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渔《十二楼》被称为“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上乘之作”,这不仅仅是对它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其积极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内容的充分肯定。本文对《十二楼》所反应的思想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赵璇 《语文知识》2012,(1):78-80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蔚为风气,李渔的《十二楼》在众多作品中别具一格。由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自身生活经历,李渔在作品中表达的婚姻恋爱观念既带有近代意义又具有时代色彩,同时让人感受到一份真与善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李渔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戏曲家、小说家,他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和愿望,《十二楼》是李渔较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被誉为“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上乘之作”。《十二楼》的写作理想是“以风情之口述道德之意”,风情与道德的统一是李渔的追求。本文将对《十二楼》的风情现象和作者李渔的道学追求分别进行论述,试从这两方面对《十二楼》进行平面剖析,探讨如何从作品本身得出李渔用风情性的描述来表现他的道学思想的艺术特点,从而对《十二楼》的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也是一位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集《十二楼》被推崇为“清代小说之冠”。本文从作品的求变创新、大团圆结局、通俗感人等方面,探讨了李渔小说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分析李渔的小说代表作《十二楼》中一些主要的对称现象,认为它是一本将对称美发挥到极致的小说集。在这一点上,它在中国小说美学史上的意义类似于盛唐诗坛名作中通首对仗的格律诗和南北朝至盛唐时期从头到尾通篇对仗的精美骈文。  相似文献   

6.
文章拟从作品分析的角度出发 ,从构思新颖、情理结合、娱乐效果等方面论述李渔白话短篇小说集《十二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李渔小说《十二楼》具有鲜明的戏剧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借戏剧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学习戏剧的限制叙事视角、借鉴戏剧的艺术虚构手法、模拟戏剧的宾白技巧、采用戏剧的空间艺术等几方面。《十二楼》戏剧化特征的形成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十二楼》戏剧化特征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俗为主、雅俗共赏。《十二楼》戏剧化特征的文化意蕴的深刻之处在于:李渔对社会独特的观察角度、对生活现象深入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尊严与价值的推崇,彰显出精英知识的人间现实情怀。  相似文献   

8.
李渔《十二楼》在极力肯定人类情感真实存在的同时,又体现了传统伦理道德,形成了看似对立的情理调和.其情理调和,主要表现为爱情、亲情与友情母题分别演绎出的自由爱情与封建婚姻、绝户承祧与忠义孝悌以及邪恶私心与正义仁心之间的调和.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十二楼》考察李渔喜欢整齐的审美观。全文三部分:一、他对房子对人都有喜欢"齐整"的一面;二、他对人物的设置、段落篇章的结构、词句的铸造都喜欢采用对称性的写法;三、他对奇数、偶数句式的使用上喜欢采用偶数句式。  相似文献   

11.
秦川 《九江师专学报》1997,16(1):76-78,85
讽刺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两部古代小说;李渔的《十二楼》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作一比较,寻觅其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李渔的《十二楼》里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用数现象,这些数字除了表示数目的意义外,还蕴涵有几种非数字的意义。《十二楼》是古代作家有意"倚数为文"的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13.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集《十二楼》 ,在全书整体结构体制和单篇结构体制上都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这种变化与李渔标新立异的个性、过人的创造力、特殊的小说观以及话本小说文人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渔和艾衲居士是清代最出色的短篇白话小说作家。《十二楼》及《豆棚闲话》是清代短篇白话小说成就的最高代表。二人类似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特征,使其作品都体现出一种"社会反论";不同的创作目的和创作心态使他们的"反论"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5.
李渔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其传世的拟话本小说以《无声戏》和《十二楼》最为闻名。两部著作中精妙奇特的情节和人物带给读者非同一般的阅读体验,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文中明说暗喻的思想观念。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解析李渔两部拟话本小说中的思想观念,以便能够对其小说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十二楼》正话部分的情节结构模式是将情节分成五个单元: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处于平衡状态、外力1介入、打破平衡、外力2介入、故事中的人物事件重新恢复平衡。《十二楼》的线形结构模式是由李渔特殊的情节构思方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十二楼》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短篇小说集,旨在"以风情之口述道德之意"。他继承了传统话本小说的教化传统,但李渔平生思想,既有开明之处,也有陈旧可批判之处。因而书中的教化思想既不可尽信,也不能尽数舍弃,需细细分析摘选而后再做评断。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十二楼》的教化意味,研究蕴含在其中的作者思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叙事文学体裁的认识,李渔将《十二楼》各篇小说中最富于特征,最新奇别致的部分做为了小说的叙事重点。在短篇小说篇幅有限的情况下,叙事者通过调整叙事速度突出叙事重点,由此同时兼顾到了叙述的完整性和集中性,形成良好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渔的小说有明显的动惩意味,但其尚情的一面却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其所尚之情的主要内容是:(一)男女之情,(二)真率之情。其表达部情观的主要方式微妙而又曲折:(一)让作品的意义指向与道德劝诫相偏离,(二)偷梁换柱,以情释理。李渔的尚情观与晚明的进步思潮有一脉相承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李渔不但在戏曲中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而且把科诨引入小说之中,在小说中插科打诨,形成李渔小说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小说的叙述语言大量运用科诨,具有笑话体的特色;善于抓住人物滑稽性的动作和语言,塑造喜剧性人物;熟练运用谐音、谚语、熟语,善于创造富有个性特色的科诨语言;科诨富有机趣、理趣和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