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通先 《文化交流》2010,(12):44-47
10月25日,冒着淅沥秋雨,专程赶到绍兴大乘弄10号“青藤书屋”,寻访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全才徐渭的生活足迹。  相似文献   

2.
正他花巨资收集本土书画名家作品。他说:让徐渭不再"漂泊流浪",抓紧时间请他"回家",是绍兴藏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每次见项志峰,只要说及明清书画收藏,他总是兴趣盎然。可又有谁知,他曾经是一位企业家。在企业界,项志峰干得风生水起、有口皆碑。"可为什么后来就连老总都不干了?"我觉得奇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笑呵呵地回答。2016年,当收藏达到一定规模时,项志峰辞去了企业高管职务,全身心投入明清书  相似文献   

3.
萧殷 《文化交流》2003,(4):54-55
入夜,西湖沉醉在一派流光溢彩之中,初夏的晚风拂过湖面,不时送来阵阵新荷的清香。在这迷人的西湖之夜,西湖边有个好去处正在恭候着您的光临,那便是青藤茶馆。与其说设在这里的青藤茶馆刚刚开业,还不如说那是“老青藤”刚刚搬迁至此。这是“青藤”的第四次大搬迁了,可喜的是它每搬一次都上一个档次,不过“青藤”万“搬”不离其宗:它一直在围着西湖四周转,总占着西湖的秀色和灵气。自1996年5月18日青藤茶馆在西湖  相似文献   

4.
只要不把"画如其人"的观点绝对化,我很赞同这个说法.徐青藤画<水墨葡萄>,其画既自况,亦如其人;石涛画<睡牛图>,自况之外,其画亦如其人.  相似文献   

5.
巴赫(1685~1750)的作品集巴洛克风格之大成,是巴洛克艺术的顶峰,但是他的作品并不为他所在的时代所接受,一直到他去世后才逐渐被发现和挖掘,并被尊称为"复调音乐大师"及"欧洲音乐之父".<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大型器乐作品,它富于独创性的对比绚丽多彩,复调技法华丽、高超,旋律活跃、宏伟,文章通过对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分析,探究了其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清桐城派学者方宗诚之《春秋》学著作《春秋传正谊》,认为《春秋》是"天子之事","正名分"与"经世"乃为其用,此为《春秋经》之要旨,亦是他衡量三传之标杆。其撰作此文之目的,是要显经的"正谊",排除传的毒素。方宗诚受程、朱之学,其注解经书,以义理为主,所阐发之经义,多承儒家宗旨,本文亦然。  相似文献   

7.
正光阴荏苒,而在浙江的诗人、诗评家龙彼德看来,50年前的北大荒艰苦岁月犹在眼前。他在那片黑土地上度过了十个春秋,并在那里写下了数百首"知青诗",成为一位闻名遐迩的"知青诗人"。尽管他早已远离了艰苦的日子,但那段记忆依然深铭于心,依然是他诗歌创作的主题之一。他为之思考,为之感慨,为之抒怀。祖国边陲独特生活赋予他创作灵感龙彼德是湖南省沅陵县人,1959年考上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在杭州市第一中学(今杭州高级中  相似文献   

8.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日:"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日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  相似文献   

9.
徐渭的题画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黎英 《文化交流》2009,(10):57-59
题画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徐渭1474首诗歌中就有300多首题画诗。徐渭的笔墨大写意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其题画诗亦诗亦画,使诗歌充满着直观丰富的画意。诗画兼擅,诗画兼融,决定了徐渭题画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通过对"无知的面纱"和"原初状态"的设计,以"无知之幕"的设计框架为基础提出了他的正义原则.但是,他的"无知之幕"的设计是虚幻无力的,他的论证过程也存在着严重的逻辑脱节.  相似文献   

