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原刊名为《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变更刊名前主要刊登国外中医中药方面的文献,出版形式以文摘、编译和综述为主.变更刊名后,由原来的二次文献逐渐转为一次文献.一次文献无论从稿件的选用、内容的审校,还是从杂志的排版规范上,均发生了较大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尽快适应这种转变而投入了大量精力,学习并掌握了很多二次文献中不常涉及的编审知识,同时也对审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现简述如下.@@一、杂志编排审校中的问题@@一次文献从编辑流程及方式、审校内容、编排格式等方面均较二次文献有了较大转变,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编辑自身素质和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疆人文地理》自2008年9月创刊以来,至2011年5月已出刊18期。期间,从封面这个典型窗口看,标志性颜色更换了三次,也说明《新疆人文地理》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变化。创刊号(2008年9月)~2009年第6期(总第9期),为深蓝色框封面时期。期间刊名字体大小变更了两次,刊名颜色变更了三次。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文献资源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一次文献保障、国外文献保障以及如何利用网络提高文献保障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出版史料》2003年第4期发表李传新的文章,称赞已于1994年停刊的《世界图书》杂志是读者向往的一扇窗,介绍这本杂志的前身是《国外书讯》,于1972年试刊,出至1979年9月,以后用《世界图书》刊名延续出版。这篇文字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这里谈谈我所了解有关《世界图书》前身的一些情况和背景,作为对李文的一点补充。据现有手头资料和当时参与编刊工作的吴仁勇同志介绍,在《世界图书》前身《国外书讯》之前,还曾出版过《国际图书通讯》和《进口业务通讯》,也可以说是《世界图书》前身的前身了。由于一些原因,《国外书讯》之后还用过《参考文摘》和《国外科技书讯》的刊名。  相似文献   

5.
我国医学期刊应用结构式摘要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大雄  王秦玲 《编辑学报》1994,6(3):171-172
自1985年Haynes和Huth倡议在生物医学期刊采用“信息量更大的摘要”(more infor-mative abstract),1987年美国《内科学纪事》(Annals oflnternal Medicine)提出建议并率先在该刊推出结构式摘要以来,迄今国外已有《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CMAJ)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与国际医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和生物学编辑委员会(Committee of Biological Jour-nal Editors,CBJE)有关的约30家有影响的医学期刊使用了结构式摘要。一些重要的国际  相似文献   

6.
《新上海档案》2005,(10):31
罗洪恩在《贵州档案》200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目前,我国档案部门的编研工作存在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更多的编研成果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处于档案部门“孤芳自赏”的状态;在众多的档案编研成果中,一次文献已具规模,但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严重不足,因此,档案编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宣传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数量较少的档案二、三次文献,作者翻阅了近年来我国较有影响的《新华文摘》杂志,其中出自档案界的文章微乎其微,但也让人感到有所欣慰,如孙钢的《革命先行者的珍贵文献》(介绍孙中山致越飞的两封信),朱金甫、郦永庆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禁烟问题新探》,  相似文献   

