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函在寄递过程中,加盖在信封上的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办理邮政业务时所使用的标有时间和地点的戳记,是确认邮政部门之间、邮政部门与用户之间权责关系的依据。盖销信封上邮票、邮资图案的邮政日戳邮人习惯称"销票日戳",或称为"销票戳"、"盏销戳","盖销日戳", 它是邮件收寄单位用来盖销贴在邮件上的邮票、邮资图案的,以表示邮资收讫。  相似文献   

2.
五、戳记位置及实寄封的书写 1、销票戳。一般集邮者喜欢用纪念戳销票,在销票时要注意,纪念邮戳或风景日戳要销主要邮票(即新邮),邮政日戳销补资邮票,日戳的意义:文字日戳下半环直接反映主图或主题的,或风景日戳能直接反映主图或主题的,只加盖邮政日  相似文献   

3.
邮戳和签条     
《上海集邮》2000,(1):41-42
邮戳是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邮政戳记,邮政签条是邮政部门印制,用来粘贴在邮件上的各种标志。实寄封上的邮戳和签条与邮票同样重要,带有记录邮件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过程的信息,成为邮政史集邮的研究对象。 邮戳包括日戳和副戳两个大类。日戳标有地名和日期,具有盖销邮票并认定邮资已付的功能,风景日戳、纪念邮戳、临时邮局日戳都属于日戳的范畴。副戳具有标记、指示、通知、表明责任或宣传的作用,挂号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邮政设备非常现代化,例如平常销票的机盖设备。机盖戳的右边与一般邮政日戳相似,只是上半环都有“Briefzentrum”(邮件处理中心)字样,后缀邮局编号,戳中是日期和钟点。这种邮戳的左边有两种内容,短波纹或是广告,为的是能较方便地盖销多枚邮票,整个邮戳的长度在不同的邮局亦有微小的差异。2004年3月1日起对初.盖戳的戳印作了小改动,即在下部增添了德国邮政徽志的图案(图1、2)。  相似文献   

5.
机盖销票日戳和宣传戳 英国邮政系统每个工作日大约投递,2000万封信函。在这些信函上,最常见的邮戳是附有宣传戳的机盖销票日戳。其日戳部分为圆形,刻有收寄局名、日期和时间,日戳旁常附有广告宣传戳(图1)。宣传戳的内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至于何时、何地、启用何种内容的宣传戳,均提前在《英国邮戳公报》双周刊上公布。  相似文献   

6.
集邮问答?     
连云港李家言、尹小云问:近日见到一些盖邮资已付戳的实寄封,竟带有波纹线。波纹线是用于销票的,邮资已付戳不销票,为什么也带上5条波纹? 丁临渊答:邮局为了适应机械化盖销邮票的需  相似文献   

7.
王辉 《集邮博览》2014,(7):70-71
正邮政日戳的使用在邮政作业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同的邮戳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对于没有盖销邮票功能的邮戳只能加盖在邮政业务单式或信封上,如电信日戳、储蓄日戳、报刊发行日戳等,是不能用于信函业务盖销邮票的,邮资已付戳、投递日戳用于信函业务但只能加盖在信封空白  相似文献   

8.
1996年5月12日《河姆渡遗址》邮票发行当天,笔者在其原地——浙江余姚见到4种“河姆渡”地名日戳: ①河姆渡镇(河姆渡遗址所在地)邮电支局收寄邮件仍用双线腰框式地名日戳(图①)。  相似文献   

9.
理邮 《集邮博览》2008,(5):55-55
使用北京地名的纪念邮戳由各级邮政机构刻制启用。"级别"最高的当属"中国邮政"纪念邮戳,仅在邮电部(后为国家邮政局)举办中外邮政联合发行邮票首发式使用,用于盖销中外联合首日封(LF)的中方邮票和邮折。1994年12期《集邮》杂志报道,当年10月9日中美两国联合发行《鹤》邮票时,"首次启用‘中国邮政’日戳"(图1,北京方寸斋邮市提供),戳图上的鹤与T.110《白鹤》10分邮票类似,笔者当  相似文献   

10.
制作《普陀秀色》极限片的邮戳有两类,一是舟山市普陀区邮政局启用的6种风景邮戳,另一是普陀山邮政支局的地名日戳。浙江省邮票局制作的6种《普陀秀色》极限片,销票邮戳就是“普陀山”地名日戳,分别用胶质和钢质盖销。  相似文献   

