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8,(3):14-15
科学家绘制的全球海洋污染地图显示,世界上的海洋几乎已经没有净土了。 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严重影响着地球气候,更决定着地球上所有生命群体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但现在,海洋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表面约有71%是海洋。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海洋对大陆的气候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海洋中各种现象的过程,就能了解大陆气候变化的规律,合理地利用海洋宝藏。研究海洋,需要弄清楚海洋的深度、海洋各个地方在一年中温度的变化、海水的化学成分、海洋中的生物、以及海底泥土的成分等。测量海洋深处的温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使用一种特殊的深水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在测得温度后,能够自动倒转过来,把指标固定在一定  相似文献   

3.
海洋接纳来自陆地的泾流,覆盖地球71%的面积。海洋博大深邃,海水中80多种化学元素和相应的环境创造出50多万种海洋生命。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巨大财富。大自然的神力在海洋与人类之间已建立起巧妙而和谐的纽带。海水蒸发之后以雨雪的形式返回陆地,参与水圈的循环,调节地球生物圈的气候,孕育滋润着万物生灵。人类的生命活动依赖着水运输代谢物质和传递能量,才使得人类繁衍继续。海洋奉献给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随着陆地资源因大量开发而日趋枯竭,海洋便倍受国际社会的瞩目,它对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国家把注意力转向了海洋,并且加速了向海洋进军的步伐。一、海图制图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巨大水量的星体,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而积为3.67亿平方千米,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可以说地球是一个水球。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这些能源包括海洋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风能等。  相似文献   

6.
海洋,阔达36000多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集中了地球总水量的97%。海洋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更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其中不仅孕育着潮汐、波浪、海流,以及海水温差和压力等可再生能源,同时茫茫海水中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核能。人类利用核能的方式就今日的技术水平而言,主要有重元素裂变与轻元素聚变两种。实现重元素如铀235的受控裂变,已进  相似文献   

7.
一 现状和战略需求 我国是海洋大国,不仅有广阔的海域和绵长的海岸线,而且我国海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海水化学、海洋生物、海底矿产、海洋能源等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海洋经济的新增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4%左右,到2020年预计可达8%左右。  相似文献   

8.
湛蓝的海洋,生活着丰富多彩的生物,是人类的天然食品库,它那占地表71%的洋面,还是巨大的太阳能接收器。据科学家测算,海洋聚集的太阳能相当于当今世界发电量的4000倍。从古到今,科学家们一直想把海洋能取出,为人类服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随着技术的完善,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设想,即将实现。海洋温差发电初战捷科学家们认为,热带海洋表层的水温约44℃,深层海水则在冰点附近,如同时抽取800米深处海水与表层热水进行循环,用低压蒸气推动叶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一切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海洋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海洋。为此,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海洋科学家更是提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0.
<正>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浩瀚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最后疆域。面对人口爆炸、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三大危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股强劲的潮流。围绕着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国际竞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以细胞和分子水平为主的实验海洋生物学已成为国际海洋生物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海洋生物技术则成为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重点高技术之一,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生活着20多万种生物,生物量以亿万吨级计;在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每年可为人类转化30亿吨水产食品,人均可达560公斤。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海洋渔获量逐年减少,鳕鱼、比目鱼产量下降,带鱼、黄鱼前景不妙,有2/5的野生鱼捕捞已达极限,1/4已捕捞过量。渔业资源纠纷迭起,各国为捕捞限额争吵不休,远洋渔船争斗也时有发生。单纯  相似文献   

12.
海洋生态文明与海洋科技创新之间协同发展能够有效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在阐述二者协同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复合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模型分析2006-2016年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系统与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协同状态的时空演变和原因.结果 显示:(1)两系统有序度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和24%,海洋生态文明系统有序度整体高于海洋科技创新系统;(2)二者协同度总体呈持续攀升状态,但目前仍处于一般协同状态,且协同过程存在波动性;(3)中国沿海各地区根据协同状态和进化速度的不同可划分为七大类型,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占全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逐渐进入了人类的视野。海洋.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所提供的生物生存空间比陆地大上百倍。特别是深海及洋壳以下的广阔区域里.蕴藏着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资源和巨大遗传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14.
<正>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是中国海洋仪器仪表研究、开发、生产的主要科研单位,在海洋监测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过去的二十年里,在省科委、省科院的直接领导下,得到了国家海洋局、一机部、海军装备部的大力支持,使我所在海洋监测技术研究、海洋气象、水文仪器研制生产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九十年代中期,我所研制生产海洋气象水文监测仪器及海洋调查工具产量和品种占全国50%左右,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科技体制改  相似文献   

15.
科技快递     
《百科知识》2004,(1):40-41
海洋未知鱼类达5000种 占地球面积70%的浩瀚海洋中到底有多少种鱼?多国科学家的最新普查结果是约1.5万种。他们同时预测此外可能有大概5000种鱼类尚属未知,有待发现。来自53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曾于2000年正式启动耗资10亿美元的”海洋生命普查”计划,目标是到2010年查明  相似文献   

16.
孟凡 《今日科苑》2007,(19):28-29
海洋,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人类的许多梦想,它的广阔,它的浩瀚,它的神秘,它的激扬无不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对于浩淼无垠的海洋,究竟还有多少是我们未知的?以海洋之心探索海洋,李玉成教授便是这样乘长风,破万里浪,在研究的海洋里扬帆远航。记者:李教授您这一路走来,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程呢?李玉成:我祖籍浙江宁波,父亲是位经济学家,由于工作需要,长期在上海执教。1932年12月,我出生于上海。1949年在上海中学毕业后,因为向往物产丰富的东北,报考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就读港工专业。1953年毕业后留校工作,直到2005年退休。1954至1959年我有幸向苏联专家学习,学会了从事  相似文献   

17.
正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被誉为生命摇篮的海洋,拥有着世界90%以上的物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在这个进程里,上海海洋大学正奋力走向时代的前列。"渔权即海权",这一办校主旨也是1912年上海海洋大学创办之初时对我国近代"海权"战略思想的积极体现与实践。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消费、出口国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吸引公众注意解决影响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海洋问题。海洋占地球表面的2/3。同时,人类对这个拥有几百万种动植物的巨大宝库了解得还很不够。几十年  相似文献   

19.
网箱养鱼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鱼类养殖的一种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地应用于培育鱼种和饲养各种经济鱼类。我国笼养殖扇贝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海水养殖的一种方法,1989年全国扇贝养殖贝肉产量达12.9万吨,占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的8.2%。定置性渔具为主要海洋渔具之一,在我国其产量占海洋捕捞产量的30%。由于水域中部分低级生物易在网箱、网笼、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福建省、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省以及海南省海洋科技成果研发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在2009年至2013年期间的福建省五年内平均海洋科技成果研发效率始终远远低于其他海洋强省的平均水平。其中2012年的研发效率最低,这说明了福建省海洋科技研发机构对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出现了科研研发的资源非效率,同时可能存在着科研方法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其他方面的问题,阻碍了福建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需要在今后的海洋科研中加以重视与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