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娟  任重远 《海外英语》2014,(4):214-217,224
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促使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消费社会使物的符号编码成为必然,能否使大众接受符号编码是编码成功与否的关键。广告商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对自己产品的注意力,他们利用消费者的符号拜物教的心理,充分地利用语言的可变性特点,使出浑身解数对广告语言进行创新变异。该文通过分析广告语言变异现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符号的真正意义进而清楚的认识符号拜物教的本质,从而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该文也分析了广告语言变异的负面影响,旨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广告语言,有助于广告语言的规范化,并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正确看待和使用异化语言,实现净化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鲍德里亚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消费的已不是物品,而是符号。从人们最熟悉的“物”当中揭示出社会的本质和秘密;他通过对大众日常生活的研究,达到破解大众消费文化的目的,认为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当“符号”性消费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就真正进入了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3.
王霞 《海外英语》2014,(9):262-265
现代社会中,大规模的消费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告作为一种媒介,成了刺激消费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促进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者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隐藏在使用价值后的符号价值。大众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将自己归属于特定的圈子,寻找自己的归属感,进行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商品作为一种符号,使得符号价值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价值。通过明星代言,树立偶像形象,引起大众的注意力,向大众传输新的消费理念,影响大众选择消费品的意向,调动他们对商品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完成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4.
丰盛的物质生产使经济的重心由生产转向消费,人们关心的不再只是物的使用价值和实用功能,而是更加关注物的符号价值和审美功能。符号消费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和纽带,也就是说,为了构成消费的对象,物必须成为符号。消费的对象不仅只为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求,而且已经转向人的生活追求和精神需要层面,于是商品便以审美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5.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鲍德里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费欲望化的现实问题,给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当代中国文论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的消费问题、消费欲望化问题,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以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防止日常生活的欲望化.  相似文献   

6.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以符号性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在此,人们消费的对象由商品的实体性价值变化为符号性价值,而符号本身的系统相关性,使人们的生活世界转变为由无限的符号所建构起来的拟象世界。然而,消费社会理论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其解构实体世界、建构拟象世界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商品的符号价值除了会受符号编码的影响外,仍然必须以这个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基础;其解构终极价值、建构世俗价值也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这是以解构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前提与基础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7.
余妍 《海外英语》2011,(5):323-324,332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上物质基础的日益丰盛,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消费,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消费社会大众媒体的鼓吹与宣传下,对品牌物品的消费还反映出消费者社会身份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将符号消费视为一种能够建构自身身份与提高社会认同的途径,试图通过消费某种品牌的产品来显示自己的社会身份与地位。该文结合波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符号消费研究理论,试析中国社会现存的符号消费现象,研究认为:在消费社会,人们不仅被大众文化的消费话语和符号操控下进行符号消费,并且这种异化的,虚假的消费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会导致整个社会乃至世界承受资源匮乏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是“生产和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由此建构的是一个符号编码控制的虚拟世界,现代社会正面临着社会生态平衡丧失和人类精神异化的危机。因此,反思现代消费社会的价值异化及其困境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不是对需要的满足,而是对符号编码进行社会区分的过程,传统的消费理论用需要的合法性遮蔽了生产的社会政治目的性,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撑物.在他看来,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由于预设了真实的主体及需要,同样没有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彻底解码消费社会意识形态就必须进入符号学视阈,通过构建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将矛头指向符号价值与符号形式.对鲍德里亚的这一理论我们要客观地分析、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0.
旅游吸引物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旅游本身的符号意义,旅游中旅游者对旅游符号的正确解读,会极大地提高旅游体验的效果。而旅游吸引物是由一个个符号组成的,其所构建的旅游吸引物系统是从旅游客体着手,把旅游者的体验感受作为检验旅游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标准。然而,旅游吸引物系统构建实质上是符号的构建和编码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符号真实的证明过程,通过编码构建出来的旅游吸引物符号系统需要获得旅游者的认同,认同其所展示的真实元素,符合旅游者所追求真实的异化心理,从而实现旅游吸引物神圣化的意义在旅游者心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人才论     
人才在人类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 ,它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专门技术、较强的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某一方面做出了贡献的人。人才来自于广大群众 ,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人才是人类的精华 ,是人类社会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赣州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下,广大群众与基层干部积极参与,使得“赣州模式”的内涵、资金融合渠道、人力资源整合及基层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在新农村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应该在动态的过程中,用发展的观点来理解“赣州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模式的推广,能够有效规避照抄照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鲍德里亚是当今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符号的本体论做过系统而深入的思考,以符号学的视角审视当代社会及其症候,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更多的是在符号层面上而不是在物质层次上。在一个已经符号化的消费社会里,人们通过消费各种作为符号的物品,而获得各自的身份认同。鲍德里亚关于媒介的后现代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有关“仿真”和“拟象”的理论,认为我们目前所处的就是一个新型的仿真时代,随着微观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人类的仿真能力日益强大,使仿真不再仅仅意味着对原型的模仿,仿真物发展为由结构价值决定的没有原型的事物的摹本———拟象。在符码主宰的彻底的表征危机之下,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完全真实的东西都将带上超现时主义的拟象特征,真实实在会完全消失在影像和符号的迷雾之中。鲍德里亚重写了符号—现实的关系,以他特殊的理论视角梳理了当代生活世界的主题与客体的构成和交往形态,对当代欧美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档案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法制社会的建立,档案工作转变观念,建立民生档案,想方设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已经成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取向之一,也使档案在更大范围中发挥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档案在当今社会中的功能进行分析,以期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15.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以对"消费社会"的分析为核心,运用物、消费、符号、仿真、内爆等概念论证了"社会的终结"命运,为我们理解"社会何以终结"这一问题提供了独树一帜的逻辑线索。鲍德里亚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符号学转向为方法论基础,围绕消费社会的本质特征、分化逻辑与发展趋势,以对物体系的分析为起点,论证了从消费社会的产生到拟像社会的到来再到社会的终结的必然性。他的思想体系中暗含的"社会何以终结"的论证线索,使他一反主流社会学关于"社会何以可能"的经典论题,通过本体论的颠倒、认识论的逆反和方法论的转向,扩展了社会学想象力的空间,也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另一种视点与可能。  相似文献   

16.
罪犯社会教育改造目的在于使其更好地实现再社会化,本文根据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对罪犯社会教育改造的相关规定,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引起人们对监狱法中所提社会教育改造的关注,从而能更好地帮助服刑人员提高正向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西蒙娜.德.波伏娃等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家,指出父权制社会造成了女性的“物性”处境,《祝福》中祥林嫂正是被这样的“物性”处境所吞噬。其“物性”处境的内涵体现在三个层面:家族关系中的“财物”、“什物”,理学家眼中的“不洁物”,众人眼中的“无聊物”、“嘲讽物”。  相似文献   

18.
长征不仅具有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在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之际,对社会各阶级的心理影响也是巨大的,它增强了共产党人的胜利自信心和革命使命感,提高了社会号召力,赢得民众信任,也滋长了国民党内部对“剿共”战争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为实现从夺取俄国到"管理俄国"的转变,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管理应是人民群众的管理,只有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真正高效率地完成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重任。人民群众要想真正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就必须通过学习社会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建立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相结合的管理原则来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向资产阶级管理专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列宁的群众管理观对如何发挥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伟大事业、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平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2):134-136
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出现了不适应,人才的快速流动使高校图书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出现滑坡,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图书管理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招生规模的扩大使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素质参差不齐.文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