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剑 《大学时代》2006,(5):18-21
求职路上,“霸”字已当头。面霸,跟某种面食无关,而是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每发出一封求职信就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的“牛人”;巨(拒)无霸,发十几封甚至几十封应征信都如石沉大海,机会全无者。会霸,凡招聘会都出席者;听霸,凡校内演讲会都出席旁听者;投霸,凡公司招人都投寄应征函件者;笔霸,凡投出应征函件都有笔试机会者。此外,还有一个跟觅职有关的词语,叫“霸王面”。“霸王面”与传统的“面霸”不同,是指那些没有接到面试通知,但是强行去面试的人。“霸王面”是招聘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找工作方式,即求职者没有得到面试通知,就直接到招聘单位要求面试。使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有两类人:应届毕业生和年龄较大、学历不高但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人。专业求职网站前程无忧校园招聘频道曾做过一个小调查:你对“霸王面”持何种态度?没想到在仅仅一周之内,就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参与。32.76%的受访者表示对这一举动“非常支持”,而站在“完全不支持”立场的人占到20.31%,还有几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理解,但不支持”,可见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理性的求职途径。  相似文献   

2.
就业加速度     
有的毕业生从毕业前一年就开始频繁赶场,频频面试,成为当之无愧的“面霸”。而屡试屡落第,又成了无奈的“拒无霸”。有的一再推迟就业,“本而研”、“研而博”后又不得不面对“年龄尴尬”。于是,众学子开始企盼今年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能成为其就业途中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3.
成功之门     
一次,我去一家位于25楼的大公司参加面试。 我提前半小时就来到了公司。走进大门,见电梯旁围满了很多应聘者,他们一个个显得焦躁不安,原来,是电梯坏了,电梯间里一个老师傅正在修着电梯。那些应聘者不停地问着:“老师傅,还要多少时间可以修好?”老师傅不很肯定地答道:“大概要十来分钟吧。”他们看了看时间,又开始耐着性子等下去。这时,我想,如果十来分钟还修不好呢,这不要误了面试时间吗?与其在这里没有把握地傻等,还不如自己辛苦一下,步行上楼。于是,我转身“蹭”、“蹭”、“蹭”地向25楼跑去。  相似文献   

4.
武侠小说上有武林霸主,他们在江湖上以强力取胜,呼风唤雨,雄霸一方.现代职场上有"面霸",他们充满了革命的豪情,对面试机会来者不拒,誓将面试进行到底.我,一名武汉文科小本女生.在求职的江湖上左冲右突,茁壮成长为一名面试巨无霸,完成了从一个遭人拒绝会脸红的白面小女生,到一个在面试场上气定神闲的"面霸"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巩高峰 《大学生》2013,(7):76-76
正这是听来的隐婚故事,为了保持它的真实性,我用当事人的口吻复述它。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现实迎面泼了盆凉水——我简历投得发件箱都爆满了,笔试写废了两位数的笔芯,面试面得脸发绿,一路从"投霸"、"笔霸"混成了"面霸",可结果无一例外,于是成了江湖人称的"拒无霸"。所以有一天我人品爆发竟然过三关斩六将拿下一家蛮大公司的offer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那段时间“网友热”在校园里萌发。这同我无关,我家的电脑没有modem,没有上网。那段时间“网友热”在校园里蔓延。这同我无关。我的朋友没人交网友。那段时间“网友热”在校园里燃烧。身边的许多人似乎都忙着上网。我曾亲眼看到一个男生,在网吧一坐就是一个下午,无非就是他的OICQ上多了几排新名字。但这与我无关,虽然朋友中已有人交网友了。可这仍旧与我无关。真的,即便我对电脑是无比精通迷恋,但这  相似文献   

7.
“迈克和托德的薪水相差$21,迈克的薪水比托德多$20,迈克的薪水是多少?托德的薪水是多少(答案中不包含小数点)? 这个问题是微软公司IT技术专家史蒂夫·多布斯曾在一次面试上遇到的,那次面试是多布斯所经历的最令人筋疲力尽的面试之一。这个问题对应聘“电话技术支持”这一职位到底有什么用呢? “那时,我实在看不出这个问题与我应聘的职位有  相似文献   

8.
在即将毕业的那些日子,每天我都在设想着未来。因为考研成绩没有下来,一切都是未知数。在那段等待的日子里,我也曾找过工作,但都是抱着积累面试经验的想法而去的。研究生考试,我报考的是清华大学,必须承认,对那所名校的向往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思想,所以并未将找工作事情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9.
尹正陶 《四川教育》2004,(10):18-19
时下学生爱上网。我曾对一千多名学生作过无记名问卷调查,上过网的学生占93.7%。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阅读新闻及聊天、游戏。堵不如疏。我暗暗注册了一个QQ,并在学生中搜集QQ号码加为好友。因为熟悉学校和班级情况,所以聊起来很“投机”,很快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直到他们高中毕业后我公开了QQ,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班里的许多秘密是他们瞒着“班主任”亲口对我说的。一、“破案”的工具打开电脑,狐狸、小兔子和各式头像会在显示屏里“闪亮登场”。对照所记号码,班里有多少同学在上网,是上学时间还是课外时间都一目了然。与…  相似文献   

