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教师教育具有关注社会正义的传统,其核心是认为教师教育的本质是政治的、学校再生产了社会不平等、课程体现着统治阶层的政治和文化霸权.基于社会重建理论和批判理论,社会正义取向教师教育的倡导者将教师教育作为实现社会正义的主要路径:重建教师教育的公共领域职能,将社会学理论引入教师教育,关注语言和文本分析.社会正义取向教师教育对当前美国教师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但拓展了教师教育研究的视野,也促使大学在教师教育实践中不断关注与种族和权力有关的社会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2.
布迪厄符号暴力教育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迪厄的教育理论力图还原教育的社会政治背景 ,认为教育是通过文化再生产来完成社会再生产 ,它与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密不可分。教育行动具有双重专断性 ,它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所有的教育行动都具有符号暴力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赋予了教师愈来愈多的课程决策权力,教师参与课程决策也直接关乎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效。重新省思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议题,激发教师的课程批判意识,促进教师参与决策实质性的更新与突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要。依循批判教育理论的视域来审视教师参与决策的意识和行为,将赋予教师在参与课程决策上批判与建构的行动方法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赋予了教师愈来愈多的课程决策权力,教师参与课程决策也直接关乎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效。重新省思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议题,激发教师的课程批判意识,促进教师参与决策实质性的更新与突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要。依循批判教育理论的视域来审视教师参与决策的意识和行为,将赋予教师在参与课程决策上批判与建构的行动方法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5.
亨利·吉鲁是美国批判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关注社会平等、正义、批判思维等。吉鲁倡导民主的政治和教育,他认为学校不能成为仅仅培训劳动力的场所,教师不能成为仅仅执行规定课程和教学任务的机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但广东高校更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掌握劳动技能的劳动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民主领域的批判权能。了解并汲取吉鲁批判教育思想的精华,有利于培养具有批判能力的广东高校师生。  相似文献   

6.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以培养批判意识、解放人性为目的,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教育思潮。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践行解放教育要以人性化为核心价值,以文化行动理论为指导,通过“生成主题”调查的方法开发课程内容,以“提问式教育”开展课堂教学,着力构建人性化的对话式教育。基于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当前教育改革应从课程、教学、学习、教师四个方面重新加以认识与革新,将沟通与对话贯穿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批判与反思的深度学习,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使命。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自己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批判。自我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课程变革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由于深刻的文化、制度缘由,教师阻抗表现为改革认同缺失、专业自我认同危机、课程权力泛化、课程素养弱化等,导致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应对课程改革对教师文化的挑战,重建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重构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自我认同并推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从而再造教师教育专业文化,应成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话语批判心路历程中的一些后现代理论大师如福柯、伯恩斯坦、哈贝马斯和布迪厄等的教育思想,对以批判话语学为历史性学科依归的话语批判是一笔宝贵的理论资源。话语批判对现代教育的关照,旨在深入透视现代社会教育场域的话语秩序化、商品化和技术化,并揭示教育话语文本背后的那种创造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空间的各种机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话语民主化,乃至教育文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与课程——论阿普尔的课程文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普尔批评了把课程看作是客观中立的真理观,指出了课程的意识形态特性,分折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并认为任何对课程的分析都离不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语境。作为一名批判理论的代表,他的理论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与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许多国家为争取教育权所进行的不懈的实践斗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师专业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以专业实践为导向的教育课程已经在加拿大的教师教育领域出现,这种专业实践导向的理论认为,从事师范教育的学生应对于专业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要大于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能力。加拿大教师教育课程都是将师范生的实践课程做为重点,通过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相结合来设置教师教育的相关专业课程,为今后师范生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归纳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各层面的教师教育院校在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上是有差异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体现在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善课程结构、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模式等方面.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仍存在学科本位、教育类课程地位相对较低、课程设置针对性滞后等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走向将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变革的影响、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和课程实施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Drawing from sociologies of disablement this discussion affirms the importance of such theorising for identifying the epistemological basis, and therefore th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he discussion is both timely and necessary as professional resilience reinvents special education as consistent with inclusive education. This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linguistic adjustments which eschew challenges to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bout difference and schooling. Unles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is applied to educational practices to frame inclusive education as a project in cultural politics, special educational theory will reduce inclusive education to the functionalist endeavour of assimilation. This paper extends the discussion with Clark, Dyson, Millward and Skidmore (1995) to suggest that applying sociology to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s not an importation of theory to force intellectual closure by reducing educational complexities. Rather, sociologies of disability expose exclusions as mediated through curriculum, pedagogy and organisational practices to exte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generating inclusive educational cultures.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核心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内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是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按认识陶行知、阅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等活动形式设计,学员按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系统地认识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旦进入教师教育课程,校长教师都会自觉主动地接受陶行知,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学校,带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英国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各大学在U-S模式下开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注重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不断适应合格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并制订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统一的"平衡性"课程计划。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是大学应与中小学校紧密合作;二是应适应中小学教师补给的实际需求;三是应体现职前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四是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教师教育中,教育智慧的培养比较欠缺.教师教育要站在教师专业化的高度培养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提高师范生教育理论智慧的方法主要有:引导师范生形成教师专业化意识,提升教育理论课程的实效,指导学生阅读教育名著,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之路是改革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教育价值。教育实习课程存在目的不明,组织管理方式不够完善,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时间极为有限,教育实习投入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对实践性知识的价值及获得途径的准确把握,教师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未能将教育实习工作和中学的发展通盘考虑等。基于此,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实习方式与途径,切实加大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体现教育理论的实践性特征,密切与中学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戴伟芬 《教育研究》2012,(5):147-153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改革已经10余年,但新的课程理念仍旧无法为教师所接受,课堂上仍旧难以实施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一名中国新入职教师和一名澳大利亚在中国任教的新入职教师为案例,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其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儿童教育观背后的文化成因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因素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培训应该专注价值观的教育,而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A key element in the current attempt to actualise the goals of the Dakar Framework of Action for Education for All in Nigeria is the broadening of access to education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These groups include: nomadic pastoralists; migrant fishermen; and out-of-school children and youth. Special educational programs are being provided for them so as, inter alia, to: integrate them into the mainstream of Nigeria's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disseminate modern occupational and life skills; and promote cultural renewal based on reconstructionist principles.The major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e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Nigeria vis-à-vis the concrete existential realities in which teachers of these disadvantaged groups teach. It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urriculum prepares teachers for the world of minority children, particularly the realities of the schools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s within which teaching takes place. To what extent has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adequately prepared teachers for the real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eaching disadvantaged children? What do the teachers themselves think of the training they have received? How have their experiences as teachers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influenced their sense of marginalis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sense of worth? These questions are posed us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rategies so a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congruence or incongruence between the existential realities of teachers’ work and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Finall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suggestions made by the teachers sampled for this study about how to reform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order most effectively to address the peculiar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ontexts in which they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