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级交给你采写一次突发事件的报道任务,然而,经了解后你却发现那件事就象天冷了要添衣一般老掉牙,食之无味。怎么办? 别急,去现场感受感受再说,说不准现场中某一细微的变化会令你茅塞顿开,使你从一般中找到你所需要的不一般。咱有过这体会。去年5月21日,我所在部队驻地广西防城县华石乡遭暴雨袭击,离营区不远处一条河的堤岸被洪水冲开了个决口,10余亩庄稼被淹,并危及临近的一个村庄。部队当即派出50余名战士奔赴现场抗洪抢险,并委派我们报道组3名战士报道员随行采访报道。我们很快赶到现场。经了解,险情并不严重,只需战士们往两米见宽的决口填上些石块和土包即可转危为安,另两位报道员见状打了退堂鼓。我琢磨着:  相似文献   

2.
我初学写稿时,总是偷偷地写,悄悄地寄。生怕被别人看了耻笑我文字的幼稚。这大概是初学者的通病。结果一连寄出20余篇都如石沉大海。一天,一位老报道员对我说:“不能光一个人闷着写,发现新闻素材,先和大家研究一番,请人帮助会会诊,总能有意外的收获。久而久之,你获取信息的渠道就会宽广,就会写出好新闻。”从这以后,我写稿都按这去做。今年初,一位去年退伍的老战士给部队来信说,他已被地方政府聘为宣传干部。这是对退伍战士实行劳动合同制后的好现象。于是,我对所在部队去年退伍的143名城镇籍战士的工作安置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我在现场》,是眼下军报部队新闻版开设的一个专栏,刊登的都是来自部队火热一线的目击新闻。身处信息发达的多媒体时代,对一名军事记者和通讯员来说,“我在现场”4个字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亲历中深入,仍是采写鲜活新闻的一把“金钥匙”。下面,我结合近些年的采访体会,谈几点具体感受。  相似文献   

4.
2005年国庆长假期间,某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将十几年前在医院抱错了孩子的两家人请到演播室现场认亲并谈感受,现场哭声一片,让人为之伤悲。我以为,节目不该这样做。我想起了这样一件往事。10年前,笔者所在部队有位战士,其父在他和妹妹很小的时候抛弃他们母子,和家乡的一位女学生同居,并且又生了两个小孩。他和母亲、妹妹多年靠拣垃圾维系生活。这位战士参军为的是锻炼好身体,日后好找父亲“算账”。到部队后,他思想很不稳定。部队领导得知此情后,积极做好这名战士的思想工作,鼓励他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并派出保卫股的同志多次到战士家乡…  相似文献   

5.
5月上旬,在军报记者部主任王士彬精心策划下,我带领8名记者深入广州战区调研,前后历时20余天,采写了一组7篇“战斗力标准大讨论·驻广州战区部队确立战斗力标准调研手记”系列报道。稿件刊发后,受到了社领导好评,在部队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以为,这组报道受到好评,原因虽然有多方面,但关键之处在于稿件的思想性,抓住了当前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命脉”,反映了多数官兵的心声。  相似文献   

6.
快中求细     
新闻报道贵在“新”,而突发性事件新闻更应突出一个“快”字,人们称突发性事件新闻为”冒热气的新闻”,所以必须快采、快写、快发。但是,如果只注重了“快”而不求细,采访不深、不细,往往会使很重要、很新鲜的新闻难以见报。在“快”中求细,是我在两次采写突发事件中,一次失败、一次成功而得出的一点体会。去年7月7日,我部500余名官兵奉命协助济南铁路局紧急抢修被连日暴雨冲垮的铁路路基。我随部队来到抢险现场后,在对事件还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我便根据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和粗略、肤浅的采访写了一篇700字左右的消息——《津…  相似文献   

7.
左振祥 《军事记者》2008,(11):70-70
在沈阳军区某训练基地,提起刘洪宝官兵们没有不认识的。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他总是深入现场抓线索。当战士时,他就订阅和研究《军事记者》、《新闻采编》等杂志,并在各级报刊发表稿300余篇,先后被沈阳军区司令部评为优秀士官标兵、优秀教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今年秋季,各演习部队陆续进驻该基地场区后,他就干脆与演习官兵住在一起,共采写了10余篇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8.
最近,武警新疆总队又举办了一次为期15天的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来自天山南北基层部队的65名干部、士官和义务兵报道员参加了培训。从1998年起,这个总队已连续举办了8期新闻报道培训班,先后为基层部队培养了560余名新闻骨干。下面介绍这个总队培养部队报道员的一些基本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张向宇 《军事记者》2010,(11):69-70
从大西北农村一名青年到一名解放军士兵;从贺兰山深处一名战士报道员成长为一名新闻干事:从一名部队基层宣传干部成为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驻武警记者站的记者;从一名军事记者再到北京市林业局宣传中心副主任兼《绿化与生活》杂志副总编辑,他的成长足迹给人启迪。日前,当笔者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的首都绿化委员会机关采访谷伟学时,他深情地说:“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是新闻工作岗位锻炼、造就了我。”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刚刚从基层调到师机关搞报道的新闻干事。就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在思想上经历了从不敢搞报道到逐渐喜欢报道工作的过程。而让我下定决心要搞好报道工作的,是我前不久本不该去的军报送稿之行。 3月中旬,烟台市委书记焉荣竹到我们师现场办公,围绕提高“打赢”能力解决了一些困扰部队建设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当时我也在现场,深深被焉书  相似文献   