11.
伊家慧 《文化学刊》2015,(2):213-216
"人间佛教"是由太虚大师创立的佛教理论体系,经过多位高僧大德之发展后经由赵朴初先生弘扬壮大,为佛教顺应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潮流而生。"人间佛教"的理想是在人间建立如佛陀理想的世界,其具有美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质生活、极高的文明素质、优越的生存质量。赵朴初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精神贯穿其诗词,他以诗意的语言将这种社会理想和理想社会的深刻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以其诗词集《无尽意斋诗词选》为中心探析其"人间佛教"思想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理学诗派有五祖一宗、二流三派,逻辑发展过程可分为六期。五祖为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一宗为朱熹。二流指雅流和俗流。三派为放旷派、洒落派、敬谨派。以理学为精神底蕴、体现了濂洛理学诗派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的诗作称为"濂洛风雅"。周敦颐诗歌是"濂洛风雅"之初澜,二程及其门弟子的诗歌是"濂洛风雅"之主潮,南渡后的洛学后学之诗为"濂洛风雅"的余波。在武夷理学诗人群体中,崇安刘氏家族起着骨干作用,刘子翚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的诗教和创作实践为朱熹指明了诗歌创作的方向。朱熹既是思想史上的泰山北斗,也是理学诗派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在柏林饱受歧视的波兰学生曾去拜访爱因斯坦,请爱因斯坦为他写一封推荐信,使他能够顺利地在柏林求学。问清缘由后,爱因斯坦答应了他的请求,为他起草了一份热情洋溢的推荐信。拿到推荐信之后,满怀感激之情的年轻人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给我一张有您签名的相片?"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慷慨帮助他的名人。"好的,"爱因斯坦接着说,"但是你得答应也送我一张有你签名的照片,这样才平等。"  相似文献   

14.
《浣纱记》是一部"以生旦爱情寄兴亡之叹"的戏剧,其中位于敌对双方阵营的重臣——范蠡和伍子胥,是忠臣的代表,但其结局大不相同。范蠡是侠义之士,他完成了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伍子胥是忠烈之臣,他虽有一身的抱负,奈何受奸人挑唆,未能一展宏图,但他完成了对自己、对帝王的承诺,虽有怨但无悔。古代戏曲作品中忠臣表现了创作者的思想追求和人生理想,并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是田园与诗意生活的代言人,是门阀士族外的寒门之士、清雅自然的隐德之士、情感世界的抱朴之士。在世风浇漓的从仕之旅中,他发现桃花源,又不断寻找着。对于他来说,世界再大,心安是家。他的诗歌及背后的故事虽历经千年,却依然扣人心弦。本文从陶渊明一生中的诸多层面,窥探其丰富的精神世界,探寻千年桃花源的"安心"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社会结构大转型的时代,我们需要周有光先生这样的灵魂人物。周老不仅是语言文字学家,更是一位思想启蒙家。他的"三分法"的提出,他的"民族思维方法大转变"的历史任务的提出,他的"双文化"概念的提出等等,都将其推上新启蒙时代的代表之位。本文旨在更准确地反映周老的贡献,正确地估价他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古文献学思想颇具有"心解"之特色,他认为经籍文献作为载道之具,在明道尽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作于龙场悟道后的《五经臆说》是阳明心解、体悟经籍文献的典型案例。他并非否定对古人言语文义进行基本的训释与考证,而是将其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实际上阳明对古文献的整理工作秉持着非常谨慎、务实的态度。阳明在心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把训释经籍与发明本心两者通贯起来,并且从悟道的角度看,发明本心的价值要超越于训释经籍。心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对文义阐释的不同路径,形成了阳明独具特色的古文献学思想。这种心解、体悟的学习方式基于阳明心学体系,也应当前有所承,其理论与应用价值还可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8.
王弼作为魏晋"贵无论"玄学的始祖,研究者大多注重其糅合儒道的玄学思路,而较少对其文章作文学性质上的评价。考虑到王弼所著大多属于阐释性的文体,而这种文体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具有较为特殊的因素,因此他在玄学上的光芒成就似乎埋没了其在文学上的苦心孤诣;然而,由于他的写作是站在哲学高度来指导文学,如其言意之辨、朴素之美等理论使得他的文学成就与同类著书相比亦是自然而有所拔得。正是由于玄学与文学二者在行文中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王弼的玄学之路充满了文采与哲思。  相似文献   

19.
王绩《野望》一诗因使用"采薇"的典故,其诗旨向来难明,众说纷纭,有"归隐说""思故国说"等。但通过对"采薇"这一典故的考辨可知,"采薇"不仅有归隐的寓意,而且它在《毛诗》的传统中也有着积极入世的含义。结合王绩"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和他"学剑觅封侯"的志向可知,《野望》一诗融情入景、借景生情,表现了诗人空有入仕从政之心,但不得其位、难以施展才华的苦闷之情。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在刘勰的文学思想之言说中可赋予全新的含义:道可以被言说,但必须以非同寻常的言说方式。故刘勰意义上的"道可道,非常道"可转换为"道可道,如何道":前一个"道"系指刘勰文学思想之本原(源),即儒道释三家思想文化;后两个"道"则指刘勰文学思想的言说方式。刘勰以自然喻道,以梦释儒,以体示佛,其对"道"的非常之"道"给予当下文学思想之言说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