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远的屈原     
汨罗江,流向远方。屈原站在岸边,看脚下流过的江水默默无语,望着滔滔的江水,他的思绪如江水翻滚,是苟且偷生,还是保持那圣洁的理想?屈原的心中本有光明的梦,那就是楚国的强盛,他也曾呕心沥血,出谋划策,他也曾力挽狂澜,九死未悔。可是,敌国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大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眼看着国将不国,心中的梦就将破灭,保留这性命还有什么用?屈原,尽管你丢不掉今生的牵挂,但你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之中,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决心以死昭忠贞于天下。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教育局从2006年起开始发起举办中学生龙舟大赛活动,面向南京市二十余万高中生。活动举办得很成功。所以,今年继续举办,这是第二届,主办单位为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园林局、南京市体育局。  相似文献   

3.
王辉富 《班主任》2006,(6):34-34
您听说过鲜花会"家访"吗?在我们学校还就神奇地出现过这么一次.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秭归县汇滩中学以"学名人、赶名人、做名人"为契机,近来在全校围内广泛开展了以"了解屈原、学习屈原、走进屈原"为主题的"校园出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历代许多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屈原及作品进行了多层次的评价。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发现相互间存在着诸多分歧,每个人推崇的、批评的各不相同。认真寻求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分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这对于屈原及作品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大的益处。一曾为屈原立传的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这样评价屈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  相似文献   

6.
屈原     
《学苑教育》2013,(1):F0002-F0002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州),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据说,他是现在的湖北省秭归县人,大约生于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死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五月初五.屈原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里,与楚王同宗,曾在楚国宫庭供职,他品质高尚,学识渊博,口才又好,青年时期便担任左徒的要职,并得到楚王的信任.他在职期间,任用贤才,彰明法令,对外主张连齐抗秦.当时历史的趋势是国家走向统一,秦、齐、楚都是大国,如果屈原的主张得以贯彻,由楚国来实现统一是可能的,但是,由于屈原的主张不利于贪婪腐败的贵族集团,他们非常嫉恨屈原,有个叫上官大夫的就到楚怀王面前进谗陷害.  相似文献   

8.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到守旧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其政治主张,揭露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  相似文献   

9.
屈原     
楚国原本地处蛮荒,僻远小弱,历来受中原歧视。周天子会盟四方诸侯时,楚王连上会议桌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和鲜卑人在一旁看守火盆、干些杂七杂八的事。在屈辱和高压下,楚人树立起铮铮的誓言,要用“前无古人”的壮举,来掩盖和弥补自己的缺  相似文献   

10.
屈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创作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诗经》以后,出现了许多举世闻  相似文献   

11.
屈原     
  相似文献   

12.
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古城中学语文组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纪念屈原的文化实践展示活动。“永远的屈原”纪念活动是古中语文组全体教师的一个创意。本次文化实践活动是师生一起品读屈原、歌咏屈原的文化之旅,更是师生一起与一个伟大的灵魂对话,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永远     
我不知道永远有多远 只是当看到海水渐渐侵蚀石岸时惊觉曾刻着我年少梦的 那种执著 那种痴迷 那种期待 永远沉在了海的最深处 那些以为可以永远逭逐的东西 突然变得似乎没有喜欢过  相似文献   

14.
对屈原的解读,历来不乏赞词褒语,或赞其绝世的文采,或赞其美好的人格,景仰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志向,歌颂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表扬他的忠君爱国,赞美他的孜孜求索,却很少有人从“抗争精神”这一角度来解读他。本文试从屈原的作品开始分析,论述屈原身上的“抗争精神”,赞扬他的“革命性”,并表达对这一精神的无限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5.
误读的屈原     
据说有个天才创造了一种万能的高分作文模式——屈原向我们走来……只要考生在作文开头引进了这句话,作文境界立即攀升,高分立等可取。比如高考作文题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可以这样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如果中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这就更好办: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最简单的是这个中考作文题——那一幕,我难以忘怀,可直接引进:屈原向我们走来,峨冠博  相似文献   

16.
不屈的屈原     
深秋时节,鄂渚岸边,湘江奔流,一位诗人,在秋冬的寒风中遥望,在冥冥的森林里叹息。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被流放了,想起那没有主见客死秦国的怀王,想起那貌美如花阴毒险恶的郑袖,想起那和郑袖狼狈为奸屡进谗言的靳尚,想起那纵横游说施恩行贿的张仪,想起那软弱无能支持投降的顷襄王……他不禁一声长叹:“哀南夷之莫吾知兮!”的确,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支持他,他只有怀抱着自己的“蕙兰”孤独前行,他就是——屈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屈原的悲剧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以至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一位人物,同时也是上演"人生悲剧"的典型角色.基于这一认识,作者综合屈原所处时代、社会和他的人格、思想、精神以及相关论述资料,试对其悲剧作简要分析,并期待今人能从中得到一点有益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