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伤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立法较为普遍、发展最为完善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上实行最早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帮助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企业应该正确看待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相应的工伤保险预防机制。本文将通过对企业建立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重要性,进行对企业建设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戴融 《今日科苑》2010,(8):256-256,258
劳动者因其从事的职业的影响而进入亚健康状态,被称作职业亚健康;教师职业亚健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因工作需要导致的身体过度疲劳、因工作性质带来的心理压力等。教师职业亚健康不属于法定职业病,不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而职业亚健康给教师身心带来巨大伤害,进而给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政府应完善立法,将教师职业亚健康纳入工伤保险的范围,并加强对教师职业相关疾病的预防,着重于对职业亚健康教师群体的职业康复。同时,教师群体本身也应在工作中增强维权意识,重视自身健康,避免遭受工作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迅速发展,带给我们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劳动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伤害的威胁,给劳动者提供保障刻不容缓。我国采取的是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险共存的职业伤害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工伤保险的发展造成雇主责任险的市场份额缩水的现状,应当着手调整二者关系,创建创建工伤保险为主、雇主责任保险为辅的、相互补充发展的职业伤害补偿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工伤事故的发生是不可根除的,尤其是那些矿山、建筑、化工等高危行业。工伤事故发生后不管对企业来说,还是对于职工,损害后果都是严重的,所以工伤保险工作也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论述了如何做好工伤保险中的工伤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文峰 《今日科苑》2010,(10):106-106
工伤预防是指事先预防职业伤亡事故以及职业病的发生,减少事故及职业病的隐患,改造不利于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以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新《工伤保险条例》,在第一章第一条中阐明,“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是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根据50年代初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而建立起来的,该条例只偏重待遇的补偿,而对工伤预防没有规定。因此,直到1996年劳动部发布266号文件前,我国工伤预防工作基本上是空白状态。1996年国家劳动部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首次提出了“工伤保险要与工伤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要求。2003年5月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了“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的规定,从立法上赋予了劳动保障部门搞好工伤预防的职能。本文就劳动保障部门如何开展工伤预防工作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根据50年代初国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而建立起来的,该条例只偏重待遇的补偿,而对工伤预防没有规定。所以说,直到1996年劳动部发布266号文件前,我国工伤预防工作基本上是空白状态。1996年国家劳动部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首次提出了“工伤保险要与工伤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要求。2003年5月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做出了“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的规定,从立法上赋予了劳动保障部门搞好工伤预防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认识到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安全是生产的保障,生产必须安全。对工伤事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工伤保险这一领域,积极和实质性的工作应做在工伤发生之前,而不是之后。建立工伤预防为主的工伤保险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工伤职业康复是现代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工伤保险条例>首先把"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作为制定本条例的头条位置,说明我国不仅重视工伤职工经济赔偿,而且更加注重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伤康复也是近年来各级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工作的重点内容,但相对于工伤保险,工伤康复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课题,工伤康复的治疗机构和治疗形式也是多样化,其中也难免会出现康复治疗的误区.本文通过对本企业工伤康复经办流程,审批形式等全面进行详细分析,得到一个既能保证日益增长的工伤保险成本支出要求,又能满足工伤职工康复的实际需要,既能符合现行规章制度,又能方便工作管理的工伤康复经办审批程序.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的弱势及特殊群体之一,农民工的流动性强、职业危险程度高。频发的工伤事故表明了其对社会保险权益的巨大需求。然而现行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对农民工的适用存在着立法不健全、司法不规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民工维权困难的现状,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应从完备立法、强化社商合作的市场化导向以及统一工伤认定的司法审查规范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大军,工伤保险以维护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条件为首要职责,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和权利,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着眼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把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建设领入一个全新的方向,即建立“人口流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配套——法律援助”一体化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简要论述工伤保险的特性和人身损害的范围,重点研究工伤保险与侵权赔偿关系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张如凤 《中国科技纵横》2014,(5):244-244,246
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安全,规范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管理,对于上述法律、法规中所涉及到的工伤保险,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去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江西省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探讨了江西省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农民工、企业、政府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化城市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的一个交汇点。他们的出现及时解决了某些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不足,也缓解了不发达社会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新动力。然而大多数农民工从事一些风险高、职业病多发的行业,而这些企业大多是个人投保,条件匮乏可想而知。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以及农民工技术知识和劳动安全意识的缺乏,使得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频频发生。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刚刚起步,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工自身的特殊性,简单套用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导致很多农民工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获得工伤赔付的过程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劳动力,保护农民工的劳动安全是我国劳动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巨大动力。文章从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历史、法律、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等几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承德市作为河北省确立的首批工伤保险试点城市,于1994年9月率先在全市开展工伤保险,20年来稳步发展,走在了全省先进行列。但是,从《工伤保险条例》十年的运行来看,也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影响工伤保险工伤的进一步发展。在大力倡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职业病是一种人为的疾病。它的发生率与患病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对职业病的定义,除医学的涵义外,还赋予立法意义,即由各国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我国政府规定,确诊的法定职业病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凡属法定职业病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死亡时,均应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待遇。受经济水平等条件的限制,一些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多发病是否该进入法定职业病的范围,引起了广大职业人士和专家的关注,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某直辖市高层人才数据库的相关资料,围绕以下两个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1)高端职业群体工作-家庭冲突的双元形成机制,探讨了职业因素、家庭投入对工作干扰家庭(WIF)和家庭干扰工作(FIW)的直接影响模型与交叉影响模型;(2)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高端职业群体工作-家庭冲突双元形成机理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因素、家庭投入对WIF和FIW同时存在直接影响和交叉影响效果,职业因素的双元影响模型更适宜解释高端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形成过程,而家庭投入的交叉影响模型更符合高端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