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唱法的提出,束缚了民族声乐的发展。我国众多的民族、丰富的音乐资源,远不是三种唱法所能包容的。中国要有自己的唱法,这种唱法既要学习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借鉴一切外来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既要有科学的歌唱方法,又要具备中华民族的气质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我国歌唱艺术中的两大主要体系和主体形式。二者只是客观存在的体现出不同侧面的艺术形式载体,其核心价值还在于其人文内涵的展示与创造。歌唱艺术的研究与实践无非就是将其更加严谨、科学,完美的运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这才是歌唱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民族唱法"质疑--兼论民族声乐改革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民族唱法”提出质疑 ,认为我国的民族声乐应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向中国民族民间唱法方向发展 ;一是向中国唱法方向发展。同时这两种唱法应相互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民族唱法植根于我国的土壤,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几千年来,它积累了浩瀚的曲目,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民族唱法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笔者在此文中主要探讨了三方面问题:我国民族声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方向问题、女性声乐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族唱法是活跃于我国文艺舞台的一颗明珠,它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并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每一阶段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繁荣。本文着重就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即从历史与发展、风格和特点、声情交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期望通过对民族唱法声情交融的研究,给民族唱法的爱好者、学习者予以实践上的指导和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当今,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高度,究其成因及发展的流变史,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和声乐教学都是一项有益的重要工作。根据建国后声乐艺术风格的流变特点,可将其约划分为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创新阶段、繁荣阶段。其各个时期的风格各具特色,表现在演唱方法、声乐曲目、歌唱家代表。纵观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其风格流变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轨迹,表现为:声乐曲目从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音调逐渐发展为具有特色的创作曲目;演唱方法逐渐摆脱喉咙挤、气息浅、声音尖亮、音高偏低等特点,向气息深、音域宽、音色厚、音调高等特点发展;歌唱者从单一的民间唱法逐渐向现代的多面性演唱能力方向发展,以及歌手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的声乐艺术,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特征,具有十分广泛的内涵,民族声乐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民歌演唱等几方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从本质上讲是音乐审美,这个审美是一种与人的声音相关的审美。声乐的审美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歌曲,当然声乐是离不开器乐的。歌曲演唱中所涉及的旋律、和声、织体、配器等方面同样是艺术表现不可缺少的形式,所以说,民族声乐作品和其他声乐作品一样,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判断一首歌曲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歌唱,还有其他各方面涉及到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表演形式,它可以将戏曲和民歌中的共同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糅合,这种被综合的艺术形式既有戏曲的韵味,又有民歌的通俗和自然,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声乐是在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等传统形式的孕育下,借鉴与融入西方演唱技法(美声唱法)及相关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的歌唱艺术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风格特征和强大的艺术包容性。在民族声乐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出现西化倾向,失去了民族声乐本源的风格个性。所以,我们在借鉴与创新的过程中,不应该摒弃本源,应充分借鉴和运用传统戏曲、曲艺等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3.
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美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世界融合,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往来也日渐增强。美声唱法也逐渐融入到我国的民族音乐中,推动了我国音乐事业的多元化发展。民族音乐和美声唱法结合已经成为了音乐潮流,也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在教学中实现民族唱法的美声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了解美声歌唱特点、探讨美声歌唱民族化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语言特点。将美声歌唱科学的发声特点和方法通过合理的途径融合到民族声乐教学中,以更好地形成我们自己的声乐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声乐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的声乐表现艺术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兼容并包的个性,通过对国内化现代化元素的融入,促使我国声乐艺术开始呈现出现代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特有的"民族唱法"是表现民族精神以及民众生活习惯的声乐演唱形式,有强烈的民族个性,而且语言淳朴、形式生动。这使得民族声乐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但是,近年来民族声乐的发展和传承却是不容乐观,演唱方法也急需创新。但是,目前高校民族声乐的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高校民族声乐演唱的教育创新,是民族声乐工作者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就高校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创新教学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声乐教学是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而民族声乐教学又是我们声乐教育中最为庞大的教学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就高师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地位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强调的技能技巧做以刍议,以望激发学生对民族声乐的重视及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8.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它是随着艺术歌曲、歌剧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它主要以艺术歌曲和清唱剧、歌剧等题材作为表演形式。它的歌唱发声是在遵循演唱者自身的发声器官、共鸣腔以及气息运用的科学规律,充分挖掘最佳声音潜力,使得声音自然流畅、音色优美、连贯并富有弹性。而我国的民族唱法来自于生活和劳动中,它的声音具有朴实亲切、明亮高亢等特点。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唱法,可以逐步完善我国民族唱法,达到更具魅力、完美的民族唱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声乐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并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更新进化,形成了其特有的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的演唱方式,多为歌颂祖国题材。京韵大鼓的演唱形式与方法可以作为中国民族声乐丰富表现形式中的一种,本文试做借鉴尝试,并对京韵大鼓与民族声乐的引用借鉴关系作进一步探讨,深入了解京韵大鼓及其与民族声乐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方法逐步实现多元化。对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而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直接决定着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成效。基于此背景下,本文笔者主要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