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谋攻》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本文的题目“谋攻”。说明如下: 第一段,从战略方面来论述“谋攻”的策略。第二段,从战术上论述了“谋攻”的方法。第三段,论述了将帅的重要作用。将帅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将帅能以“谋攻”取胜,使国家强盛。肯定将帅的作用,就是肯定“谋攻”的原则。第四段,论述了“知胜之道”,进而总结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科学论断,这是对谋攻思想的科学概括,从而强调了“谋攻”的意义。围绕中心论点,文章从四个方面逐层论述,把“谋攻”的策略、方法、原则、意义等阐明得透辟而深刻。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三册《谋攻》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编的《辅导与练习》答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题目‘谋攻’”.我认为这个答案不妥.论点应是一个判断,用判断句来表达.而“谋攻”仅是一个词组,词组一般只能表达概念.同时,答案还把文章的标题、论题、论述中心与中心论点混淆了.议论文的标题、论题、论述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3.
三教《谋攻》,备课时翻阅了一些关于该文的专论,拜读之后,很受启发,但有三点另有体会,却又不敢自以为是,故为臆说,祈明者指正。一、关于篇名的解释篇名,课本注,用谋略攻取敌人。有人对此曾撰文作过详细分析,认为“谋攻”作“以谋攻”理解,就内容而言,从语法上分析,都有充分理由。(《语文战线》1981年第11期)。笔者浅见,还是解释为“谋划进攻”较妥。《谋攻》一文,课本分四节。第一节,论述谋攻的总原则。第二节,论述谋攻原则在战术上的具体运用。第三节,论述战时实施谋攻原则的两大关键。第四节,论述战时实施谋攻原则的五个必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材选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之一的《谋攻》篇.《谋攻》一篇中有“百战百胜”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之语.对“百战百胜”一词的解  相似文献   

5.
《〈农村调查〉序言》的中心论点该怎样表述江苏浦爱立职业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选入了《<农村调查>》序言,并归入议论文来学习。既然是议论文,就该有中心论点,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课后“基本训练”题一有这么一句话:“本文以论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为中...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议论文理论,其核心是“三要素”理论,即认为一篇议论文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构成。这一理论,成了指导议论文教学与写作的圣经。然而,这一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并不适合所有的议论文,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指出了这一点。有一位语文教师说:“多年来,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这就是用传统的‘中心论点说’讲议论文,有的讲得通,有的讲不通。如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鲁迅的《拿来主义》及《谋攻》《劝学》等等,就无论如何讲不通。”①“中心论点”说是“三要素”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此说认为凡议论文必有一个中心论…  相似文献   

7.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篇课文节选自瞿秋白哪一篇重要论著?它在原文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二、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三、这篇课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入门指津】一、节选自《<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该序言的最后部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一篇全面论述鲁迅思想发展历程和评价其杂文的战斗意义的大块文章,全文由八个部分组成。节选的这部分,则是在对鲁迅做了全面论析的基础上引出的结论,概括、提炼出表现在鲁迅身上的“宝贵的革命传统”——鲁迅的精神。这一部分在《序言》中处于总结、收束全文的重要位置,是作者评价鲁迅的观点的升华,起着高屋建瓴、统摄全篇的作用。二、课文第一段加着重号的长句:“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谋攻》全文共七个自然小节,按其内容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写谋攻的目的,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中心论点;第二、三段写谋攻的要求与条件,论证中心论点。 孙子首先论证了“全”之贵,接着又对“全”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屈”,就是屈服,这是个使动用法,即使人之兵屈;“不战”,并不是“不通过战争”,而是“不直接交战”的意思。全句意为:在具体的战争中,通过计谋、智斗,可以达到两军虽不交战,却能迫使敌人投降的效果。这也是谋攻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要“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第一.以老带新,循序渐进。每学一篇新课文,我都注意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例如教《工之侨献琴》中“诸”这个词时,我先引导学生重温初二《愚公移山》《黄生借书说》两篇课文,复习“投诸渤海之尾”、“归而形诸梦”两句,知道这两句中的“诸”都当“之于”讲,从而使学生知道《工之侨献琴》中的“谋诸漆工”、“匣而埋诸土”的“诸”也当“之于”讲。“之”为代词,“于”为介词,根据语言环境不同,解释也有相异之处:“谋诸漆工”的“诸”译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教学时发现,人教版必修3《师说》练习一设题和答案不尽完善,提出与同行商榷。该课练习一题目是:"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按照题目的理解就是《师说》的论点是"逐步推出"的,言下之意就是论点在本段末。而通常的  相似文献   

