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西吉县第二中学牛彦彰新大纲把中学历史教学的能力要求分为三点:一是“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五环节教学法初探辉县市一中宋玉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调:“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上要求和原则说明,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历史教学。下面笔者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行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有三大基本目的,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系统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基高中各年级的历史教学很难兼顾这三项功能。学生忽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淡化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紧迫性的不断提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以及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要求和目的。为此,初中历史教学必须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因时而动。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它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解决中学历史教学的“瓶颈”问题,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这个问题是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都不可回避的问题。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淡几点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条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中典型知识点的处理与能力培养●魏绪乐●《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年来,为完成这一重要历史教学任务,我在挖掘历史地图教学功能上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课的“双基”是什么,我认为,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体现了历史课的“双基”。它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树立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按规律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要求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理解,前者是属于基本知识教学的范畴,后者是属于基本技能训练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一项专门的、独立的教学任务提出来,体现了历史教学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把传授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三项同时并举的教学任务去完成,才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我认为根据历史课的特点,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本文只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刍议吴琼中学历史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本质,了解历史事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恰当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以古为鉴,...  相似文献   

13.
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是传授知识的任务。大纲还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训练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要求,在颁行的几种历史教学大纲中都有原则性的规定,即: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大纲关于理论教学的要求与传授历史知识的要求是一致的。1992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说明》,在历史学科的lo条能力要求中,对基本理论的考查要求作出了  相似文献   

15.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历史科学能力的核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几种基本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学生的归纳和综合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等。唯此,才能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即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它是当今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所要培养的最主要的能力。但长期以来,初中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常处于一种无意识或干脆忽视的状态中。许多教师往往以初中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为由,在教学中重记忆轻分析;重具体轻抽象;重结论轻推理。片面强调教学的趣味性,使历史课在学生眼里象一堂故事课,而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把掌握历史知识等同于死记硬背,这不利于学生今…  相似文献   

18.
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并且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知识系统化、科学化,以达到运用自如且灵活有序地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为历史教学规定了三项任务:传授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新大纲特别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新大纲把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分析能力提高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教学如何着手于分析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帮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启发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真正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含义,恢复“启发式教学”的本来面目,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