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指引着下一代的幸福未来,他们的幸福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工作,更决定着祖国下一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心理适应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以青少年心理适应和一般生活满意感2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403名南昌市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和普通大学生进行测试,通过相关分析、多元方差以及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⑴心理适应的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与生活满意感均有可靠相关(P〈0.01);在心理适应的指标中,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对生活满意感具有可靠的预测作用。⑵相对与中、大运动量来说,小运动量对于心理适应的效益最小。⑶运动量对心理适应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ΔR2=0.01,P〈0.01)。  相似文献   

3.
心理适应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以青少年心理适应和一般生活满意感2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403名南昌市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和普通大学生进行测试,通过相关分析、多元方差以及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⑴心理适应的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与生活满意感均有可靠相关(P<0.01);在心理适应的指标中,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对生活满意感具有可靠的预测作用。⑵相对与中、大运动量来说,小运动量对于心理适应的效益最小。⑶运动量对心理适应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ΔR2=0.01,P<0.01)。  相似文献   

4.
研究使用廖友国编制的《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和赵菊编制的《人际关系满意感量表》,对219名福建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一般,情感投入最高,行为投入最低,户籍、年级和专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感高,对人际关系的互利支持、外向干练、相似相容、道德素质感到满意,而对人际交往中交际屏障和差异冲突的不满意感少;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年级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人际关系满意感及其部分因子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相似相容因子对学习投入及其各维度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对经历相似性和心理关系相容性的满意感越高,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学习行为,在学习中采取更多的策略,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  相似文献   

5.
对454名学前教育教师进行的职业满意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教师职业满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园所性质的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满意感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职务和不同月收入的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满意感没有显著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提高学前教育教师职业满意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正走向经济心理化阶段。它要求营销更注重为消费提供温馨的心理服务,这有利于激发消费新的、高层次的需要。心理服务的内容包括微笑服务、礼仪服务、善解人意的服务、针对性服务及“承认顾客总是对的”等。消费在享受心理服务的过程中将产生满意感、没有不满意、不满意和憎恶等四种典型的心理体验。使顾客没有不满意是心理服务的最低要求,使顾客产生满意感是营销努力追求的最佳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对初中生生活满意感的影响,使用教师和同学支持问卷、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感量表,对一、二、三年级的242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教师支持和同学学业支持在后两年有所下降,40.9%的初中生生活满意感较低;(2)教师支持和同学学业支持对生活满意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尊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感与自尊、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心理影响因素。通过对大学生采用人际关系满意感量表、自尊量表(SES)、成人内外控制量表(ANSIE),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自身的人际关系满意感的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尊水平也居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大学生的控制源更倾向于内控;自尊、心理控制源与总体人际关系满意感及其各维度均达到显著的相关,且对它们也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卢冬君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116-118
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在当今我国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警察的工作也是危险性最高的。除此之外,高压力、高工作强度和低收入、低待遇、低生活工作条件之间的不平衡也是引起警察低工作满意感的主要因素。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河南这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警察的工作满意感以及不同条件间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以利于警务工作的科学性管理。  相似文献   

10.
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在当今我国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警察的工作也是危险性最高的.除此之外,高压力、高工作强度和低收入、低待遇、低生活工作条件之间的不平衡也是引起警察低工作满意感的主要因素.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河南这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警察的工作满意感以及不同条件间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以利于警务工作的科学性管理.  相似文献   

11.
教育硕士工作满意感与离职倾向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178位教育硕士的问卷调查发现:教育硕士的总体工作满意感较低;对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领导与管理的满意感较低,对人际关系和工作成就的满意感较高。教育硕士有较高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活满意感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感存在显著性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大学生活满意感的主要特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被试为108名农村中小学体育特岗教师。对其内部价值观和外部社会关系支持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工作状态下,体育特岗教师的自我观和职业价值观认识合理,职业锚分布以追求工作稳定的锚型为主,个体对社会关系支持比较满意,62.96%的体育特岗教师能感受到较强的职业满意感;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体育特岗教师职业满意感的几对重要变量中动态变量的影响效果是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钱广银 《考试周刊》2014,(5):126-126
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满意课堂"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一名思品教师,作者就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等方面进行总结思考,争取实现思想品德"满意课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倦怠”一词是美国神经科医生弗登伯格于1974年创造的,用于描述在情感上与当事人和患者具有帮助及相互关系的人群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持续疲劳和压力的积累以及缺乏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而产生的疲惫、厌倦和挫败的情绪感受和心理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表现为工作不开心、感到生活没意思、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充满压力感、疲惫感、挫败感……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杨海力老师所描述的心理状况,是典型的“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反映。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正常的,就如同人们常常会患“感冒”一样,  相似文献   

16.
冯启荣 《广西教育》2012,(18):31-32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长时期在工作压力下而在情感、态度和行为上出现疲乏困倦状态。换言之,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不能从中得到心理满足,对工作产生一种厌倦情绪。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有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7.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幸福的教师。对教师幸福感结构这一本源问题进行探讨,是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提出“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教育教学满意感、人际交往和谐感、职业情境舒适感”四个结构联结成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假设,遵循了量化研究的范式,通过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教师幸福感“四维”结构得到深度挖掘和求证,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结构良好的整体。教师幸福感“四维”结构的发现,突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教师寻求幸福感提供了可靠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如何打造以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为核心的满意课堂,成为当下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以下是在教学中几点浅探。一、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兴趣是打造初中化学满意课堂前提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具有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但在各方面发展参差不齐,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能了解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其心理需求,更能明确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学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测评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总体满意感处于中度偏上的水平,不同群体教师满意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行政教师相对高于理论课教师,高学历教师低于低学历教师;在反映工作满意感的各维度上,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高层领导素质及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编制学前教育教师职业满意感问卷,为进一步研究学前教育教师职业满意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文献回顾、访谈、专家咨询等方法编制问卷,对454名学前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①问卷由管理制度、离职意愿、工作收入、培训体制、社会支持、能力发展六个因子构成,共24道题目;②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13。分半系数为0.805。相关系数矩阵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达到可接受水平。结论:本问卷题目信度、效度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可以应用于学前教育教师职业满意感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