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光  闻英强 《中国科技信息》2011,(6):230-231,226
文中详细分析了灌区节水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灌区性质、财务政策、灌区机制、工程配套和灌区规模等,从城市生态灌区功能定位出发,提出了灌区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2.
结合兴凯湖灌区的现状与特点,阐述了该灌区用水调度的措施和方法,提出了该灌区工程管理的内容和效果,达到了灌区可持续、高效运行的良好局面,从而保证了灌区农业生产的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3.
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是当前灌区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必然手段。以灌区为例,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结论显示,该系统的建设对推动与促进灌区的改革、进步、创新,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灌区管理与农业生产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灌区管理快速评价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对当前灌区快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式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灌区供水服务运行的公平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为核心的现代灌区管理快速评价体系,并以此来衡量管理水平之高低。  相似文献   

5.
目前 ,我们灌区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暂新阶段 ,国家世贸组织的加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使灌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老一套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怎样使灌区适应形势的发展 ,已成为灌区改变、发展、生存的主要课题 ,要解决和完成这一重要课题 ,离不开灌区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离不开灌区精神的贯彻和发扬。灌区文化是指几代水利职工在建成和发展灌区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灌区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品质 ;二是灌区决策发展的文化方式 ;…  相似文献   

6.
星火灌区总面积14.5万亩,居民及其它占地面积2.6万亩,河道、泡沼占地面积0.4万亩。现有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水田7.5万亩。灌区共设防洪堤三条,即松花江干流防洪堤、玲铛麦河回水堤、黑莽围堤。灌区北临松花江,东靠玲铛麦河。是我省著名中型灌区,灌区内农户种水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保证灌区经济长远发展是现在的重要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中型灌区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建设年代早、运行时间长,自然老化坏损严重,工程安全问题突出,灌区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手段和管理设施落后,致使灌区效益日趋衰减,针对现状提出在灌区改造过程中应采取节水改造、科学养护、改革水价、理顺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措施,最终将灌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效节水农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大型灌区是国家的重点水利设施,是水利为农业和国民经济服务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灌区建设与管理的实践,我们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中拆旧与建新、工程设计的前瞻性等问题及灌区改革中的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使灌区的节水改造和改革沿着更加科学、合理、健康的轨道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9.
灌区节水是一项利民工程,也是一项基础工程,由于灌区的特殊性、综合性等特点,关于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根据我国灌区工程特点,在分析节水基础上,初步谈谈对节水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灌区工程作为水库、渠道、田地、作物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工程建设项目,其施工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到灌区作为综合体效率及今后的正常运作。本文针对灌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初步阐述其质量控制的特点,初步探讨灌区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几个重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大型灌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过影响灌区农业生产力的因素有很多,水资源匮乏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因素。因此,灌区节水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综述了我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介绍、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意义及工作进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灌区量水的重要性,及我国灌区量水技术的发展状况,主要设施与方法,分析了灌区量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灌区量水技术的发展应向低损失、低造价,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富锦市幸福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右岸,富锦市境内,是黑龙江省已建大型抽水灌区之一,灌区北起松花江,南至花马排干和富锦支河,东靠乌尔古力山,东北临红旗灌区,西与红卫灌区接壤,灌区总面积85.8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4.75万亩。幸福灌区进行续建配套,改善水田面积16.5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8.25万亩,使幸福灌区总灌溉面积达到34.75万亩,同时对34.75万亩灌区内部的排水系统进行续建配套。  相似文献   

14.
刘庄灌区工程老化,设施不配套,输水损失大,建筑物带病运行,调控能力低,灌溉方式和管理运行机制落后,灌溉效益不能极大的发挥,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逐渐使灌区内的骨干渠道配套完善,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和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防渗、节水要求,推动灌区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刘庄灌区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中,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从而保障工程按计划实施,促进了灌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太平川泵站是太平川灌区的提水枢纽工程,是太平川灌区整个工程中单项投资最大、实施难度最大的工程。太平川灌区灌溉配套工程已经动工,但是该项目没有提水工程。泵站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太平川灌区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灌区管理DSS是指灌区管理人员在人和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中,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完成灌区各种信息的分析、处理等工作,产生供比较的方案,帮助决策者进行问题识别,并达到灌区合理规划和决策,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得最大的期望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水库灌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的基本框架,探讨了数学模型、数据库、人机界面的解决方案及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水库灌区管理DSS的开发研究对我国水利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灌区工程建设和高效的灌溉管理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但是我国灌区普遍存在工程设施老化、田间设施不配套、维修资金不足、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急需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二师十八团灌区因其所处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决定了灌区灌溉为纯灌溉农业,渠系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灌区水资源的日渐缺乏,现代农业发展将节水提高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渠道防渗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节水方式,从灌区渠道防渗入手,提出了灌区渠道防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漳滏河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80万亩,灌区内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水稻等农作物,灌区全年分春、夏、秋、冬四个灌溉期,其中春灌灌溉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巩乃斯河北灌区农民用水户协调现状基础上,分析现行用水协调存在问题对灌区的发展及运行有利因素,重点说明了目前灌区还未成立正规农民用水协会,灌区现状、农民用水组织情况是配水组(基层管水组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