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廖泽芳 《四川教育》2005,(11):44-44
我觉得很巧合,好像是上天在考验我?今天学习叶圣陶的《一课》,讲的是课堂上一只蝴蝶飞进来,老师和学生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案例描述金秋十月的一个上午,我和孩子们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中,时而撞击,时而倘佯。课在酣畅而投入地进行……忽然,我班分外活跃的“小不点”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看他焦急的样子,以为他又给我打岔(上课时经常上厕所,成绩中等),就对他作了应允的点头。没料到,他是要给课文挑毛病”。“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他的语气是那般的肯定,“你看,插图上父子俩卷起裤腿,我们知道,那是水田,既然是水田,禾苗拔高一下,也不一定全枯死。”我一怔,哟,怎么回事?我也疑惑了,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孩子:“书中的插图会不会有问题?”说着顺手抚摸着…  相似文献   

3.
王亚敏 《师道》2005,(12):42-42
那天晨读,我正兴致勃勃地朗读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也在用心地读着他们将要学的《泉水》。这时,平时爱管“闲事”的江瑞东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对我轻声说:“老师,王超的大门牙要掉了。”我听后很是生气,心想:“就你多事,人家掉牙,关你什么事?”便轻声地呵斥道:“还不快去读书?”江瑞东悻悻地回到位子上。我用严厉的目光看丫一下王超周围的几个学生,他们像意识到什么.刚想张嘴说什么,又拿起书来读。我呢,又徜徉在那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里……  相似文献   

4.
《坐井观天》是一则传统的寓言故事,早在80年代,笔者曾执教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笔者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根据自己对新课程初步的理解,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再设计此篇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深切感受到,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不但在课改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体现了教师对课改精神更深入的理解,也体现了新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真正感受到:新课程与教师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孙传文 《山东教育》2003,(13):35-35
《观潮》是人教社大修订版教材高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了壮丽、雄奇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有位老师在本篇课文的教学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课堂上又出现了下面的情景:生①: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师:请讲。生①:按课文题目下面“预习”里说的,课文最后一部分写的是“潮退之后”的景象,课文的最后一句却是“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不过,解决问题还得靠同学们自己。大家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再去读书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相信大家能得出结论。(同学们兴…  相似文献   

6.
校园的花坛里,有许多小小的蜗牛。课余时间,孩子们总喜欢三三两两地趴在栏杆旁边,与小蜗牛一起玩。  相似文献   

7.
胡青 《南昌教育》2006,(7):55-55
《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列宁生前往事的文章,讲述了列宁在不知道养蜂人住址的情况下通过思考、观察,发现了蜜蜂往附近的园子里飞的规律,列宁根据这一规律找到了养蜂人。这篇文章理解起来不难,上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很快理解了课文,明白了道理。然后便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列宁能根据蜜蜂找到养蜂人,从这可以看出列宁是个细心观察的人,我想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细心的发现,来,说说吧!”  相似文献   

8.
9.
10.
朱凯 《云南教育》2001,(21):35-36
《揠苗助长》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则寓言,讲一位农民为使自己的禾苗快速成长,他将一根根禾苗拔高,从而导致了禾苗全部枯死。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定会把事情弄糟。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步骤。1.初读课文,明白题意。讲读寓言之前,首先要弄清题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题的意思。通过查字典及联系内文,使学生独立弄懂“揠”义为“拔”,“揠苗”义为“拔苗”,“揠苗助长”就是“拔高禾苗,帮助它生长”的意思。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揠苗”是“助长”的方…  相似文献   

11.
课例:《万里长城》生:“嘉峪关”是什么﹖师:在座的同学谁知道﹖生:一座城市。师:如果从外观看,嘉峪关的确像一座小城,只不过当时里面没有商店,没有老百姓,只有士兵。生:守城的士兵住的地方,也就是防守的地方。师:完全正确。嘉峪关是长城成千上万关隘中的一个,只不过它更有名而已。其实,万里长城在古代文化中还是经常出现的,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关隘,我们在唐诗中就经常读到。谁能背诵一些与万里长城有关的诗句﹖师生交流师:秦时明月——生:汉时关。师:劝君更尽一杯酒——生:西出阳关无故人。师:羌笛何须怨杨柳——生:春风不度玉门关。师:与长…  相似文献   

12.
课堂,就像一首迷人的歌。每当孩子们烂漫的神情随着我的讲解而变化;每当孩子们明亮的目光随着我的手势而闪动;每当孩子们涨红着小脸,思维闪耀、灵性涌动的时候,我就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快慰、满足和甜美。这不?孩子们时而高声诵读,时而低头沉思,时而轻  相似文献   

13.
偶然翻阅书刊,看到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小学老师指着漆成绿色的黑板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没想到学生竟异口同声地回答:“黑色!”她接连问了好几遍,学生都答“黑色”。最后,她生气地指着黑板说:“这明明是绿色,你们为什么说是黑色的呢?”学生理直气壮地讲:“因为它叫‘黑板’哪!”读后哑然失笑,进而感到略带苦涩。学生们的答案如出一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只相信习惯、经验、书本,却不信任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大脑呢?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优质课比赛中听了两节《爬山虎的脚》,在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写爬山虎的脚这一部分(3-5自然段)时,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截然不同,这引发了听课教师的争论。有的说第一个设计好,有的说第二个设计好。到底哪一个设计更精彩呢?这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先看一下两位教师的设计(片段)。第一位教师的设计是: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生默读课文)师: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课文,想不想看一看?生:想。师:咱们看多媒体课件———录像。看了录像你发现了什么?看完录像说一说。(录像主要展示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  相似文献   

15.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是选自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16.
在《鲸》新授课上,除熟读课文、认识生字和积累新词之外,课外资料的有机介入,也是接触课文最初40分钟内应该完成的。但怎样把课内学习任务与课外资料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融会在一起,学出趣味,又多些收获呢?夜里睡不着,反复回想着课文的内容,分析着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虽说是说明文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不乏意义深刻的寓言,进行合理的寓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身心成长。但在目前的寓言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完全将寓言的主旨与思想传递给学生,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提升寓言教学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以《揠苗助长》为例,对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上一节市级公开课——《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农夫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我们事物有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寓意呢?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位教师试教时是这样教的:  相似文献   

20.
楼淑建 《宁夏教育》2003,(11):37-38
学习《一粒种子》这篇课文后,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比较“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和“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这两句话,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依稀记得小时候也做过类似题目,似乎总没有怀疑过,毫无疑问,书上的好嘛。可是面对这一问题我班小朋友却自发地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一生说:“我觉得书上的这句好,也就是第一句好,因为这里作者很会想像,把春风、泉水、小鸟都当作人来写了。”我肯定他:“有小作家的天赋,懂得写作的技巧,不简单呀!”另一生站起来补充:“我同意他的意见,而且作者用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