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俐 《科教文汇》2007,(10X):224-224
本文通过对英、法、汉动词完成态的比较,试图揭示这三种语言的完成态在用法和构成上的异同和规律,进而提出在学习这三种语言完成态是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这三种语言的学习和互译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2.
杨扬 《科教文汇》2007,(12S):188-188
英语与法语同属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相互融合的历史源远流长。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使得有英语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法语时可以对比和借鉴从而使得法语学习相对容易些,但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往往又影响和干扰着学生的法语学习。学生在学习法语未完成过去时的时候经常会进入与英语时态对比的误区。本文从法语未完成过去时的四种用法来对比了英语的相应时态,可以帮助加深对法语未完成过去时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英语与法语同属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相互融合的历史源远流长.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使得有英语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法语时可以对比和借鉴从而使得法语学习相对容易些,但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往往又影响和干扰着学生的法语学习.学生在学习法语未完成过去时的时候经常会进入与英语时态对比的误区.本文从法语未完成过去时的四种用法来对比了英语的相应时态,可以帮助加深对法语未完成过去时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语法知识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考试的重难点。"现在完成时"作为中考中必考的语法知识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在"现在完成时"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对"现在完成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断变革教学手段和优化学习方法,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迈向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崔亚珍 《科教文汇》2009,(25):260-261
本文从ET,ST,RT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日语中表示完成体的“-te i”与汉语“了”的对应关系。结果如下:①日语与汉语对于完成体的表现,均可表示为“ET-RT”。不同之处在于,汉语没有时的表现,日语根据ST与RT的关系,决定时的关系。即。“ST -RT”表示未来,“ST=RT”表示现在,“RT-ST”表示过去。②日语与汉语在考虑完成体时的侧重点不同,造成了语言表现上的不同。即,日语考虑的焦点放在了参照时间(RT)上,侧重考虑事态完成后的影响及效力,所以使用与汉语的“着”“在”相对应的“-te i”来表现。而汉语考虑的是事态本身已经完成,使用与日语“-ta”相对应的“了”来表现。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拥有大批的学习者。法语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使用,但在我国,学习者却很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语音、词汇、时态三方面入手,分析了英语和法语的异同,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学习英语和法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汉、英、藏三种谚语的定义、内容分析以及对比探讨,总结了这三种语言中谚语的共性以及表现形式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对话式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近乎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社会,拨开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ChatGPT的升级版GPT-4是个多模态大模型,它从单调的文本交互,升级为可以接受文本与图像组合的多模态输入,相比传统的单模态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更加符合人类的多渠道感认知方式,能够应对更加复杂丰富的环境、场景和任务。GPT-4表明在多模态大模型中引入基于人类知识的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能够带来模型在多模态理解、生成、交互能力上的巨大提升。本文将介绍多模态大模型的概念、关键技术、近期进展和应用场景、GPT-4的技术特性,并重点探讨以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对构建多模态大模型的几点启发。具体而言,将讨论如何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语言能力,在多模态大模型的构建中,借助语言的帮助更好地感知理解世界、创作生成内容、与人和环境交互。  相似文献   

9.
吴斌 《科技广场》2004,(10):90-91
本文介绍了语言学习系统的诞生、发展和变化.着重分析比较了第一代传统型语言学习系统和第二代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优缺点,同时对有待实践检验的第三代数字网络语音学习系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交替着错误的和正确的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使用,这无疑是语言学习中必定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是对于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忽视和迁就,而如何有效的发现和纠正语言错误对于语言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就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发现和纠正语言错误的三种有效作法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尹兵 《科教文汇》2008,(11):204-204
音乐是善于表达年轻的艺术。声乐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唯一支持运用语言和表示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是一月与情感表达最完美的方式之一无论哪种唱法,在表达情感方面也都是如此。本文通过对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发声特点的描述,来概括这三种唱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出应冲出三种唱法的禁锢,掌握科学发声原理,借鉴西方音乐的经验,建构一个新型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2.
