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古文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能力,据我理解,是不仅仅读通句子而已,还要读后能基本上知道其所以然。因此,古文教学要重读,这既是应当发扬的传统教法,也是培养古文阅渎能力之所必需。我们的学生,一般对古文的读都难琅琅上口,主要原因就是课堂上读得少,读的方式过于简单。那么,怎样加强对古文读的教学呢?总体说,一篇古文的教学必须放置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在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3.
“古文难学,古文难教”这是师生共同的感叹,如何才能为古文教学开辟一条新路呢?文章剖析古文难学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其次,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将写作与古文相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位一体,全面提高古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通过反复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积累素材许多学生都说:“作文难”,那么,究竟难在哪里?据我了解,难的根本问题是无话可说。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着力寻求解决学生“无话可说”问题的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终于摸索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古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面对祖先文化的深远浩淼,传统教学中肢解法的教学方式始终无法令学生轻松应对。其实我们祖先的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还具备了很多可以令人产生美感的元素。因此我在教授古文时,都先从美入手,引导学生从鉴赏美的角度去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令我的古文教学美起来。  相似文献   

7.
古文中的通假字数量不少,情况也比较复杂,是读懂古文的“拦路虎”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课时遇到的一大困难。一年来我结合教学,从所用教材(郭钖良等编《古代汉语》)中搜集积累通假字二百多对,经分析整理,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取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秦世英 《中学文科》2007,(12):95-95
中学生学古文,必须在读懂在基础上才会开口提出问题。否则一切免谈。所以古文的教学不仅要解其“惑”,还要“习其句读”。解“惑”必须要在“习句读”的基础上。只有读懂了文章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懂课文,学生只有先“习其句读”,然后才能自得其“道”,自解其“惑”。为使学生在课堂开口提出疑惑,解决疑惑,在古文教学中我把古文分成三大类:叙事、写景、议论,进行教学,效果相当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古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 ,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一是提高兴趣。文言教学质量不高 ,最主要的症结在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兴趣。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让学生硬着头皮去学 ,效果绝对不会好。所以我在讲解课文之前 ,就先从提高兴趣入手 ,选取一些优美的经典诗词名句介绍给学生。他们在初中已初步接触过一些古文、古诗 ,由此入手 ,比较容易接受。我给他们讲解诗中的意境 ,带着他们神游于古人所构造的情境中 ,使他们领略《大风歌》的壮丽与豪迈 ,领略《登幽州台歌》的慷慨与悲凉 ,领略《锦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们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本文几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词、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文,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恰好排除了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的心理障碍和学习困难。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会使教和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疑是创新的起点,疑是思维的火花,疑是进步的阶梯,疑是启开思维大门的钥匙。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疑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古文的教学,把这个疑用好、用活了,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就深有同感,现就把“疑问”式的教学具体谈谈,也称“五疑”式教学。五疑:“自学存疑——质疑答难——设疑引议——启思释疑——述疑多练。  相似文献   

13.
现代职业中专学生在古文的学习意识上、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他们认为学习古文没有用。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进入中专。就是为了学一点财经类的专业知识,学习现代文就没有多大用处。更何况学习古文呢?针对目前中专生对学习古文作用的不理解、不重视、不用功、不感兴趣等问题,我认为首先是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然后采用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学习古文的作用并提高其学习能力;加强教师自身的古文修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古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完成古文的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大专院校的语文教材中,古文课的份量占有相当比重。如何上好古文课,对提高学生的古文知识水平,提高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都有很大的意义。在古文教材中,编者对古文的疑难字词,一般都作了注释,但这些注释,有的注有出处,有的没注有出处,至于有没有异义,别家怎么说,没有更多的考究。如果能够运用训诂的成果、知识以及方法,引经据典,解惑释难,通文达理,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从而更好地进行古文教学。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训诂学在古文教学中的运用。1.运用训诂成果解惑释难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作为载体的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改革春意盎然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那么,怎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呢?笔者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对外古文教学初探王锡三对外基础汉语教学,如何为留学生开设古文课?对此,我愿谈谈个人的看法。来华学习基础汉语的留学生,不少人想学点古文,你若问他们为什么想学古文?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想了解中国文化。”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中国素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称...  相似文献   

17.
加强小学学生对古文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结合教学的重点内容,从实际出发,全面提升对小古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小学的古文教学入手,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提升教学效率的相关方法进行探析,以期为小学语文的小古文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候”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为了讲解清楚,我制作了几组投影片(包括复合片),结合启发式教学,较果较好。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炎热多雨”。讲解这一特点从气温和降水分布入手,结合风向,学生容易理解。组织教学之后,我提问学生:“研究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学生回答:“要从本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入手。”我在银幕上映出第一张基础片——本区所处的纬度位置。通过读图使学生答出:“赤道穿过本区中部,南回归线穿过本区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是古文教学的入门阶段,正因是入门阶段,所以很重要。入门入得好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很轻松,懂得从哪儿入手、学些什么、如何学。难以入门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困难重重,失去学习古文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要在古文教学中强调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古文教学历来注意字、词、句的分析,但是一篇古文往往因此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为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我把结构图表法运用到古文教学中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构图表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每篇古文的结构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把文章的内容浓缩为简明直观的结构图表,以便于学生把握脉络,抓住重点,既简化了过程,又提高了效率。例如:《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图表法”的好处是:1.直观性强,学生容易接受。“结构图表法”改变了语文教学信息的传导方式,由语言讲述变成直观图表展示。一篇课文的几项重点内容浓缩在一张图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