11.
5月13日,北京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件:一名外地男子在北京西站持刀劫持一名售货员,并持自制爆炸装置扬言要随时引爆。我在现场目击并拍摄了全过程。 当天上午8时,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北京西站发生一起劫持人质  相似文献   

12.
秦登 《军事记者》2011,(9):71-71
一年前我走进了军营,立志要当个拿笔杆子的兵。然而,部队的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爱好写作的我没能如愿成为军营小记者,却被分到了炮兵连队,成为一名炮兵。新兵3个月,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体能训练总是拖全班后腿,成了新兵连的“秤砣”。当兵前的梦想与自信心被部队繁重的训练和紧张有序的生活撞击着,使我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从部队回 到地方工作后,应用在部队学到的新闻写作知识,发挥了我的特长。去年,我在国家、省、市、县四级报刊、电台上共被采用新闻稿件104篇。全年平均每三天半便有一篇见报,其中《书伴人生》还获得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亚农杯”竟赛“个人优秀奖”。 我所在的云南会泽县大海乡,是省列扶贫攻坚乡之一,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780米,素有滇东北“小西藏”之称。去年全乡人口2.7万余人,人均经济纯收入446元。作为业余通讯员,我有亲临基层一线采写稿子的优势,也…  相似文献   

14.
卞振 《军事记者》2013,(7):10-11
“兵是兵/将是将/兵头将尾就是班长/同甘共苦好兄弟/将令一出‘跟我上’……”2013年1月9日.“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颁奖仪式临近尾声之际.一首由杨林昌作词、印青作曲的《班长之歌》,在现场百名好班长和600多名部队官兵的激情演唱中,声震剧场穹顶,将颁奖仪式的隆重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地方党委机关报的编辑。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收到部队通讯员寄来的稿件。部队通讯员由于训练有素,要求严格,来稿质量总的来说是高的。部队通讯员的来稿,为我报增了色、添了彩。但从部队通讯员的来稿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个别的来稿不注意保密。出于对部队建设的关心,现就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写出来,请部队通讯员在向新闻媒体投稿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部队新闻摄影工作,这些年我所拍摄的照片80%以上都是反映部队生活的。下面就一名军事摄影工作应当如何深入基层、怎样贴近官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7.
部队工作,大都是经常性工作。作为一名军事记者,近年来,我一直把采写部队经常性工作报道当作重点努力的方向,所刊登的稿件,三分之二来自于基层部队生活。我结合自己采写经常性工作的报道体会,谈几点具体感受。  相似文献   

18.
唐虎 《军事记者》2003,(8):46-47
中心工作,在整个军事新闻宣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人民武警报一名驻站记者,我始终以搞好中心工作报道为己任,较好地完成了报社和部队领导赋予的中心工作宣传任务。去年以来,我在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刊发稿件170余篇,其中反映中心工作的报道就有153篇。其中长篇通讯《打黑除恶一利剑》在军报、武警报刊发后,还受到了中宣部新闻局阅评组的高度评价。回顾一年来的新闻工作实践,我感到搞好中心工作报道关键要把握好3个环节。起点要高落脚要实中心工作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密不可分,又与部队建设、社会稳定紧密相关。要驾驭中心工…  相似文献   

19.
郭建跃 《军事记者》2004,(11):38-39
按说,记亲历采访现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当记久了,总会有无数亲历各种现场的经历值得回忆,特别是总有几个特殊的亲历使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记得那是我刚刚当记不久,就争取到一次随我军装备最精良的机械化部队长途机动演练的亲历。已经深夜12点了,我跟随军区导演部在某机械化师一个团一个团地检查机动前的准备情况,导演部不是怕部队准备不足,正好相反,是怕部队提前准备,失去检验部队紧急拉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在部队并没有从事过新闻写作,甚至连最基本的“5个W”是什么都无从知晓。说起来,我这个“门外汉”能够迷恋上这项工作,只缘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年,我们部队为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投资15万余元建起了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由于缺少管理人员,便将我临时抽调过去负责管理工作。说来也巧,部队报道组就设在活动中心的大院内。从此我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便忙里偷闲地和报道员打上了交道。时间一长,由于受他们敬业精神的熏陶,逐步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兴趣。自然,报道组的报纸、杂志及所刊用的稿子都没逃过我的眼睛,我贪婪地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