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郭熙的《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夺其造化”,是其美学思想核心。郭熙强调了创造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生命活力;创作主体必须直接审美观照自然山水;艺术家必须善于营造一个兴奋适意的创作心态;“三远”论表明了中国山水画艺术走向了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2.
郭熙的山水画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集》是山水画理论的集大成。它的美学价值在于明确回答了山水画的本质特点是源于人热爱自然山水的本性,论述了人的情感变化与自然山水景物变迁的对应关系。它的艺术价值在于提出对自然山水“取之精粹”的艺术概括的观点,以及中国山水画的视觉原理和空间表现的“高远、深远、平远”即“三远”的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3.
人对山水的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观照活动。人对山水或主体对客体采取审美态度,首先必须具备超功利、超道德、摆脱理性意识的“林泉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山水审美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审美体验活动要经历从感官的愉悦到精神的超越的过程,即先是耳目之欣悦,继之而来的是心灵的律动,到最后则是“目不知毫素,心不知笔墨”的生命愉悦。如此,审美主体不但对客体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对其自身也是一次精神的提升,使自己从现实生活中世俗的人转变为一个“佳意好景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的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4.
<林泉高致>是我国山水画发展至高度成熟时期的产物,其中的许多理论影响了后代的大批山水画家.文章试从"可游可居"这一立论出发,来探讨<林泉高致>的意境美学.  相似文献   

5.
“远”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有关审美距离的重要范畴.其审美距离义具体又分为两端:其一,主体与客体的现实时空距离,如谢榛、王十朋、祁彪佳等人所论之“远”;其二,主体之心与功利现实的心理距离,如陶渊明“心远”、欧阳修“心”之“趣远”.古人论“远”只分别关注到时空距离带来的特殊美感和超越功利的心理距离问题,却未将二者有机联系到一起,没有进一步意识到现实的时空距离是实现审美心理距离的条件.以“远”论审美距离,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山水画论;在山水画论中,“远”完成了从审美距离义到山水意境义的飞升.  相似文献   

6.
《林泉高致》中包蕴着灵动的生命美学思想。《山水训》是《林泉高致》中最为重要的篇章,文中提出的"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等理论,把自然的生机和人类生命的和谐当作审美的最高理想,表现出我国古代画家对自然山水的抚摩眷恋,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命精神的"写真"。这些理论对当代生命美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中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艺术境界,只有通过《林泉高致》中“三远”即“高远”、“平远”、“深远”的绘画方式才能实现,进而达到中国山水画审美的空间意识。郭熙的“三远”论,是他对山水画意境的一种有力概括,从表现“远景”开始,进而构成“远势”并弛向“远思”。画中“远”的空寂,使人的思绪跟着山水的“远”而无限延伸,渐渐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郭熙的《林泉高致》是具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及哲理性的文献,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郭熙的《林泉高致》与李成的《山水诀》这两篇画论在语言和风格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在于单纯的文本与文本的比较中,能不能探索出一条同时对二文作者的个人情感以及社会性都能够深层理解的路径。比较两篇画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试探性的。它没有得出推进性的成果,但对于后文的展开也是必要的。二是中心论述。每一次论述,都是以对《山水诀》中的某一句话开始的,而对在《山水诀》中没能出现却在《林泉高致》中有所涉及的内容,由于论题所限制就完全忽略过去了。  相似文献   

9.
王维是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禅趣丰赡。独具审美意味。禅宗美学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美学特征,传统认为,“空灵冲淡”是其主要审美风格。本文在承继“空灵”之说的同时.将审美风格直接通向禅宗本体的“静”。并在此基础上以“诗中有画”为切入点.经由绘画之“逸”而达于其诗歌之“逸”,从而建构起王维山水田园诗新的审美风格一空灵静逸。  相似文献   

