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杭州杨公堤28号的郭庄,被誉为"西湖古典园林之冠"。2019年元宵节,由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杭州花圃)主办的春兰展,在郭庄开幕——300余个品种,共计400余盆名贵国兰集中展出。其中包括杭州花圃镇园之宝"赤壳荷素",以及产自杭州五云山的春兰皇后、兰花奇种"绿云"。成千上万花友冒寒赶来,争相一睹这名花与胜景相得益彰之妙,正如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所曾经描述的"风姿再现,如古画之重裱"。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两周年、西湖申遗成功五周年,杭州成为拥有"双世遗"的城市。作为一条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大运河申遗成功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底蕴,也让很多杭州人的人生有了新的意义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讲述了在四川峨嵋修行千年的白蛇幻化成了白娘子,因"偶爱繁华去帝畿",携青蛇小青"思凡下山"来到杭州西湖,与药店伙计许仙在"同舟"、"借  相似文献   

4.
流淌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大运河,见证着杭州的成长与变迁,奠定了城市格局,繁荣了都市经济,丰富了城市文化。京杭大运河,是杭州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一张珍贵的世界名片,它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河底挖出一个博物馆2004年夏,杭州大关桥北附近的运河清淤,在水底挖出一个大水缸,里面藏着满满一缸锈迹斑斑的古铜钱。经过清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杭州G20峰会,西湖之畔的这座城市向世界展示了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品质之城完美融和的独特魅力。一年来,杭州续写传奇,在文化大发展、大提升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传统文化复兴的三件"小事"颇具代表性,耐人寻味,值得一述。一个社团的"旧瓶装新酒"有人说,杭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头衔前,还应该放一个"中国书法名城",原因无他,中国金石、印学和书法的滥觞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华云文化与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一部《杭州有意思》。说起来,这书还真有点意思。近300个段子,从南宋古城遗迹侃到眼下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电商,从百岁老人王桂花的名字探究到杭州市花的由来,从小小街头面馆到方言"好汉不赚六月钿"的解读,从荷花初绽登上报纸头条到几个曝料人引发的一场暗战……与杭州有关的林林总总,八卦小日子还是风雅趣事儿,都能在书里找到。不夸张地说,就是一部关于杭州的"段子体"生活百科。有的段子虽然只有寥寥几笔,看似漫不经心,却又直击命门,让你立马升腾起一股被说到点子上的认同感。读着读着,又仿佛被挠了痒痒一样,不小心偷偷笑出声。  相似文献   

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美丽圣地.近年来,经过三大工程的改造,有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杭州又焕发出新的美丽和生机.  相似文献   

8.
这个夏天,在中国杭州、在位于主城区的天水街道里,三名大学生国际志愿者与社区居民展开了一次为期四周、别开生面的互动。互动:交流从陌生到融洽"Welcome to the English corner! Our topic today is Traveling the world.(欢迎来到英语角,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环游世界。)"在灯芯巷社区,波兰小伙子卢卡斯(Lukasz Dwulit)用这样的开场白开始了"英语角"活动。  相似文献   

9.
西湖荷韵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在江南,六月又俗称“荷月”,这是荷花的节日。荷花生于碧波之中,香远溢清,亭亭净植。从清晨到黄昏,随着光影的转移,变换着无穷的色彩和姿态,因此自古即深受人们的喜爱。自从近千年前柳永吟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后,荷花便占据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杭州,也盛开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里,成为西湖故事中永远不败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上,杭州就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城市。在外国人眼中,杭州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相关,他们的所见所闻大都没有形成颂词流传,但他们的所想所感应该可以视为对杭州的赞美和认同。来杭州最早的外国人,据说是印度和尚慧理,时间在4世纪初的东晋。慧理到达的杭州当时尚是山中小县钱塘,但他的游历却是历史上中国文化第一次大南迁中有影响的事件之一。慧理阅读这里的山水是"仙灵所隐",便建造了灵隐寺,为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