11.
笔者收到贵州遵义一位朋友寄来的两个“遵义会议会址”普邮资封。图一是该邮资封首发日实寄封,邮资图由收寄局——遵义会议会址邮政支局邮政日戳盖销,封的空白处加盖了同日的“遵义会议会址”风景日戳和“遵义会议会址普资封首发纪念”之纪念邮戳(按国家邮政局公布的资料,该封发行日期为2002年10月10日,而戳上日期为2002年12月8日,并称“首发”,应是当地首日发售的日期),左下方还加印了遵义会议会址的美术图案,将邮资图、邮政日戳、风景日戳、纪念邮戳和美术  相似文献   

12.
1840年5月1日(星期五),英国发行世界上第一种邮票,5月6日起正式使用,由此掀开世界邮票史第一页。因邮票主图为黑色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面值1便士,于是史称“黑便士”。本文主要介绍黑便士设计、印制过程中的图稿与印样,并以此纪念人类这一文明在今年迎来问世170周年。  相似文献   

13.
清华园邮局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校园邮局,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成立清华大学的同时,就设立了清华园邮局。在整个民国时期,因政权的变更,邮戳戳式的改变,陆续启用了多种不同戳式的邮政日戳。笔者最近收集到一枚早期的清华园邮戳的实寄片(图1为正面,图2为背面),现予以介绍。此片是1912年6月3日清华园寄往北京的本埠明信片,同日到达,盖有北京的中英文小圆戳,使用的是清四次蟠龙邮资明信片,盖"清华园"腰框式英中文的民国"元年"日戳。有意思的是,民国时期使用的是公历纪年,也许是因为清华园邮局还没有领取到新的公  相似文献   

14.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1,20(7):15-16
实寄封,是指经邮政部门收寄、传送、投递过的各种信封。因此,实寄封上都贴有邮票,或贴有邮资凭证(如邮资签条、邮资符志),或加盖免资戳记及其他邮政签条或副戳;书写有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与地址,盖有邮局的收寄邮政日戳和投递日戳。这一切都记录了该信封是寄件人送交邮政部门、并经邮政部门业务处理后递交收件人的全过程。所以,实寄封不仅反映了邮票的发行  相似文献   

15.
国内平信邮资80分,使用普通日戳、风景戳或机盖戳销票。而使用邮资已付戳则不需要贴票。此封已贴80分邮票1枚,却用普通日戳和邮资已付戳同时销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件上海本埠封(图1),正面贴南京上海解放纪念邮票5元共3枚,销上海1949年(戳上用民国纪年"卅八")6月22日12时戳,因收件方搬迁至广州,上海邮局手写批转广州,销广州同年8月20日戳。此封有以下几点特色。一、销票日戳距邮票发行日(1949年5月30日)不足1个月,属早期贴用封。二、所贴最上面1枚票的上边无齿,属变异品。三、上海解放初期,  相似文献   

17.
1840年5月6日英国正式发行使用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与此同时,英国还印制了专门供政府官员使用的邮票,其与普通的黑便士邮票唯一的区别是将上边左右两角方格内的“星星射线”(stars)图案改为左上角为字母“V”,右上角为字母“R”,  相似文献   

18.
单留 《上海集邮》2002,(2):23-23
右图为来自加拿大实寄封的剪片,其销票邮戳并非通常手工或机器加盖的印记,而由电脑输出,通过针式打印机“加盖”,由三行字符组成,上面一行为收寄邮局的邮政编码.收寄时间(精确到秒)等通常邮政日戳所具备的基本内容,中间和下面两行分别为英、法的加拿大邮政的互联网址,每行的右端都有电波状弧线.用来延伸邮戳销票面积。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是甲午(马)年。1月5日,《甲午年》特种邮票首发,湖北多地举办了首发活动,并刻制首发纪念戳。为此,襄阳市集邮协会对湖北省各地的《甲午年》首日封和贺年邮资片进行了整理,现奉献给广大邮友赏析。武汉东方马城:首日封(图1)加盖了三个戳印,分别是《甲午年》特种邮票首发纪念戳(销票)、《甲午年》特种邮票纪念戳和1月5日的"武汉东方马城1"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20.
集邮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活动,通常人们认为始于1860年代初期。但是,毋容置疑,在此之前肯定有人早已悄悄地收藏邮票。如图是一封展开的信件,寄件人约翰·达文波特(John M.Davenport)书写于1841年12月14日,从牛津寄给伦敦的亨利·戴维斯(Henry D.Davies)。封面上贴1枚红便士,销黑色马耳他十字戳。背面有牛津12月14日收寄黑色邮戳和伦敦12月15日红色落地邮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