10.
“道”是具有本原和本体意义的哲学范畴,对中国古代美学有巨大影响。道不是一家一派之道,而是一种以儒、道二家为主,究天人之际的化精神,所以道并不是一个美学范畴。但是,对老庄之道的体道方式虚静,对孔孟之道的追求方式中和都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加之“心”“气”两个具有本体意义范畴的综合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美学范畴的独特性就凸现了出来。道对心、气又可以容纳和涵盖,所以,道虽不是美学范畴,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哲学门径。从道的起点出发,本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优势生存”与“优质生存”分别从不同层面上体现了主体对生命历程和样式的一种诠释和表达,“优势生存”伴随着人的历史发展外化为人的一种生活态势、生存理念或是人的一种价值追求,但它不应是人之生存的归宿,因为优势生存只是人发展的一种跳板或动力,只是人生命展开中的一个凭借,而“优质生存”则体现了对自我的一种反思与感悟,对自然与社会所持心态的和谐,以及对待他者所拥有的那份理解与宽容,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人的境界是人生命本体生存和生活的状态,它是评价人存在价值的根本指标。当今要逐渐树立以"万物共荣共生"的生命理想为人生的最高意念,在此意念上建构起来的教育形态便是教育的一种全新的境界。它突破了道德的束缚,上升到审美的高度,并以此为指标,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实现着平静、和谐、博爱的教育本真。  相似文献   

13.
“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老子《道德经》的重要命题.老子认为,只有以“啬”这一理念去修身治人和敬畏自然,才能符合“长生久视之道”,从而达到天人和谐的人生境界.根据“治人事天莫若啬”的生态环保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应大力提倡与宣传“崇尚简单生活”的理念.“崇尚简单生活”是人的一种美德,是一种新的环保理念,也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绿色生活,更是人的一种幸福快乐的最高人生境界.在现代社会中,老子的“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逸”是中国古代美学中一个独特而又蕴涵复杂审美旨趣的范畴,它从一个普通的语词发展到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美学范畴,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演化过程。“逸”代表了中华民族寄情山水的高远韵致和对不凝滞于外物的道德品格的追求,更是中国士人的一种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5.
《红字》中的"森林"意象,从四个方面反映了霍桑对人性本质的认同及他对人性解放的探索性的思考:1.森林是爱的方舟,生命的源泉;2.森林给主人公提供了展示原我的舞台;3.森林为主人公提供了反思和成长的空间;4.森林体现了一种乌托邦式的自由,因而这一意象具有多种艺术功用。  相似文献   

16.
宋人畅游山水之余,创作了大量的游记。在游记创作中,宋人将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注入其中:首先完善了承载表达美的文本内容,其次拓展了对审美对象的认知,再次提出了以"林泉之心"去观照山水,以"身及山川而取之"的审美模式来获得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在长篇小说《受活》的代后记《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中,对中国现当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提出尖锐批评,并认为“现实主义,不存在于生活与社会之中,只存在于作家的内心世界。现实主义,不会来源于生活,只会来源于一些人的内心”,提出“超越主义的现实主义”。这些观点既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情况,还涉及文学原理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提出质疑,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绘画语言的解放及对立的探索是分不开的。"纯粹美术"和"抽象表现主义"事实上都是一种"语言直接成为本质的显现"的绘画艺术。对其应取兼容并包之态度,则是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尊重历史是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尤其需要尊重历史。本文经过对历史资料和文学赏析文章的考察,以及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指出该词通篇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如梦”句非但无颓废消沉之意,而且恰恰是苏轼豪放风格、达观胸襟的展示。  相似文献   

20.
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就是要通过对日常思维的批判,确立一些终极的生活原则,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即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权所动,保持自身的独立与自由。哲学态度的生活就是以出世的态度入世。出世的生活正如入世的生活,两者都了无趣味。纯粹出世的生活心如槁木,缺少生机;而纯粹入世的生活则斤斤计较于眼前的一己所得,形同猪狗。只有以出世的态度入世,生活才具有张力和生机。以哲学的态度生活,即以理性的态度生活,而非以宗教的态度生活,也非以科学的态度生活,非以艺术的态度生活。因为唯有哲学具有自我否定能力,从而能够趋向于无限之野。哲学立足于人,而非神,但又保持着对于神性的敬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