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贫困低下的经济生活和经济水平是苗族教育的物质前提,在不健全的日益市场化的教育系统条件下,苗族将逐步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因此,苗族教育必须在国家政府的帮助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的学业成就远低于汉族学生。经济贫困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苗族自身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利是导致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主要原因。要提高苗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应当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借鉴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整体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双语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快民族教育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3.
苗族民间游戏是苗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文化生态不断融合互动的结果。本文以苗族鼓舞为例,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视角探讨和解读苗族鼓舞的文化特质,并试图挖掘这些特质所具有的文化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的湘西苗族教育湖南湘西州的苗族文化,是自战国时代楚地的巫文化发展而来的。在远古时期,湘西苗族的文化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传授的是生存生产技能和一些传统的道德。土司时期,即从元朝至明朝,湘西苗族聚居区主要由“合款”制来治理,合款即以部落联盟与民...  相似文献   

5.
张霜 《教育文化论坛》2011,3(3):101-108
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是个偏僻、边远的苗族小山村,由于基督教的传入,百年间石门坎苗族教育经历了从无学校、无识字人的穷乡僻壤一跃成为贵州乃至世界闻名的"苗族教育圣地",培养了近百名大学生、博士等苗族人才,再到如今成为全县教育最落后地区。本文通过对基督教与本地苗族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影响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在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和社区的文化适应状况及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苗族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散居于世界各地的跨国民族。在其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以及与外来民族交往过程中,苗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得到不断改进和更新,创造了丰富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从而使苗族经济文化生活在法律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以民族学与法学的某些交叉理论和原则为基础,从基本的法律制度角度诠释苗族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之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7.
苗族是从其他省区迁到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对威信县韩姓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的研究,可以认识云南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而了解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苗族服饰和古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文化保护被提上了日程。苗族服饰与古歌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二者的流传得益于苗族人民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举行的各种仪式,因此,保护苗族文化最重要的是保护苗族社会中举行的各种仪式。  相似文献   

9.
建造苗族“祭祖寻根”敬仰圣地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地理区位、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及存在状况分析表明,贵州榕江具有建造苗族“寻根祭祖”敬仰圣地的绝对优势,是建造苗族“寻根祭祖”敬仰圣地的理想之所,建造要求修缮扩建苗王庙、构建苗王庙群,恢复设计集神圣、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祭奠仪式,研究确定祭奠时间日期,使之逐渐成为传统节日,并将苗族古文化、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村寨建造成苗族文化“寻根”之所。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族的民间教育最能体现苗族教育特点的是苗族的民间教育,其根本特点是以宗族血统为基本纽带,为维护宗族利益为最高目标,这一内容的教育主要在宗教仪式、村寨活动及婚丧嫁娶中完成。其次是实践住,即以实用为主,传授生产生活技能,这一内容的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完成...  相似文献   

11.
苗族村寨传统休闲是苗族在特殊环境里孕育的,体现了苗族的社会文化、生产生活和所处的生态环境,苗族村寨传统休闲具有娱乐休闲、恢复体力、社会交往、艺术创造、历史记忆和社会教育等功能.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动,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经济利益的推动,苗族村寨的传统休闲也发生了变化,在音乐休闲、舞蹈休闲、节日休闲、体育休闲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梁焰 《大学时代》2006,(8):15-16
在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的节庆是最容易被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苗族节庆文化极为丰富,是黔东南旅游开发中的亮点。作为旅游开发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的苗族节庆文化,不仅给当地的苗族人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加强交流、保护文化、教化思想等多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解析湘西苗族的传统婚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苗族的传统婚恋教育涉及诸多方面,情歌对唱、恋爱见习、技艺传授及婆媳相处是其主要内容。婚恋教育习俗对于提升苗族同胞的人文素养、培训生存技能、构建和谐婚姻家庭、保护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苗族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文化的嬗变。苗族银饰是苗族社会发展的物化形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族崇尚自然、浪漫审美的特征。随着旅游业地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影响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阐述旅游语境中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功能的嬗变,分析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湘西苗族学校教育的特点湘西苗族的学校教育始于明代,清代改土归而后,学馆也增加不少,但皆以传播汉文化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湘西才发展起真正的民族教育。解放初期的湘西苗族教育,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对国家统一教材进行适当的变通和补充;宣...  相似文献   

16.
从苗族地区实际出发,抓住苗族学生特点进行素质教育,这是苗族地区广大中学教师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一条有效的措施。湖南省花垣县地处湘、黔、渝二省一市边境的苗族聚居的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和历史原因的影响,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事业较落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科学水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地区能否发达兴旺的大事。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来在苗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调查研究,谈点体会,不妥之处,望行家指正。苗族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呢?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素…  相似文献   

17.
在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叙事中,作者对话语权利的争取是其最明确的特征。其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转换调整,都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小说叙事中存在的地位,确定自己在叙事中的活语权利。这一切与苗族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机制有着相同的文化心理动因和外在表现形态。沈从文对苗文化的认同,对苗族人文价值观念的认同,导致了他小说创作相同于苗文化传承的叙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杜锐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苗族民间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一文中指出,苗族社会文化封闭性的破除影响到对其文化“自在主体性”的削弱。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影响着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加速其变迁。这种变迁呈现出一种趋同性的态势,因而必将影响到苗族文化的独特性。特别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这种社会与经济变迁有着将苗族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的趋势,对苗族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分析起来,影响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欧艳君 《教师》2013,(13):27-28
在苗族雄厚璀璨的文化中,苗族鼓舞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是苗族祖先在无文字的文化环境中,通过口传心授留传给子民的一种蕴含着苗族同胞几千年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审美情感的艺术瑰宝。苗族花鼓舞又叫打花鼓,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民间舞蹈。2006年5月20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鼓舞被国务院列为第  相似文献   

20.
关心电教情注湘西──省教委领导帮助山区少数民族解决困难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外!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当地党委和政府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着眼,一直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失地位;为了尽快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十分重视电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