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仅一直坚持同“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而且还对“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的实质、特点,及其对党的事业的危害性作了精辟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开展思想斗争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他依据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其结果都是葬送党的事业;反“左”比反右更困难;如果站在“左”的立场上,把“左”当“右”反,其危害性更大;开展思想斗争要实事求是,切勿走极端。这充分体现了周恩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强的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确开展反错误倾向的斗争,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长期地坚持反对“左”和右这两种错误倾向,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思想战线上的错误思想倾向,从实际出发,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估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妥善解决,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重要前提之一。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做出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科学论断及分析,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认真学习和全而理解小平同志的这部分论述,对于我们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左”的错误产生的思想认识根源。文章认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左”的错误。这种“左”的错误曾严重地危害革命事业,如不及时防止,它会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左”的错误思想根源是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的根源在于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同修正主义作斗争时,曾经指出:修正主义有两种,即来自“左”的方面修正马克思主义或来自右的方面修正马克思主义。因此,共产党人总是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也要反对“左”倾机会主义。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决不能把“左”当成右来反,也不能把右当成“左”来反。 林彪、“四人帮”在教育战线推行的是一条什么路线呢?我们应该根据什么来判别林彪、“四人帮”教育路线的性质呢?是极右的还是极“左”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去分析林彪、“四人帮”在教育界的种种倒行逆施,具体剖析这条路线的内容和基本特征,看看它给无产阶级教育事业造成的严重后果,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为全面纠正“左”的错误奠定了基础。但在批判“四人帮”,纠正“左”的错误过程中,党内出现了一股怀疑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这股思潮若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给党和国家造成混乱。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及时提出:“我们必须一方面继续坚定地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另一方面用巨大的努力同怀疑上面所说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以后他又多次指出:“必须坚决肃清‘四人帮’带到党内来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以及在党内新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要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要多写这方面的文章,要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也要批判右的错误思想。”但“对‘左’对右都要做具体分析。”……邓小平同志这些  相似文献   

7.
一、指导思想上的变革和继承的统一 中国自1978年确立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以来,对继承和变革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是统一的、明确的,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既有“左”的“两个凡是”,又有右的“全盘否定”。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明确地反“左”,又坚定地反“右”。  相似文献   

8.
小平同志不止一次地强调,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既要反对“左”的错误,又要反对右的错误,但主要是反对“左”的错误。 1981年3月27日,邓小平同志在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同志的谈话中,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既要反‘左’,又要反右,重点是纠正‘左’的错误。”,“对‘左’的错误思想不能忽视,它的根子很深,重点是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同时也要纠正右的倾向”。 1987年4月30日,小平同志在同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谈话时再次强调指出:“几十年的‘左’的思想纠正过来不容易,我们主要是反‘左’,‘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我们既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但最大的危险还是‘左’。习惯了,人们的思想不容易改变。”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们党正确开展反倾向斗争的基本经验。其主要内容是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反对错误倾向 ;坚持党内思想斗争的性质 ,坚持团结的目的 ;摒弃“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传统观念 ;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和“不争论”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 ;开展反倾向斗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文章认为 ,反对“左”、右两种倾向是我们党在自身建设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党内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提出了许多光辉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必须反“左”反右;反“左”反右必须依据具体情况决定方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反“左”反右更要戒“左”戒右。在新时期,我们要不“左”不右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提出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的论断。他开展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加强党对敌后抗战文化的领导,广泛团结爱国进步人士兴起抗日运动新高潮。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毛泽东的主要助手,有客观存在的史实,有胜于雄辩的依据,更有权威的历史结论.因此,那种认为"突出周恩来,置刘少奇、朱德于何地"的悖论是不能成立的,不仅作为"主要助手"说的悖论不能成立,而且作为"毛周体制"说的悖论也不能成立."主要助手"说侧重于周恩来的历史定位;"毛周体制"说侧重于毛周关系,它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的角度揭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它为周恩来历史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长期工作中形成并成功运用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其内涵十分丰富。“求同”和“存异”是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求同”是寻找事物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是以“存异”为基础;“存异”是为了达到“求同”,二者互相联系。周恩来运用“求同存异”思维方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将继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不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而且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哲学、经济、军事、党的建设、外交、政权建设、统一战线、科学技术、教育、文艺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阐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6.
从建国后到"文革"前这段时期,在文艺界发生了一系列的批判活动。在此类的批判活动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文学现象,由于它们出现在特殊的文学环境下,其具有的文学意味值得研究。同时,周扬作为党的文艺政策的权威阐释者和坚定执行者,自然难免要参与批判活动之中,发挥作用。1954年开始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周扬作为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左翼文学内部的"宗派主义"矛盾,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即从这方面入手,以此作为研究周扬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周恩来的信念、思想、性格、人格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方面都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有着多重的关连。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有着极强的原则性,而作为个人的周恩来又充满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中日关系史中的周恩来是个人与总理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的形象,才是深刻在日本许许多多友好人士心中的周恩来。同时,也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周恩来,使得日本的各个阶层的众多人士,为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同中国政府一起构筑了一道别无他例的中日之间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周恩来一贯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主张。他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出发,在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中国在发展经济中,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同时认为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兴农、集约经营的道路;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落实农民的经济利益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对于农村工作,周恩来提出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另一方面要通过综合治理方法,全面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9.
现存的周恩来在中学时代的作文,在作文的数量、体裁、命题方式等方面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和南开学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周恩来中学时代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对周恩来思想和人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毛泽东关于革命领导权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的一致看法,为他们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毛周合作40多年,至死不渝,原因很多,但实现共产主义之志,走农村包围城市之道,这“志同道合”,才是其中最本质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全部成果可能就是在红军长征前,周毛之间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抉生死、定命运的关键时刻,毛周相互选择对方,这成了毛周合作领导体制的真正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