10.
苏静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见到我时她眉毛一挑,很自豪地告诉我:“我跟他们不一样,我找到工作了!”他们是指跟苏静一起到中央电视台做大学生就业节目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本科、硕士,男生、女生,都即将毕业,但都在找工作中遇到极大的困难。苏静,和她的名字不同,豪爽、直接,典型的北方女孩。“我是面霸,把我们市的企业都面试遍了,可是没有一家要我。我原先想这个月底再不行就换个城市接着找。”虽然遭受了这么多挫折,苏静讲话还透着股一定能找到工作的自信。不过我也从这坚强的背后看出隐隐的不安。大学期间苏静是系学生会主席,班里的…  相似文献   

11.
漫漫求职路,吾上下求索,如何能获得职场垂青?如何能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一位经过63场面试的“面霸”告诉你……  相似文献   

12.
7月,是高校学子离校入职的高峰期,在这个特殊的月份,人们不禁回想起去年的一条旧闻:某高校毕业生洪刚去年一年内先后投递简历近800份,得到了42次面试机会,他参加了23次,平均每两周一次,被同学们戏称为当之无愧的"面霸",由于屡求职屡碰壁,他又成了"拒无霸".  相似文献   

13.
“就要毕业了,大四刚开学的时候,面对着纷纷而来的用人单位和无数和我一样的应届毕业生的竞争,也有些茫然。但一年下来,回首我的求职之路,自己突然觉得很有曲折离奇的感觉了。要说,还是得从电脑里保存下的二十多个针对不同公司而做的简历说起——我是如何成为了一个‘面霸’并由此得到了我的工作的。”——文东,男,24岁,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14.
在校时我是学机械电气专业的,因而我理想的职业是到一家大型重工企业做一名高级技工。毕业后在家闲待的时候,我在本市“供求信息中心站”里留了一条求职信息,没多久就有了回音,一家生产机械配件的韩资公司要我第二天上午10点去面试,地址在“财富广场”D座12层C室。这让我激动不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毕业在2003年,似乎什么都遭遇了,工作难找又碰上了可怕的“非典”。转眼已经过去两年,可那段日子再回味起来,还是有些心有余悸。寒假回来,京城里的气氛就有些不一样了。在火车上听说广州的白醋卖到了几百块钱一瓶,以为是天方夜谭,可回来后不久,北京的药店板兰根和白醋都抢购一空。口罩也随之紧俏起来,然后就是84消毒水。原本寻常不过的东西,都开始脱销了。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北京的天空有些异样了。从三月底开始人心惶惶,一直要到六月快结束才从“非典”的阴影笼罩中出来。那个春夏非常郁闷。因为考研失败,我无缘继续留在学校,而求职面试又…  相似文献   

16.
粗哥 《大学生》2012,(12):66
求职最关键的毋庸置疑当属面试,但真正与老板唇枪舌剑表达自己还要看面试这一关。以前认识个师姐,总听见大家叫她"面霸",一直以为可能师姐脸长得有点大,后来见到其人发现人家瓜子脸,眉清目秀根本不是那么回  相似文献   

17.
夏末的夜里,一个人呆在空荡荡的房间。下意识地扭开音响,里面放的依然是那首不知听了多少遍的《宁夏》,熟悉的旋律从喇叭里流泻而出的时候,孤独荡然无存。闭上眼,仿佛又回到毕业前那段快乐而又充满着离愁别绪的日子。那是毕业前夕一个温润的夜,夏风送来缕缕清凉。我和同学们携手在街上逛着,说着开心或将要离别的话,笑闹的时候大家时而会莫名的忧伤起来,都知道这种日子就要离我们远去,而且一去不复返。忽然间,一个声音穿透了喧嚣,像一根绵长的线,牵引我的灵魂慢慢靠近。我在音像店找到了声音的源头,碟机里,那个女孩欢快地歌唱着,我整个人就这…  相似文献   

18.
暑假打工     
同学们 ,在漫长的暑假里你们做什么 ,玩耍 ?看书 ?参加学习班 ?还是打工 ?……我在漫长、也可以说短暂的暑假里 ,打了几次工 ,一次比一次好 ,从小型的工厂做到大型的工厂 ,从小公司做到大公司 ,所以接触的人越来越多 ,增长了我的知识和社会经验。有些老板还教我做生意 ,开着玩笑说 :“假如你现在毕业了 ,就把你“绑”着帮我做生意 ,想一些新主意。”放假的第一天 ,我就踩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地找 ,我找到一家制衣厂 ,可惜的是只收熟手。自己不是熟手怎么办 ?这时 ,有一股力量在驱使我一定要进去 ,于是 ,我去面试了。接待的是年轻的老板娘 ,我很…  相似文献   

19.
黄晔 《大学生》2012,(Z2):98-99
从2010年9月底投简历开始,到12月23日最后一场面试,我参与了70多次笔试、面试。从一开始,我找的就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经历。我只是想去看看,看看各个行业,看看各个公司,以及各个公司里的人。于是我的面经  相似文献   

20.
童心如镜     
孩子的心如玉一般圣洁,揉进任何私心杂念之类的东西都是对它的亵渎;孩子的心又是一面清澈的镜子,能把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内心深处都照得透亮。我就被这面镜子照透过一次,那种感觉至今让我回味不尽。这事发生在去年夏天,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难忘的夏天。像其他家庭一样,洪水、抢险、募捐成了我们那段日子里谈论最多的话题。五岁半的儿子那段时间显得特别懂事,每天晚上7点准时坐到电视机前看新闻,看到房子被冲垮、人员受困的镜头就急得直喊“怎么办”。幼儿园让小朋友搜集抗洪题材的照片,他把家里的报纸剪成了一个个“天窗”,给老师交了一大叠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