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显和潜是一切事物存在、运动、发展的方式,也是语言存在、运动、发展的方式。显―潜的对立和转化,不仅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王希杰的显―潜理论可能有如下几方面的理论渊源:心理学—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语言学—索绪尔学说、叶姆斯列夫学说;东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2.
显和潜是一切事物存在、运动、发展的方式,也是语言存在、运动、发展的方式.显一潜的对立和转化,不仅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王希杰的显一潜理论可能有如下几方面的理论渊源:心理学-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语言学-索绪尔学说、叶姆斯列夫学说;东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3.
"三一语言学"理论中的显性和潜性存在于语言世界和非语言世界中。在语言世界中,语言系统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都有显性和潜性;在非语言世界中,文化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也都有显性和潜性。显性和潜性理论不仅是语言学的全息论,也是哲学全息论。  相似文献   

4.
主要评述了语言潜显理论基本内容,结合语言全息论分析对此理论在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定位及意义进行思考与分析,提出重整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层次性的必要,将潜显理论作为动态理论的下位理论进行研究,增强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化,并从新词新语研究及语言潜性显现化两方面分析了此理论在语言资源开发及语言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话语和批评方法正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采用生态批评视角,重新审视D.H.劳伦斯的《蛇》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征服、统治自然观”与“生态整体观”两个方面,探索《蛇》中蕴涵的生态思想和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话语和批评方法正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采用生态批评视角,重新审视D.H.劳伦斯的<蛇>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征服、统治自然观"与"生态整体观"两个方面,探索<蛇>中蕴涵的生态思想和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根据潜显理论,语言的存在形式有潜态和显态两种。潜态的语言包括潜词、潜句、潜义及潜语法等多种存在形式。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小至字词层面,大至句段层面,存在着大量的潜语言显化现象。本文以"杯具"等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修辞在潜语言显化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潜语言显化常用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8.
《太平广记》中的蛇可分为蛇本性、蛇的神性、人化为蛇、蛇化为人四类,从蛇的故事分析中,可以看到唐代时志怪小说的发展在大量吸收六朝的因素同时体现出唐代的一种新面貌,从本篇对《太平广记》所收蛇故事的分析探讨,就可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9.
潜显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重要的语言学理论 ,这一对立的理论范畴的出现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创新和进一步科学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潜、显现象进行大量而系统的研究 ,提出并不断完善语言潜显理论的是王希杰。于根元是语言潜显理论的积极支持者、宣传者、研究者和运用者 ,同时他的某些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语言潜显理论。潜显对立与转化的语言理论 ,日渐成为一种新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原则被学界研究、认同和运用。潜显理论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10.
彭芬 《考试周刊》2015,(13):24-25
潜显理论是王希杰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如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中的词汇和语义都发生诸多变化。文章结合新近热点语言现象,考察潜显理论在汉语词汇和语义领域的二维表现。  相似文献   

11.
内隐学习是相对于外显学习的一种学习机制,是发生在潜意识状态下的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行为。从理论层面来看,外显、内隐学习机制具有显著区别,同时也存在相互作用的特征,对二语知识的发展各有贡献;然而在实践应用层面,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发挥其协同作用才能有效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2.
内隐学习理论从人的无意识心理层面研究学习现象,从而揭示出人类另外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本文意在探讨语感与内隐学习及缄默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语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内隐学习,而语感的心理表征也就是内隐学习的产物——缄默知识。同时,语感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也需要外显知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3.
内隐学习是人们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语文课程改革中一条全新的思路,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传递和转化,找到一条适合汉语阅读、表达、思考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内隐学习的特征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阅读、表达和思考三个方面来探索将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在阅读方面,着重强调语法规则的抽象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表达方面,着重强调自由表达、产生式表达和迫选式表达三种方法;在思考方面,着重强调自由扩散和逐层深入两种思考模式。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既丰富了内隐学习的研究内容,也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二语习得研究中对显性与隐性学习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对二语语法学习所作的研究来看,显性和隐性学习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学习机制。因此,在二语语法教学中,应把显性和隐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动态平衡的语法教学模式,使两种学习机制的效用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共同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1)知识基础和年龄都有可能是影响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的因素.有必要区分记忆发展中的功能发展和知识基础发展;(2)在以往的研究中忽视了对测验的知识及被试的知识基础变量的控制,这可能是导致目前记忆发展研究,尤其是内隐记忆发展研究出现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3)对外显记忆也应该进行意识的“纯净”提取,这样它与内隐记忆发展才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家们研究的焦点。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围绕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探讨外显和内隐学习的概念特征、区别和联系。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虽然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存在某种程度的共性,二者是一种动态权衡的关系,在二语习得中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闻体裁的客观性、真实性准则决定了新闻话语在不同程度上限制显性评价的呈现,而其中的隐性评价则需要读者通过对描述性话语的正确解读进行合理推断。因此我们将显性、隐性评价与及物结构之间构建联系并探索其中规律,同时结合动态语境进行研究,力图达到对新闻语篇评价色彩整体、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外显学习是认知的基本途径,内隐学习是认知必要的有益补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并不存在截然分开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而是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如果能在外显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获得内隐知识,并在学生获得外显知识之后再让学生体验鲜活语言从而将外显知识内化,简言之,就是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自尊量表对某大学99名贫困生和96名非贫困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贫困生内隐自尊比非贫困生高,外显自尊比非贫困生低,且主要表现在大二和大四学生身上。(2)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分离的,并且在低内隐-高外显和高内隐-低外显组合分布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