7.
尹玉吉  刘万忠 《编辑学报》2002,14(3):222-223
二次学术文献是专门搜集、梳理和检阅并控制一次学术文献的文献,其意义和价值还在于弥补一次学术文献的缺陷.二次学术文献编辑的素质要求,既有一般编辑的素质要求,更有自己的特殊素质要求.关于二次学术文献编辑素质的问题,至今还很少有人问津.作此探讨,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高元宰编辑并发行的印刷杂志,在印刷学术研究史上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文章认为高元宰编辑的《中华印刷杂志》1935年出版了两期,有的仅简单介绍一句。①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高元宰主编的这一杂志没有连续刊号,笔者目前看到的版本有三种:一是《印刷画报》创刊号(图文版),封面刊名为蔡元培题,1934年5月出版。二是《中华印刷杂志》照相制版术专号,封面刊名为黄炎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三次文献在学科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学科建设的视角,明确图书馆三次文献的基本内涵,揭示了图书馆三次文献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对正确选择三次文献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开发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有利于转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思路,有利于推进三次文献开发利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文摘杂志》是前苏联最主要的一套二次文献。从50年代开始从几种文摘陆续发展到100多种,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一般说来,苏联出版物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比较规范的,其实不然。就拿《文摘杂志》来说,也存在着出版混乱,改名频繁,使期刊工作者深感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环境下二次文献的生存及其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二次文献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数字环境下面临的困境。在针对二次文献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数据库与一次文献数据库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二次文献的优势和竞争力所在,进而探讨了二次文献和二次文献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文学术期刊文献资源的集成整合与二次编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滋兰 《编辑学报》2000,12(1):13-15
分析当前影响学术期刊文献资源有效利用的因素及传统的手工二次文献整合编辑存在的问题 ,强调了信息时代对中文学术期刊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集成整合与二次编辑的必要性 ,介绍《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文献信息编辑的特点 ,以期引发读者对开发其他文献资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出现一种在加工层次上实现知识整合、功能上适用知识服务、效用上参与知识创新的新文献,从文献加工深度划分文献类型的角度,继一、二、三次文献序列,命名新文献类型为 “四次文献”。描述“四次文献”的性状、概念及特征、发展态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日本"末次研究所"剪报资料》简称为"末次资料",是我国孤本珍贵文献,主要内容是1912年至1940年7月这段时间,"日本末次研究所"收集的国内外重要的中文、英文、日文报纸的剪报资料。本文从选题特点、选文特点,以及分析"九·一八事变"专题,对末次资料(中文部分)的编辑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期刊在出版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改刊名、改刊号、一刊多版等,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期刊的采访、著录、分类等工作,从而影响到读者对期刊的检索利用。依据《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期刊著录工作应注意刊名变更、版本变更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 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共事模式的转化《上海报告》认为,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即从重分工到重存取。国外的情况如何,姑且不论。我个人觉得,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目前必须分工与存取并重,甚至分工还要重于乃至包括存取。文献资源是一种信息资源,它不同于土地、石油、粮食等物质资源,同一信息可以共享。文献资源不是自然生成的,是人类记录、积累而成的。有计划地建设和盲目堆积结果不同,一馆计划与全面规划后果也不一样。80年代末所进行的全国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 资料室要想谋求生存和发展,要想真正成为全校图书情报系统的组成部分,就必须按《规程》的要求去执行,充分发挥现有资料室工作人员的作用,“着重进行专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开展情报服务”,也就是加强情报职能,尽快从图书工作向专业情报工作方向转变,从目前的杂务型或图书馆型向情报资料型方向发展,根据本系的专业内容,按教学大纲和科研计划收集并组织所需资料,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解决本系教学和科研上的新问题,并着重编制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打破只在提供一次文献上作文章的落后局面,逐步使资料室形成直接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文献情报的基层单位。形成图书、情报、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8.
牛芳  张颖 《档案学研究》2004,18(3):33-37
统计分析近5年来《档案学研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转载的情况 ,从被二次文献利用的角度对《档案学研究》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上)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图书馆杂志》1999年3月号刊载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一文,原是“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与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联合调查组”的研究报告中,关于理论研究框架的具体阐释。此文(为讨论时行文方便,以下均统一简称《报告》)引进了当代世界发达国家文献资源管理利用领域的一些新思想与方法,并参照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例与数据,提出了从加强文献信息的获知、获得能力入手,研究文献资源共享问题的新型理念,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同年,《情报资料工作》杂志第4期,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并思先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的新视野》一文,进一步阐释了《报告》与传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基本分野,使关于新型理念的思考与讨论开始浮出水面。有鉴于此,本刊从2000年第7期起,将连续刊出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报告》的商榷、研讨论述,就这一关系我国图书馆事业百年大计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我们热忱希望各地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积极参与这一讨论,及时提供自己的观点或不同看法。我们希望,在图书情报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思考中,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理论建设得以发展和深化,并对我国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AACR2的审议过程看描述性编目条例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ACR2 1998修订本》出版前后,曾有三次国际会议直接或间接对AACR2进行过审议。本文从AACR2的性质问题、现存不足及症结所在三个方面,对描述性编目条例(含《西方文献著录条例》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未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