尹兵 《科教文汇》2008,(31):204-204
音乐是善于表达年轻的艺术。声乐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唯一支持运用语言和表示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是一月与情感表达最完美的方式之一无论哪种唱法,在表达情感方面也都是如此。本文通过对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发声特点的描述,来概括这三种唱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出应冲出三种唱法的禁锢,掌握科学发声原理,借鉴西方音乐的经验,建构一个新型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文明灿若繁星的民间审美文化形态中,谚语是一种审美文化特殊的表现形态。谚语在藏、汉、英三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生生不息,显示出超越时代的魅力,其主要原因除了三种语言当中的谚语都通俗简练、寓意深刻、饱含哲理,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智慧、文化、习俗、风尚的一面镜子。文章通过对民间口语、文化典籍以及宗教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对于藏、汉、英三种语言中谚语的起源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藏、汉、英谚语的起源进行穷根溯源对于揭示三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谚语所反应的生产、生活历程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ChatGPT为代表的对话式语言大模型通过使用超大规模模型参数和海量训练数据,涌现出很强的上下文学习能力和思维链推理能力,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被视为颠覆性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纯文本语言大模型突破的基础上,近期显现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是向能够理解和生成语音、图像、图形等其他模态数据的跨模态语言大模型的转变。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跨模态语言大模型逐步拥有了较强的多模态感知以及初步的跨模态认知能力。本文将从多模态感知大模型、跨模态认知大模型、以及分布式智能体系统三种范式综述跨模态语言大模型技术体系的演进过程,并总结相关的评测基准,最后讨论跨模态语言大模型面临的技术挑战及潜在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在完成时是英语教学中最难教、最难学会的时态,而它又很重要。难教表现在刚一开始接触它时,老师解释学生听不懂,到正式学时,很容易把它与一般过去时相混淆。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脑态演化过程和脑态效应两方面内容;这些现象和效应,按照文中提供的方法和条件,是可以被重现和证实的。第一方面论述脑态演化过程:(1)专化过程:一个不专向任何科目的天然平均脑态者,每天用4~6小时学习一门科目,在此期间不学习其它科目,以避免其它科目的脑态对这科目脑态的干扰;如此坚持几年,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人的脑态(包括物质结构的状态、能量运动和信息通道等)越来越趋向这科目;最终经过3~5年单一学习此科目后,此人的脑态已经完全专向这科目了,即他整个脑态在这个科目得到了极大的强化,而在其它科目上他的脑态被弱化(甚至显现比一般人更弱的状态)。(2)向非专化发展的退化过程:已专化于某科目的专化脑态者,开始每天用大量时间去学习多个科目,而且这些科目的信态相差很大。这样以来,他的脑态就摆布于这多个科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年后),他原来专化科目的脑态就越来越被消减。如此坚持学习多科2~3年,他的专化态就完全消失,而新形成的脑态平均分布于各科,即多重平均脑态。天然平均脑态和多重平均脑态都属于非专化脑态。第二方面论述脑态现象及其影响效应:在上述漫长的脑态演化旅程中,脑态旅行者会遇到许多令人惊讶、令人感叹和奇异的脑态现象。(1)当专化脑态形成后,脑态旅行者在所专化的科目上的思维运动强度、理解深度、记忆能力、逻辑推理演绎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学习时间耐受力、综合感悟力等各个方面,产生质的飞跃(与非专脑态相比,具有极大的提高);同时专化脑态也会影响脑态旅行者对整个人生世事的感觉,会影响他的性格和气质等。同时,在某个学科科目的脑态专化者,有些科目的信态与其所专化的科目的信态非常相近的,则他对这些科目表现天然的某种程度的专化水平,并且信态越相近专化程度越高;相反地,有些科目的信态与其所专化科目的信态相差很大,则他在这些科目上的思维运动能力甚至比不过一个天然平均脑态者或者多重平均脑态者,并且信态相差越远表现的思维能力越差。(2)当脑态旅行者由专化态演变退化到多重平均态后,他在先前所专化科目上的强烈思维能力就消失了,他的脑态为平均化状态,在各个科目上的思维能力比较平均,没有专化,与天然平均脑态者差不多。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家David Nunan(1991)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具有五大特点:1.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2.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3.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注重学习过程本身;4.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5.试图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言,使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达到高度统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学习者自然地、有意义地进行目的语的习得。在实际…  相似文献   

18.
实验证明,预先调整的语言输入、互动式调整的语言输入、调整的语言输出这三种在语言课堂教学上经常出现的形式,都比在自然环境中出现的不调整的输入更有利于习得的产生。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适当考虑建立适合二语习得的学习环境会促进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认知是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学习与认知。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学习和认知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认知、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以及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三个层次。我们以语言、记忆、思维和创新4个标准来区分三个层次的学习和认知。研究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和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以语言为基础,语言知识积淀为文化。因此,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展现我们对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的理解,然后我们建立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模型,最后展示本团队在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高阶认知)的实验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认知是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学习与认知。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学习和认知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认知、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以及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三个层次。我们以语言、记忆,思维和创新4个标准来区分三个层次的学习和认知。研究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和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以语言为基础,语言知识积淀为文化。因此,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展现我们对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的理解,然后我们建立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模型,最后展示本团队在以语言和文化勾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高阶认知)的实验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