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但也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社会问题.技术理性扩张了人类的欲望,强化了技术对人的控制,直接导致了技术异化现象的出现.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并不是要全面否定技术理性,而是要克服技术理性发展的片面性,推动人类发展观念的更新,实现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范式转换,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所阐述的人文价值观、生态文明观、社会稳定观、和谐发展观为我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技术悲观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技术的本质、发展趋势和拯救之道四方面简要介绍技术悲观主义的基本观点,然后指出技术悲观主义的五个思维特征,即批判性、前瞻性与建构性、形而上学性、主观性和矛盾性,最后把技术悲观主义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分别归结为否定性的思维方式、非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生态学批判肇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全球问题"。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技术批判思潮,它是一种以普世价值原则为基础,侧重于批判技术的社会应用,关注人类生存发展问题,以建构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的全球性、革命性、建设性批判。技术生态学批判实现了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唤起了人类对其在生态系统中地位的重新认识,导致了一系列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思想启示和方法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技术观集中表现为对技术的批判。技术批判作为马克思技术观的主题,根植于现代性背景下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对技术的批判,马克思反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存境遇。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技术批判超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表现为更为深刻的文化批判。立足于实践哲学,马克思的技术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哲学意蕴。同时,对马克思的技术观进行文化哲学的解析,也正是基于现代性背景中对技术本质的深层次哲学和文化的追思。  相似文献   

5.
技术思想与技术批判的现代考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通过对技术思想史的回顾 ,总结了人类关于技术的诸多思想、观念和态度 ,展开了对技术的多维度批判 ,基于此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技术的社会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现代技术及其应用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性的价值危机其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自然、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全面统治。技术理性因其所具有的无可抗拒的生产效率和能顺应任何目的的纯中性的工具化意味而蕴含着强烈的统治逻辑。正是这种统治的逻辑使现时代的人丧失了其批判和超越的维度而沦为工具性的存在。因此,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必然导致人的自由的全面丧失。人性危机的根源在于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的危机。只有借助"审美思维"超越技术理性的对象化思维,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工具性的存在方式,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本性。  相似文献   

7.
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思想的发展,也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人的技术化生存境遇的真实展现。在现代性深入发展、技术化生存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国内学界对此关注不够,特别是缺少一种基于整体性视野的系统研究。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技术批判思想已有研究的综述、评价,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哲学与技术:论历史与批判及资产阶级“技术哲学”的前提与功能》一书是原东德著名学者沃尔尕斯特与班瑟合著的一本技术哲学著作,此书因其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而相当具有代表性,至今仍得到技术哲学界的高度评价。文章试图打破著作原有的结构以问题为纲对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展示一个认识与对待现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新”视角,引发国内学者对西方技术哲学地深入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对技术的批判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历史主义派别。马克思对资本市场的分析证实了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带来的压抑、剥削和解放的命题。而历史主义学派则通过对技术与权力"外在化"的瓦解提出了一种技术的社会批判。近年来后现代的技术政治学也使我们进一步看到技术本身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更复杂的权力关系。技术不是中立的理性产物,也不是人类和自然的宿命。现代社会可能通过保持技术设计和技术世界斗争的开放性,以实现技术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
技术理性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原则。这既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效率、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使技术背离了服务于人的根本宗旨。揭示技术理性扩张的社会根源,将技术理性控制在适用于自己的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实现技术又快又好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异化的两种形式,提出科技自身的异化由其自然属性决定,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可消除;科技应用的异化则由其社会属性决定,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为性和可控制性。西方科技批判思潮对于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因没有区分科技异化的两重性而暴露出一定的理论缺陷。反思科技批判思潮,坚持理性客观的科技批判,是保持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成因分析,确定科技成果转化应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并提出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进步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和改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探讨了信息技术进步对科技期刊的若干影响及消除这些影响的对策,指出了信息技术进步对科技期刊传播范围、工作方式、编辑人才的改变及这些改变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古代技术的师徒相传、中世纪行会的技术教育、近代欧洲科学学会的技术追求以及现代工业实验室的研究体制,归纳出技术组织形式演变的职业化、专业化、体制化特征,指出现代技术研发的体制化是现代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社会保证。  相似文献   

15.
技术扩散、技术垄断与中国科技战略转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换是我国科技战略变化的基本特点。这一政策的出台和落实需要我们对科技全球化过程中的技术扩散和技术垄断趋向有科学的判断。摆脱对“以市场换技术”的迷信,走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相统一的技术路线,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实现政绩观的变革是决定这一战略转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使专利技术能够借助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某些技术标准借助专利保护实现事实上的垄断。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必然出现技术陷阱问题,即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从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关系出发,分析在专利技术与技术标准融合趋势下,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的多种形式,从企业竞争力及发展的角度,提出规避陷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竞争为主导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TITS)协同管理需要借助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强技术创新方向与技术标准方向引导,获取更多TITS咨询信息,提高技术创新研发与技术标准制定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标准制定效率,使企业占据产业制高点,获取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技术标准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深入研究技术标准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意义,本文从技术标准的现实意义出发,探究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发展新特点推动了技术标准的发展;而技术标准的出现对技术创新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既有利于技术创新,也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工业革命之后,人们相信历史可以美好的发展下去,因为科技进步的成果,加上欧洲工业化社会对海外殖民势力拓展快速,而新大陆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意涵资源的丰富与无限性。所有这些因素,促使18、19世纪欧美先进工业化国家,出现了极度乐观的意识型态与历史进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进入了丰裕社会的时代,直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来临,方才宣告结束(1945-1973)。几乎是在丰裕社会结束的后期时刻,西方工业化社会面对环境危机问题的出现,而引发对人类未来命运与生存的悲观疑虑,这就是所谓的“末日症候群”(Doomsday Syndrome),而具有改造社会理想特质的“适宜科技”观念,成为解决末日危机的方式之一。本文试从历史演进与变迁的角度,针对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环境危机的环伺之下,“末日症候群”论述的出现与要点,以及科技观念因应其影响而产生的新发展与特点等几个面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