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作为20世纪的著名实业家,穆藕初认为,振兴实业是国家富强的根本.然而,实业是科学的应用过程,科学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是实现教育与实业联接的纽带.实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实业人才的多样化,并决定了多路径的教育发展模式.由此.穆藕初阐述了他独特的实业教育思想并积极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穆藕初,集企业家与理论家于一身,在创办棉纺企业、交易所、银行等实业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经营管理思想:1.呼吁变革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为经商提供社会保障;2.重视交通、金融及农工诸业的发展,为经商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3.强调造就人才,推进商业现代化建设;4.讲究营销策略和交易规范,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危难时刻,欧元怀应时代之需,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主张通过教育来实现救国的目的.因此,他在大夏大学积极举办各类救亡图存的讲座,重视学生的体格与军事训练,强调学科和课程救国,落脚点乃是注重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其思想与实践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倡导教育救国,特别是他早期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造就了大批的民主革命志士,并直接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经亨颐是近代浙江籍一位重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救国"思想产生于对环境的体认与对自身的省思,"纯正"的人格教育和"动"的教育是其"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浙江一师、春晖中学、浙江省立四中三个教育实体机构和浙江省教育会一个教育平台的"教育救国"实践活动,经亨颐发现在"国破山河在"年代,"教育救国"的力量有限。时代变迁后,"教育救国"有了"教育强国"、"科教兴国"等新内涵。  相似文献   

6.
雅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复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认为中国文化的落后是中国衰落的根本原因。而文化的提升需要教育的启迪,因而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改造整个国民性,塑造优秀的种族来挽救中国。虽然这种教育救国思想在当今注定会遭到乌托邦式的命运,但其中隐含了许多珍贵的启示,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学会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进步团体.该学会历时10年,开展和进行了一系列救国活动.在上述活动中,其教育救国的实践是最多也是蕴涵思想最丰富的.新中学会的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主要集中在纪律教育的思想和实践、道德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劳工教育和国民教育的思想和实践三方面.该学会教育救国的思想及实践无论从其内容还是从其运作模式来看都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简论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它以提倡农工商三年并重和提倡实业教育等为基点,提出了兴办实业的各种具体主张,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实业救 国的活动。如办工厂、开矿山、修铁路,兴办 实业学校党等。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及主张主张产生过积极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周学熙“实业救国”思想包含兴工振商、富国养民、工学并举和作新政治等主要内容,不乏一定的独特性和深刻处,也存在很大的认识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探讨了徐锡麟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特色,对他的教育救国、革命救国、军事救国思想的内容和实践作了阐述,指出教书救心、理论结合实践、重视体育活动是其主要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任鸿隽是以“科教兴国”为立国之策的先驱,终其一生致力于科学推展。他追问“科学之为物”,热情地介绍科学起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倡言“科学是立国的根本”,推进科学体制化;撒播“科学种子”,实施科学教育,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和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丁文江不仅是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奠基者,而且是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和实践,主张以科学观念更新人们的思想,以科学精神作为指导人们行动的准则,强调科学在救亡图存中的决定作用,并身体力行地参与科学救国事业。为捍卫科学,他积极发起“科玄论战”。在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广、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机构的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尤其在地质调查所的创建和“中央研究院”的改革方面,成就颇大。他为近代中国培育了第一代地质人才,为近代中国科学事业尤其是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地质学界第一位将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的科学家。他用自己行动上的积极奋斗努力实践其毕生倡导的科学救国思想。  相似文献   

13.
1918年的"五·二一"大请愿是五四运动的前奏和预演,也是中国学生的第一次游行请愿运动。这次请愿中成立的学生爱国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发起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学生爱国会后因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青年学生国家观的转变和关怀政治的现实诉求而改名为学生救国会,并在五四运动的前夕通过开办国民杂志社、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召集北大"五三晚会"等一系列现实活动,为五四示威游行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4.
收复失地、维护统一是杜牧创作边塞诗的思想基石。他的边塞诗主要反映了对边民的同情、征人思妇的相互悬念、收复失地的愿望、鼓励和颂扬将士戍边、以及失地收复的喜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怜民思想,具有含思真切、气度恢宏的风格一他的边塞诗继承了其前人边塞诗创作的成就,又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提出了“因其时,用其术”的治国思想,他激烈地反对封建礼教、封建等级,反对因循守旧理论,提出了国性牖民、人人平等、安民养民、因时制宜的治国从政主张.李贽的治国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遗产与葛兰西的“完整国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念以及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可以说达到了近代以来这一问题讨论的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并为后来国家与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确立了一种崭新的认识路径。葛兰西在吸纳马克思理论遗产的基础上,从西方社会已经变化了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完整国家”的思想,并据此实现了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论域的当代转换,即由把市民社会主要看做是经济活动领域,转换到把它主要看做是一个社会文化交往领域和赢得文化领导权的社会空间。这一转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的治国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的治国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政治思想的总结与实践,“法”、“术”、“势”是其政权管理体系中的基本手段,三者融会贯通于一体,均是对国家政权管理形式及权势运作机制的设计。韩非的非道德主义及高度的君主专制思想,使其治国思想体系中君权与民权处于极端对立状态,是其天然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8.
郑观应作为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提出过一套君主立宪维新思想。但面对激烈的社会巨变,他固步自封,迷恋道教,提出救世“五愿”,设立“特别修真院”培养治世人才,幻想用仙道统一天下。郑观应的求道救世思想是一场无法实现的幻梦,却反映出近代知识分子救国救世曲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1949年创办并主政香港新亚书院,15年间,其教育思想得以全面实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文章从知识与人格和谐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等方面论述了新亚教育是和谐教育的成功样本,对今天高等教育改革有着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且是至今仍有争议的人物。本文针对史学界对他是卖国还是误国或是爱国的认识分歧,提出个人见解,认为李鸿章在晚清政坛活动的近40年中,他的思想行为与当时社会及清王朝向下行线发展相步趋,经历了一个对外来侵略者从妥协退让以致误国到通敌卖国的过程,并对这一过程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