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林凤群 《文化遗产》2010,(1):146-149,159-162
传统手工技艺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它和其他民间文化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如何对传统手工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生产性保护,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项目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作出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淮安剪纸为例,分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从数字化处理、加工、传播几个维度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及其藏用的意义、文献化的项目和办法以及文献化后文献的保存和利用问题,分析了保护单位、图书馆等机构所承担的责任,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对发扬中国戏曲文化有着重大意义,安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黄梅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肩负着历史使命。文章分析了安庆地方高校在传承与保护黄梅戏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楚桥  张燕 《今传媒》2016,(2):146-1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各种文化形式发展的基础,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得以珍视、保护、传承.复州皮影戏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复州皮影戏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复州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不断发生改变,我们要绝对地保持其"原汁原味"、"原生态"几乎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比较合理的办法就是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现代化转型,通过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搞好保护性旅游开发、培植和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加大保护的扶持力度等措施,实现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孙璐 《传媒观察》2012,(2):40-41
本文结合扬州雕版印刷的传承现状,从数字影像的特点出发,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之路。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民间性、地域性、非物质性等特征。图书馆对其保护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音像等方式将其收集记录下来并加以展示还原。文章介绍了云和县图书馆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些做法:实物征集、制作照片档案案、记录技艺、编辑民歌集、参与规划展厅建设。  相似文献   

9.
辛儒  齐芳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20-22,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汉语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绚丽多彩中华文明的延续。概述了我国汉语方言的现状与作用,提出了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陶器既是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也是百姓家中最常见和极具观赏性的工艺装饰品。对传统陶器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保留和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之一。文章在对杂玉陶器概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杂玉陶器的传统制作工具及传统制作过程进行了仔细调查,通过风雨飘摇的技艺传承和举步维艰的发展之路探析了杂玉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认为,杂玉陶器传统技艺,首先是保护、传承,继而才是利用、发展;再者,政府、媒体、商界乃至传统手工从业者应发挥各自优势,让西藏传统制陶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奇葩继续传承并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11.
姚晓肖 《新闻世界》2012,(4):189-190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和一些个体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  相似文献   

12.
陈珊  罗靖  章牧 《文化遗产》2010,(4):144-150,161-16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与旅游业的结合与开发上存在着较大障碍,现有的手工技艺类旅游产品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开发层次低、缺乏创新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对它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对其历史文化内核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挖掘其文化精髓,最大限度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本着这一原则,笔者对广东省石湾陶塑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以综合性的主题公园为开发平台,社区内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式的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运作思路,为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找到其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滕春娥 《兰台世界》2022,(1):115-1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过程也是社会记忆传承与建构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机制是非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能够实现非遗资源保护的目的。本文所研究的非遗传承机制的内涵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保护、记录与留存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与运行方式,具体包括选择机制、建构机制、展演机制、留存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地方高校,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在介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传承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现途径: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做好地方非遗文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馆资源、人员等特点,加强与地方各部门的合作,丰富宣传手段,设立文化推广部、建立非遗平台,提高大学生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图书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以及公共图书馆参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指出公共图书馆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起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进雨 《新闻世界》2011,(9):293-294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和一些个体的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相似文献   

17.
柯卓英  李敏 《今传媒》2023,(3):109-112
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力举措。随着科技制造业的发展,部分地区逐渐呈现出传统手工艺产品被现代机械复制品取代,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奇缺的局面。本文以庆阳香包绣制为例,通过对庆阳地区的实地走访、香包绣制传承人及民间手艺人的采访,了解到香包绣制手工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具体现状以及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希望通过现代大众媒体的力量,激发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而言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深厚,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对河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宁 《图书馆学刊》2010,32(12):11-13
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信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组织与协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高校图书馆通过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环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活态传承”是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活态传承的内涵及实践途径展开讨论,并以“奇人匠心”MCN机构为例,深入研究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创新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