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媛媛 《科教文汇》2007,(1):168-169
两个同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叛逆者,一个是中国的先锋派小说家,一个是日本最有实验精神的电影导演,他们都痴迷于暴力、死亡,作品的风格冷峻,倾向于审丑的美学风格。余华的创作风格用他的作品名概括就是“鲜血梅花”,梅花——灿烂的生,鲜血——绚美的死;北野武的创作风格用他的作品名概括就是“花火”,花——灿烂的生,火——绚美的死。  相似文献   

2.
秦莹 《科教文汇》2008,(27):223-223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欧美自由诗体的开创者,其文学思想和写作风格对中国及世界其他各国的诗歌与文学创作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讨惠特曼的诗歌作品,通过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语言特点与主题思想,揭示诗人独特的文学视角、脱俗不羁的写作风格和非凡的写作能力,以及诗文背后强烈的自由、民主思想。惠特曼的诗歌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饱含作者的民主自由思想,都是民主与自由的呐喊。  相似文献   

3.
通过赏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经典之作《幸福》,揭示作者与众不同的小说创作风格和蕴涵在作品中特有的细腻、抑郁情感。  相似文献   

4.
诗人海子一生崇拜梵高,称梵高为"瘦哥哥",无论创作心理、还是创作内容,海子都与梵高紧紧相随,甚至出名的方式都不自觉地相随梵高。试从二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创作理念、作品风格、精神认同等方面找出二者事态表现相似性的原因,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海子,就是中国诗坛的梵高。  相似文献   

5.
田亮 《科教文汇》2013,(17):123-124
风格是什么?简单地说,风格就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特点。对于钢琴音乐作品而言,不同的作曲家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不同国家的作曲家在运用各种素材创作音乐时也会让音乐带有不同的民族风格;而不同时代的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也会带有浓重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曲家通过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并融入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而产生的富有个性的音响效果就是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风格就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的综合体。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因为民族风格可以相同,时代风格可以相似,但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是无法复制的。不同的作曲家人生经历不同,接触的人和物也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因此表达自己情感而创作的音乐风格就不会相同。了解音乐的风格对钢琴演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了解了音乐的风格,才能更好地演奏钢琴曲目。  相似文献   

6.
邓琤 《科教文汇》2011,(5):150-151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创作时间超过三十年,在音乐的风格和精神内容上都被看做贝多芬的音乐自传。他的作品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间,各时期又有其特定的风格。贝多芬1802年以前的作品较集中地显示了古典主义特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肖邦与李斯特同是浪漫主义杰出的作曲家,他们的音乐具有很多共性,他们绝大部分的创作都明显地反映了对祖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民族精神。但肖邦与李斯特在创作风格上却都是个性突出,迥然不同的。本文主要从创作题材、风格、技巧及作品表达的情绪等几个方面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作为20世纪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在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也是具有深刻寓意的长篇小说。以其为例,试着分析作者所使用的冰山原则与象征主义手法。  相似文献   

9.
吴兴玺 《科教文汇》2008,(27):247-247
情感是一座桥梁,在艺术创作中沟通着创作者与表现对象。艺术家通过思考形成了对创作对象的感情,又以自我意象和创作语言将感情孕育于作品中。在观众对作品的欣赏即再创造中,感情又是沟通观众与作者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戴斌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257+256-257,256
由于传统意象精神是我国特有的美学思想,因而对于中国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的时候,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的灵感也是形成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必然选择。意象油画其表现语言具有油画艺术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创作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的不同,意象油画的表现语言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它更倾向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油画同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程晓  黄孟芳 《百科知识》2021,(33):29-31
超现实主义风格类作品的创作核心主要是将事物以非逻辑的组合方式重新排列,呈现在画面之上,人的思维从传统的绘画和设计中脱离,摆脱其思想的束缚,来表现一种超越现实的离奇之感.现代更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将超现实主义运用到创作中.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视觉语言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也有极强的表现力,不仅赋予了作品以更深层次的意义与内涵,也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全新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作品的人文关怀是与那些理想主义者、知青作家们不同的,王小波应该属于悲现主义者那一种,他的作品多是理想终难实现,结局十分荒诞。王小波有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创作理念,其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王小波作品的人文关怀是与那些理想主义者、知青作家们不同的,王小波应该属于悲现主义者那一种,他的作品多是理想终难实现,结局十分荒诞。王小波有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创作理念,其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增强著作权意识 杜绝一稿多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1991年6月1日开始实施、2001年10月27日修订的<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著作权法就是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正当权益,调整因创作、传播、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一种专门的民事法律;其制订的基本原则是:保护作者的权利,促进社会公益,尊重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研究贾平凹的文章之中,对其创作的心理根源研究并不多见。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与其它的创作风格有所区别,这就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其创作的心理根源:贾平凹与其它作品风格不同的言说,其与生活经历、心理状态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探究其深刻的思想渊源,从其本人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结构来研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6.
《何典》是嘉庆年间问世的一部运用俗谚写成的讽刺类小说,具有别致而幽默的独特色彩。然而,由于它本身在故事设定以及内容架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离经叛道,历来学界对它的评价比较一般,甚至于语多诟病之处。其中,《何典》的故事情节以及创作主旨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就是一个众口一声的批判点。本文试通过对作者和小说的结构形式两方面重新对《何典》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比较性的解读,认为虽然该作品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的主流小说创作规程以及文化模式的依恋,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从很多方面都与才子佳人小说格格不入,是以反讽的姿态来对待古典小说创作美学的。  相似文献   

17.
董定一 《科教文汇》2009,(21):243-243
《何典》是嘉庆年闻问世的一部运用俗谚写成的讽刺类小说,具有别致而幽默的独特色彩。然而,由于它本身在故事设定以及内容架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离经叛道,历来学界对它的评价比较一般,甚至于语多诟病之处。其中,《何典》的故事情节以及创作主旨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就是一个众口一声的批判点。本文试通过对作者和小说的结构形武两方面重新对《何典》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比较性的解读,认为虽然该作品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的主流小说创作规程以及文化模式的依恋,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从很多方面都与才子佳人小说格格不入,是以反讽的姿态来对待古典小说创作美学的。  相似文献   

18.
“特色”就是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风格;“特色”就是有别于他人,别具个性和特点;“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就是创新、创造。特色文化是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生长都有区域特色文化的烙印。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每个地域、每个城市、每个乡村因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民风、民俗等多种因素的作用,都会产生属于这个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形成别具个性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合唱是一项综合性要求高的声乐艺术,正确的发声和音准、清晰的咬字吐词、出色的音乐表现力是一个优秀的合唱团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合唱指挥在合唱团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角色,一部优秀合唱作品的演绎离不开合唱指挥个人的音乐素质与合唱团一定的训练技巧。一、合唱指挥的素质要求扎实全面的音乐理论基础对作曲家创作目的和生活背景的了解,以及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是合唱指挥把握作者创作风格,指导和带领合唱团共同演绎合唱作品,表现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合唱指挥要想在排练和演出中协调合唱团的演唱,保证整体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变得日新月异起来,随之人们对建筑设计者的设计风格也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设计者的创意理论则成为了建筑设计风格的关键性因素。创意理论也就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多种学科中理论精华的总和,是决定一个设计作品多元创作的重要机制。而独异的设计风格则源于对创造性思维的深刻理解和合理运用,已有很多的设计作品证明了创造性思维对建筑设计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主要探讨建筑设计的创新理论以及它在建筑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