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西湖茅家埠编织锦绣梦 1898年2月12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杭州西湖茅家埠一栋老楼里传来婴儿啼哭声,后来的一代“织锦大王”呱呱落地。父亲希望日后孩子前途无量、锦绣无边,因此给孩子取名为都锦生。  相似文献   

2.
正"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说起杭州,人们知道的除了西湖,恐怕就是龙井茶了。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清人陆次云曾这样形容它:"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瀹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龙井茶蕴含着江南的恬淡与悠远、闲适与洒脱,它的含蓄与中国文化大约一致。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心中有一座湖,远山近水入画图,桃红柳绿春来早,客来客往船如故,山外山楼外楼,杭州西湖留下浪漫爱满湖。天上明珠人间西湖,多少美丽传说,风流千古……"一曲《人间西湖》,著名歌唱家们声情并茂地演唱出美丽的杭州西湖图景。2016年5月26日,由杭州市政协主办、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承办的"为你歌唱——最美的歌献给G20峰会"音乐会让杭州剧院一派欢腾。名家汇聚,星光璀璨。当晚这场音乐会阵容空前壮观,  相似文献   

4.
庞茹 《文化交流》2016,(10):66-68
正农历八月,整个杭州便弥漫着馥郁的桂香,走在大街小巷、西湖景区,总是"未见花色,先闻花香"。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桂子月中落西山灵隐、天竺一带是桂花与杭州最初产生联系的地方。旧籍称,东晋咸和初年,有印度僧云游钱塘山中故地,惊叹此地水石清绝,于是筹建灵隐寺。这不仅开启了风  相似文献   

5.
张劼 《文化交流》2016,(2):64-66
正杭州西湖大道延安路交叉口有家老店,卖纸裱画(过去还刻书)很出名,店名文艺范足、也很美,叫浣花斋。她家初始开设于378年前的明崇祯十年(1637)。清末之际,她家与后起的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南京十竹斋齐名。在短信、微信、微博、电邮丰富又便捷着我们情感世界的时候,有人发出轻轻的喟叹:"你是否寄情于纸,永久流传?"  相似文献   

6.
应舍法  仇欢 《文化交流》2011,(12):60-62
金秋的西子湖畔,天高气爽,在如织的游人中,一对老夫妻在白堤上匆匆行走,"楼外楼到了!"面带微笑的服务小姐热情地把两位老人引进餐厅,待老人落座后,服务小姐又递上菜单,请老人点菜。两位老人一边商量一边点菜。10多分钟后菜上来了,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西湖醋鱼、  相似文献   

7.
张科 《文化交流》2011,(9):46-49
西湖申遗成功后,楼外楼的掌门人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保护西湖文化遗产,发掘西湖饮食文化。杭州西湖历史悠久,名胜景观丰富,文化含量厚重,被世人称为“东方文化名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西湖以“文化景观”之名申遗成功。而率先鲜明地提出并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西湖这种文化属性的,是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G20杭州峰会的临近,杭州的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2016年6月,杭州最新的城市绿化数据提到:"目前杭州城区大约有行道树15万多株,其中法国梧桐只有1.3万多株。"从当初的主流行道树,到后来的城市风景线,在杭州人的记忆里,法国梧桐的地位显得深邃而重要,反映并代表着城市景观建设经历的蜕变。  相似文献   

9.
戚永晔 《文化交流》2011,(10):12-17
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23时55分,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张科 《文化交流》2008,(11):46-48
冯亦代是从杭州后市街走出去的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出版家。1913年11月13日冯亦代出生于杭州。他啼哭着一落地就失去了母亲,是祖母把他拉扯大的。冯亦代后来回  相似文献   

11.
紧裹着一件红色方格子外套的“周璇”,仰躺在候车室的长凳上,如果不是略带着沙哑的“招牌”嗓音,人们差一点就认不出躺在长椅上的便是朴素而美丽的演员张柏芝“。小周璇”刚刚得知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是被领养的,受不了这个打击的她离家出走,借宿在候车室的长椅上,她被“启明”  相似文献   

12.
刘方 《文化交流》2010,(6):72-75
这是江苏镇江一条普通小街的一头古老的墙门。黑色大门上方三个清劲方正的字:梦溪园。这里就是900年前的杭州人沈括晚年住过的地方,也是《梦溪笔谈》的诞生地。沈括逝世这么多年了,仍然被纪念着,天上一颗新发现的行星以“沈括”命名。  相似文献   

13.
墨家逻辑的现代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沈有鼎以其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术功底,较准确地诂解《墨经》原典,充分肯定墨家逻辑的成就与科学价值,用比较研究和具体分析方法,辨明中外逻辑异同,是墨家逻辑现代研究的典范.沈有鼎的贡献,奠定了墨家逻辑复兴的基础,是中国逻辑史研究中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值得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僧传》序录卷十四云:“沙门法济,偏叙高逸一迹。沙门法安,但列志节一行。沙门僧宝,止命游方一科。沙门法进,乃通撰传论。”该文对四人及其书进行了考论。  相似文献   

15.
南宋词人沈端节有《克斋词》,吕胜己有《渭川居士词》,赵老有《拙庵词》,然生平事迹一向无考,本文勾沉载籍,分别考述其生平行事。  相似文献   

16.
道义、滋味和技艺--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口来谈论文学理念这样的问题 ,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因为生活所赋予人们的对话热情已经不在这种非趋利性质的方面 ,而文学研究界本身也有点失去了对理论问题的兴趣 ,不管其原因是什么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说当今的文学创作 (有时是制作 )形势和研究 (有时是操作  相似文献   

17.
地域风习的形成受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影响。在人文环境中,家族因其融合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人文要素,尤其值得关注。家族迁徙、家族中的望族、望族中的名人,他们对地域风习的形成有着不同的作用;而地域风习相对固定后,又成为一种可以影响家族发展的文化控制力。本文以宋代宗泽家族为中心,对其与义乌风习的关系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学术界不断讨论中国传统科技问题。主要论题有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对科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是阻碍还是促进 ?关于这些问题 ,在讨论“李约瑟难题”时 ,则有较多的涉及。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中发现中国古代科技相当发达 ,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以前 ,中国科技遥遥领先 ,是西方所望尘莫及的。但是在十五世纪以后 ,世界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却产生于西方 ,觉得不好理解 ,成为他的难题。因此称为“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成为诸多科学史界以及文化界人士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客观世界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在于发现新的现象、新的物种,创建新的理论和学说;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新的工具、工艺与方法,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实现人类自身确定的目标。 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着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20.
春秋礼乐文化的解体和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春秋前期礼乐文化的一般状态 ,而后集中讨论春秋后期礼乐文化的危机和演变。论文强调 ,在春秋后期的政治危机中 ,人对礼的关注从形式性转向合理性 ,礼文化的重点由“礼乐”转向“礼政” ,礼作为政治秩序原则的意义在政治理性化的过程中突出出来。而思想家的关注的焦点 ,不再关注那些华丽典雅的仪典文化 ,而更关注现实生活世界的混乱与安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