11.
《过秦论》)是贾谊最著名的政论之一,共三篇,课本选的是上篇。它是从秦的失败事实中总结教训,提供给汉文帝作借鉴,为封建统治阶级谋画“长治久安”之道的。 课文虽不长,只有一千一百字,但是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阐明了“仁义不施,攻守势异”这一中心论点,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很强的感染力,历来脍炙人口。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全部引录了这篇文章,并且十分赞赏地说:“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 一、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课文一共五段,前四段都是叙事。第一段写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力图富强,开始执行统一天下的计划。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三世,进一步蚕食六国,六国合从,以谋弱秦,结果反为秦所困。第三段写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以武力统一天下。这是此段的第一  相似文献   

12.
《谋攻》是《孙子兵法》的代表作,阅读的人很多,影响也特别大。但对《谋攻》中的部分内容,却出现一些不同的翻译和评论。如对《谋攻》中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全”和“破”,大部分的译文评注是从敌国来理解的,只有极少数的译文和评注是从本国来理解的。对《谋攻》中“一胜一负”的“一”字,在一些译文和评注中也出现了分  相似文献   

13.
刘佳 《现代语文》2004,(11):13-13
上卷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四篇文章。《计篇》一开始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定要多加注意。接着提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条件,孙子把这五个条件归纳为“道”、“天”、“地”、“将”、“法”。在战争中,具备这五个条件,才是战争胜利的基础。《作战篇》指出,发动战争的前提是先要  相似文献   

14.
一、看图学文《南湖》为什么要写党的“一大”召开情况和游船? 二、教学看图学文时,怎样处理“图”和“文”的关系?《南湖》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图文关系有什么不同? 三、在课文《种子的力》中,作者为什么要赞扬种于和小草?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猎户》这篇课文有三个问题值得研究。①为什么这篇课文题目不叫《访问打豹英雄董昆》,而叫《猎户》?②老版本中“他(指百中老人)说,‘獾肉好啊,是医治牲口的良药,明天打一只来你尝尝。’”新版本把“是医治牲口的良药”删去,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③课文中“据统计,去年一年他们打猎小组打了四百三十六张大皮子哩。加上兔子和野鸡,足够一千只冒头。”这句是否有语病?  相似文献   

16.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谋攻》一文,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和练习”题: 文言文里句子成分省略是常见的现象……在记叙或者论述问题时,往往省略主语,但从整句的意思还是可以看出来的。下边句子的主语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我先后三次教《崇高的理想》这篇课文。回想起来,三次教学,三种教法,三番体会。一教:一课一得八十年代初,语文教学界针对十年动乱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及时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的攻关课题。1983年秋,我在高一教《崇高的理想》。对于这篇阅读课文,在十分有限的课时内,如何落实“双基”呢?我在备课时反复琢磨,确立了这篇课文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要点:第一,围绕中心论点运用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第二,多重复句的分析;第三,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在以上三个要点中,我紧扣了第一个要点,结合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师生一道归纳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六册《什么是知识》一课的后面,有一个思考题说:“这篇课文最后一段指出:‘这样看来,有两种不完全的知识,一种是现成书本上的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识,这二者都有片面性。只有使二者互相结合,才会产生好的比较完全的知识。本文是怎样围绕‘什么是知识’这个中心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最后得出上述结论的?……”其实,这篇课文并不是围绕“什么是知识”这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课的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学参考书》在“课文分析”中说“文章说的是美学上的道理”,在“教学建议”中又说“本文可说是通俗美学,大众美学”。这表明《教参》的作者是从美学角度来看这篇课  相似文献   

20.
马南邨的《从三到万》是一篇传统教材,但课文前的提示、课后练习和人教社的《教参》却还存在多处疑点。问题一:《从三到万》谈的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学习态度问题,还是两者兼谈而有所侧重?问题二:“方法”“态度”孰轻孰重?中心论点何处提炼?问题三(这是一个关于局部分析的问题):文章前两段有一个还是两个论点?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一个思路问题。思路理清了,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现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