献   

13.
普伟民 《今传媒》2012,(10):70-71
本文阐述了周口市电视台充分利用传媒优势,通过对农村观众的媒体收视心理、需求特点和消费特点的调查分析,对周口市电视台建立涉农节目的收视受众、市场前景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涉农节目的营销特点、栏目的具体设置、广告运作的具体实施办法。在弘扬引导农民创业创新精神的同时,传播科技新理念、传授农业新技术,发挥了电视栏目在农业领域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进一步将涉农栏目打造成为服务于农民、贴心于农民的优良栏目。  相似文献   

14.
普伟民 《报刊之友》2012,(10):70-71
本文阐述了周口市电视台充分利用传媒优势,通过对农村观众的媒体收视心理、需求特点和消费特点的调查分析,对周口市电视台建立涉农节目的收视受众、市场前景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涉农节目的营销特点、栏目的具体设置、广告运作的具体实施办法。在弘扬5I导农民创业创新精神的同时,传播科技新理念、传授农业新技术,发挥了电视栏目在农业领域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进一步将涉农栏目打造成为服务于农民、贴心于农民的优良栏目。  相似文献   

15.
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主体,他们的文明水平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县级电视台作为离农民最近的新闻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农民提高文明水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我们辛集电视台在自办节目、引进节目、节目编排等三个方面牢牢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主线不放松.不断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洪 《声屏世界》2004,(1):47-48
所谓“经营节目”并不是搞“有偿新闻”,而是充分挖掘节目在发挥社会效益、作用于人群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科学地引导观众、开拓市场,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最终达到电视节目效益的最大化。那么,各省级电视台应如何经营好这座“电视大厦”,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电视产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付岩 《声屏世界》2001,(5):28-28
时下,从中央到省、地(市)级的电视台都办起了电视综艺节目,这类娱乐性节目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观众的参与性。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创意,既可引发观众兴趣,活跃现场气氛,还可吸引赞助,提高电视台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这类节目的有些编导片面追求“热烈气氛”和广告效应.节目却不能做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因而走入了哗众取宠的泥沼,而且不乏相互模仿的痕迹。这里笔不否认办综艺性节目可以借鉴已成功的栏目经验,但必须就节目的宗旨和本地风俗、受众喜好而定。像福建东南电视台创办的《银河之星大擂台》节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危机和转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虹 《新闻界》2005,(2):64-65
自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之后,全国各个电视台的各档节目纷纷效尤,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电视谈话节目步入“众语喧哗”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已有179个,基本上每一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谈话节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央电视台的《对话》、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  相似文献   

19.
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宁广播电视台在2006年成功推出六期“热点面对面”广播电视录播节目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于2007年7月中旬推出七期以“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为主题的“热点面对面”访谈节目,每期节目长度一小时,在晚上黄金时间通过海宁人民广播电台、海宁电视台同步向全市受众现场直播,在县级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和热点引导问题上进行了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本文所说的电视剧均指电视连续剧,非单本剧)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是电视台抓收视率的重要“法宝”.也是广告商乐意投放广告的节目种类。因此,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里安排播出电视剧。然而,叫好又叫座的和特别拙劣的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作品属于中档。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还得依赖这些中档的电视剧来填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