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初、高信息技术教材考虑到学科自身特点、地域差异,采取了零起点、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由此带来的现象是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知识重叠的现象十分突出,如果日常教学中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重复教学,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隋绪。为了避免初中学过的内容到了高中还得学习一遍的重复教学现象,我们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深度比较分析,根据初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学思想、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各有侧重地开展有区别的教学,实现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互补性衔接。  相似文献   

2.
马小娟 《生物学教学》2012,37(10):14-15
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包括初、高中两个阶段,高中生物学教材需要以初中的生物学知识为基础。本文阐述了初中生物学教师重视初高中生物学知识衔接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主动衔接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徐忠 《考试周刊》2014,(79):120-120
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低、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使用教材的再加工、知识迁移、任务分层、练习半成品化等方法让信息技术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收获,都能完成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完成现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1问题提出自从初、高中实行新课改以来,"初、高中衔接教学"一直是教学一线的热门话题.由于初、高中在知识、学法、教法上出现了一些"断点",影响到高中师生的高效教学与学习.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到高中却学得很吃力,成绩明显下降,着实令人担忧.疑惑之余,高中老师开始怪课改、怨教材,甚至"骂"初中.冷静思考,面对现实,"初、高中衔接教学研究"应运而生,成了很多学校的高中入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夏迎燕 《教师》2013,(35):108-108
学生受家庭教育、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差异性,因此。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应该具有差异性。开展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利用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本文结合江苏科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通过对差异性教学的分析,提出了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恒 《考试周刊》2012,(59):119-119
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教学现代化条件的改善,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配齐了多媒体教室,安排了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高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当前也有部分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忽视现象。  相似文献   

7.
兰颖 《江苏教育》2023,(39):85-87
高中信息技术是初中信息技术的延续,在“双减”背景下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初中减负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更加高效。大单元教学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及其运用,采用大单元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从激发学生兴趣着手,以兴趣导引学生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为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思路。粤教版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必修)》第一章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在初中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加深。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内容。然而相对枯燥的信息概念、特征、信息技术定义以及信息技术应  相似文献   

9.
张淑萍 《考试周刊》2014,(44):143-143
<正>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认真查找分析原因,研究有效教学策略,解决高耗低效问题,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高中信息技术走向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1.以钻研熟悉教材为抓手,优化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能够对教材驾轻就熟。在设计教案时要从  相似文献   

10.
朱锋 《考试周刊》2014,(78):103-104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领域中,为了在高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单独开设的一门必修学科。作者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产生和发展入手,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愈显突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势在必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作了具体的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利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正确了解和掌握,有利于促进各地信息技术课程普及工作的开展和切实落实。  相似文献   

1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普及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合理运用所学知识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信息服务,在理论教学与学习实践中,不断增强信息辨识、信息获取与信息利用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找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赵芸蓉 《考试周刊》2012,(68):120+141-120,141
县城普通高中学生大多是县城初中和农村初中升上来的学生.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同时,作为不参加高考的学科.在高中学校里受重视程度不够。就如何在县城高中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来一线教学工作经验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任书云 《广西教育》2014,(38):68-69
阐述高中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差异情况,从教材、教学方式、学生等方面分析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对Excel表格的学习应用教学为例,探讨嵌套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广泛、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FLASH作为一款优秀的动画设计软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块,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课时安排比较紧。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怎样改善教学,是值得思考的。结合四年闽教新版教材的教学实践,作者就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中FLASH知识块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了使得物理教学更好地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要求,本文简略阐述了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该问题的研究意义,并从辅助开展协作备课、融入理论和实验教学以及提高教师信息能力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路径,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以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支撑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为了在高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单独开设的一门必修学科。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入手,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教育学习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由于初中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的水平、知识、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城区就读小学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部分家中有电脑的学生的水平更好,但从乡村来的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较为有限,有些学生甚至连计算机都未接触过。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秋季浙江省的各所高中开始实施新课程教育,在这之前,许多实验区的一线老师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思路,大胆地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然而这毕竟是一场"既试验课标又试验教材"的数学教育变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譬如初中和高中知识的衔接、模块教学的理解、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及度的把握、学分考试与认定、信息技术整合等.这些问题有待于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自基础教育新课程开始实施以来,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从基础课程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理念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变。目标,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未出台,所以一切的课程目标,都沿用了基础课程的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